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长、繁殖和形成产品的外部环境装置,它取代了传统的发酵容器,并且在连续规模生产、提高产量和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生物发酵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发酵罐却是几十年一贯制,采用标准式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还有不少工厂甚至仍在沿用纯径流搅拌系统和管式分布器,普遍存在能耗高、溶氧率低、底物转化率低等弊端。虽然也有新型结构的发酵罐产生,但是多是在搅拌轴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以使得搅拌均匀度提高,但是对于发酵过程中空气或氧气的通入却基本还是沿用原本的下方直接管路通气的方法,搅拌轴改进后虽然搅拌均匀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气体的通入在发酵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单纯利用搅拌轴将通入的气体进行搅拌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得气体和发酵底物融合均匀,因而变向使得发酵时间延长,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以及能源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发酵罐,能够提高通入气体和发酵底物的融合效率,使得发酵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能源。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节能发酵罐,包括:

    罐体,其底部设置有将所述罐体撑离地面的支腿;所述罐体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设置;

    搅拌机构,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支撑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罐体的中轴线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且所述支撑轴的顶端由所述罐体的顶面穿出所述罐体并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间隔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的外壁上;

    通气机构,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轴和通气盘;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方,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由所述罐体的底端中心伸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通气盘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底面上,所述通气盘的中心与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通气盘设置为与所述罐体的底面适配的圆盘状;所述通气盘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盘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盖体,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适配的孔洞,所述盖体随旋转的方向不同使所述孔洞与所述通气孔交错或贯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发酵罐中,所述罐体为由内层和外层套设而成的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发酵罐中,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少于3条凸楞;所述凸楞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凸楞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凸楞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的边缘,且各个所述凸楞的弧形开口的朝向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发酵罐中,各个所述凸楞在所述通气盘上间隔均匀的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发酵罐中,所述连接轴为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轴内的通气管外接气源。

    优选的是,所述的节能发酵罐中,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可开启并可关闭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通气机构设置为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轴和通气盘,使得在向罐体内部通入发酵所需的气体时,第二旋转电机能够旋转,使得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的连接轴带动通气盘旋转,使得气体在罐体内盘旋分散上升,同时配合搅拌机构的搅拌,能够有利于气体与发酵底物的快速均匀混合,从而提高了发酵效率,即节省了能源的使用。

    通过将通气盘设置为与罐体底面适配的圆盘状,使得气体分散均匀的通入罐体内,便于与发酵底物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发酵罐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盖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底部设置有将所述罐体1撑离地面的支腿2;所述罐体1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设置。

    搅拌机构,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3、支撑轴4和搅拌叶片5;所述第一旋转电机3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支撑轴4沿所述罐体1的中轴线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内部,且所述支撑轴4的顶端由所述罐体1的顶面穿出所述罐体1并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5间隔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支撑轴4位于所述罐体1内的部分的外壁上。

    通气机构,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6、连接轴和通气盘7;所述第二旋转电机6设置在所述罐1体的下方,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由所述罐体1的底端中心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所述通气盘7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内底面上,所述通气盘7的中心与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通气盘7设置为与所述罐体1的底面适配的圆盘状;所述通气盘7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7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8,所述通气盘7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盘7的上表面贴合的盖体9,所述盖体9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6,所述盖体9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8适配的孔洞10,所述盖体9随旋转的方向不同使所述孔洞10与所述通气孔8交错或贯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节能发酵罐的使用方法为:将所述节能发酵罐的电源接通,将待发酵物放入罐体内,然后打开第一旋转电机使得支撑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使得待发酵物在罐体内持续搅拌并发酵,对于需要通入氧气等反应气体的发酵物,在由通气盘向罐体内通入气体时,控制第二旋转电机旋转,使得孔洞原本与通气孔交错的盖体旋转一定角度,然后盖体的孔洞与通气盘上的通气孔贯通,通气盘内的气体由通气孔进入罐体内,与发酵底物混合,使得发酵底物进一步的反应并发酵。其中,支撑轴的长度优选使其底端距离通气盘的上表面1-2cm,从而使得搅拌叶片能够对罐体内的发酵物进行充分的搅拌。

