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一束偏振光通过钢化玻璃的时候,因为玻璃的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当某一点所形成的两束光跟在另外某一点形成的光束相交的时候,因为光传播速度的不同,在光束相交点就会存在着相位差,在这一点上两束光就会产生干涉的现象,当两束光振幅方向相同的时候,光强会加强从而产生亮视场,也就是亮斑;当光振幅方向相反的时候,光强会减弱从而产生暗视场,也就是暗斑。只要在钢化玻璃的平面方向上存在着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就会产生应力斑。

    目前,公知的钢化玻璃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参数、操作等因素经常出现由表面应力不均匀而产生的应力斑,该种缺陷在产品使用中尤其影响外观效果,且应力斑严重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破损隐患。但对于应力斑的要求,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应力斑在实际生产线中难以观测发现,无法及时通过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到产品最终上墙效果。该问题是当前困扰业界的一项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

    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包括:

    底座;

    框架,框架设于底座,框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光源平板,光源平板包括底板、面光源及偏光片,底板为透明材质,底板设于框架,面光源设于底板一侧,偏光片贴于底板另一侧;

    其中,观测钢化玻璃时,光源平板位于待观测钢化玻璃侧上方且向待观测钢化玻璃倾斜,底板贴有偏光片的一侧朝向待观测钢化玻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框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6°±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座与框架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包括转轴和调节杆,转轴的两端与底座枢接,框架与转轴固定连接,调节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底座与调节杆一端固定连接,框架通过螺栓穿过调节杆上的其中一个调节孔与调节杆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调节杆至少有两条,每两条调节杆对称的设于框架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板采用玻璃或亚克力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面光源由多块led灯板组成的,多块led灯板平铺于所述底板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光源平板一侧设置面光源,光源平板另一侧设有可以加强应力斑形态观测效果的偏光片;观测钢化玻璃时,打开面光源,光线经偏光片后变为固定入射角度的偏振光,当偏振光投射到水平放置的待测钢化玻璃上,观测者即可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待测钢化玻璃上的应力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实现了对钢化玻璃应力斑的裸眼观察,可以实时监测钢化产品的应力斑分布状况,有利于及时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正和调整,满足钢化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光源平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1.底座、2.框架、3.光源平板、31.底板、32.面光源、33.偏光片、4.连接件、41.转轴、42.调节杆、421.调节孔、5.下片台、6.待观测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光源平板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包括底座1、框架2和光源平板3,底座1设于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侧面,框架2设于底座1上方,当框架2与底座1装配后,框架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框架2向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倾斜;光源平板3架设于使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边上;光源平板3包括底板31、面光源32及偏光片33,底板31为透明材质,底板31设于框架2,面光源32设于底板31一侧,偏光片33贴于底板31另一侧,光源平板3安装到框架2上时,光源平板3位于待观测钢化玻璃6侧上方且向待观测钢化玻璃6倾斜,底板31贴有偏光片33的一侧朝向待观测钢化玻璃6;当需要观测待观测钢化玻璃6上的应力斑时,打开面光源32,面光源32发出的光通过偏光片33后变为固定入射角度的偏振光,当偏振光投射到待测钢化玻璃6上时,观测者即可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待测钢化玻璃6上的应力斑,实现了对钢化玻璃应力斑的裸眼观察,可以实时监测钢化产品的应力斑分布状况,有利于及时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正和调整,满足钢化生产要求。

    请复阅图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设于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侧面,光源平板3位于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上方,为了方便观测人员观测,框架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6°±10;观测人员站在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另一侧就可以对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上的待观测钢化玻璃6的应力斑分布状态进行观测。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这样方便观测者根据需要调整框架2的角度,使下片台5上待观测钢化玻璃6的应力斑达到现场观测的最佳效果。

    请复阅图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与框架2通过连接件4连接,连接件4包括转轴41和调节杆42,转轴41的两端与底座1枢接,框架2与转轴41固定连接,调节杆42上设有多个调节孔421,底座1与调节杆42一端固定连接,框架2通过螺栓穿过调节杆42上的其中一个调节孔421与调节杆42另一端连接;当需要调整框架2与水平的夹角时,调整框架2倾斜的角度,然后使框架2与调节杆42上另外的调节孔421的连接。

    请复阅图3,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42至少有两条,每两条调节杆42对称的设于框架2两侧;在调整好框架2的倾斜角度后,框架2两侧的调节杆42与框架2连接,可以使框架2保持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31采用玻璃或亚克力板,透明的玻璃或亚克力板透光度好,同时可以使待观测钢化玻璃6的应力斑形态更清楚可辨识。

    由于观测者观测的是待观测钢化玻璃的整体应力斑效果,所以整块光源平板3上的面光源32应该出光均匀;由于观测者需要较长时间观测在待观测钢化玻璃6上的应力斑形态,面光源32会对观测者视线有轻微干扰,所以面光源32出光不能刺眼;同时面光源32还要保证散热孔;在本实施例中,面光源32由多块led灯板组成的,多块led灯板平铺于所述底板31一侧;led灯板具有出光均匀、不刺眼、散热快的优点,更适合作为光源平板3的面光源32。

    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设于钢化玻璃生产线末端下片台5侧面,光源平板3一侧设置面光源32,光源平板3与待观测钢化玻璃6相对的一侧设有可以提升应力斑观测效果的偏光片33;观测钢化玻璃6时,调整框架2与调节杆42的连接位置,打开面光源32,观测者即可从各个角度观测到待测钢化玻璃上的应力斑;然后根据即时观测效果调整光源平板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使观测效果最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实现了对钢化玻璃应力斑的裸眼观察,可以实时监测钢化产品的应力斑分布状况,并根据观测结果及时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正和调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框架,所述框架设于所述底座,所述框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光源平板,所述光源平板包括底板、面光源及偏光片,所述底板为透明材质,所述底板设于所述框架,所述面光源设于所述底板一侧,所述偏光片贴于所述底板另一侧;

    其中,观测钢化玻璃时,所述光源平板位于待观测钢化玻璃上方且向所述待观测钢化玻璃倾斜,所述底板贴有偏光片的一侧朝向待观测钢化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框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转轴和调节杆,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底座枢接,所述框架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底座与所述调节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调节杆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孔与所述调节杆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至少有两条,每两条调节杆对称的设于所述框架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采用玻璃或亚克力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由多块led灯板组成的,多块所述led灯板平铺于所述底板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包括:底座;框架,框架设于底座,框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光源平板,光源平板包括底板、面光源及偏光片,底板为透明材质,底板设于框架,面光源设于底板一侧,偏光片贴于底板另一侧;其中,光源平板位于待观测钢化玻璃侧上方且向待观测钢化玻璃倾斜,底板贴有偏光片的一侧朝向待观测钢化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化玻璃应力斑观测装置实现了对钢化玻璃应力斑的裸眼观察,可以实时监测钢化产品的应力斑分布状况,有利于及时进行工艺参数的修正和调整,满足钢化生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唐迪;胡平良;孟强;代干;赖博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航特种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8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