    通过将通气机构设置为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轴和通气盘,使得在向罐体内部通入发酵所需的气体时,第二旋转电机能够旋转,使得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的连接轴带动通气盘旋转,使得气体在罐体内盘旋分散上升,同时配合搅拌机构的搅拌,能够有利于气体与发酵底物的快速均匀混合,从而提高了发酵效率,即节省了能源的使用。

    通过将通气盘设置为与罐体底面适配的圆盘状,使得气体分散均匀的通入罐体内,便于与发酵底物的充分混合。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罐体1为由内层和外层套设而成的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冷却盘管的设置,利于罐体的快速冷却。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通气盘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少于3条凸楞11;所述凸楞11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凸楞1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气盘7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凸楞11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通气盘7的上表面的边缘,且各个所述凸楞11的弧形开口的朝向相同。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通气盘的上表面设置凸楞,使得在由通气盘向罐体内通入气体时,通气盘旋转凸楞能够对罐体内的发酵底物形成漩涡式的搅动,从而进一步利于气体与发酵底物的混合。优选的所述节能发酵罐的工作方式为:在由通气盘向罐体内通入气体时,采用通气盘和支撑轴交替旋转的方式,从而避免凸楞引起的搅动方向与支撑轴引起的搅拌方向的相互干扰,并使得发酵底物与气体在交替的两种搅动方式下能够更加迅速的均匀融合。

    一个优选方案中,各个所述凸楞11在所述通气盘7上间隔均匀的布置。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凸楞在通气盘上间隔均匀的布置,使得通气盘旋转时对发酵底物的搅动力度均匀,便于与气体的充分融合。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轴为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7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轴内的通气管外接气源。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连接轴设置为空心,使得通气盘能够方便的通过穿设在连接轴内的通气管与外界气源进行连接。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罐体1上开设有可开启并可关闭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罐体上的出料口和进料口可以依据需要设置在罐体的任意位置上。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其底部设置有将所述罐体撑离地面的支腿;所述罐体为横截面呈圆形的圆柱形设置;

    搅拌机构,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支撑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罐体的中轴线竖直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部,且所述支撑轴的顶端由所述罐体的顶面穿出所述罐体并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片间隔均匀的布置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罐体内的部分的外壁上;

    通气机构,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轴和通气盘;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下方,所述连接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由所述罐体的底端中心伸入所述罐体内部;所述通气盘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内底面上,所述通气盘的中心与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所述通气盘设置为与所述罐体的底面适配的圆盘状;所述通气盘为内部具有空腔的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通气盘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盖体,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通气孔适配的孔洞,所述盖体随旋转的方向不同使所述孔洞与所述通气孔交错或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由内层和外层套设而成的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冷却盘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不少于3条凸楞;所述凸楞设置为圆弧状,所述凸楞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中心,所述凸楞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通气盘的上表面的边缘,且各个所述凸楞的弧形开口的朝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凸楞在所述通气盘上间隔均匀的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空心设置,所述通气盘通过穿设在所述连接轴内的通气管外接气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可开启并可关闭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发酵罐,包括。罐体,其底部设置有支腿;搅拌机构,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支撑轴和搅拌叶片;第一旋转电机设置在罐体的顶部,支撑轴沿罐体的中轴线竖直设置在罐体的内部并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搅拌叶片布置在支撑轴上;通气机构,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连接轴和通气盘;第二旋转电机设置在罐体的下方,连接轴与第二旋转电机连接;通气盘设置在罐体的内底面上,通气盘的中心与连接轴连接;通气盘为空心设置,通气盘的上表面上开设通气孔,通气盘内设置有与通气盘的上表面贴合的盖体,盖体连接于第二旋转电机,盖体上开设有与通气孔适配的孔洞。其能够提高通入气体和发酵底物的融合效率,使得发酵效率大大提高,节省了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