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午休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28


    本实用新型涉及午休枕,尤其涉及学生用午休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枕头是人们休息睡觉时普遍使用的辅助用具,枕头的好坏直接影响睡眠质量,现在超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使学生在中午休息或在疲倦时只能趴在桌子上,以养足精神,满足下午沉重的学习,而这种方式容易对学生的手臂以及面部造成挤压,导致学生的手臂以及面部产生酸麻、刺痛的感觉,影响睡眠质量,所以不能有效缓解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学生用午休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学生用午休枕,来解决传统学生的午休方式无法有效的缓解疲劳,进而影响学习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学生用午休枕,包括软垫、支撑板、松紧带、卡套、振动器、开关、蓄电池、让位孔,所述的支撑板固定设置于软垫后端,所述的松紧带分别固定设置于软垫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卡套固定套设置于松紧带两两之间,所述的振动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均匀固定设置于卡套后端,所述的开关固定设置于卡套前端,所述的蓄电池固定设置于卡套内部,所述的让位孔一体设置于软垫内部,且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软垫内部还一体设置有放置槽。

    进一步,所述的放置槽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水袋。

    进一步,所述的软垫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管,且所述的连接管贯穿水袋与水袋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外部还固定设置有气门阀。

    进一步,所述的卡套后端还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件硅胶垫。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内部还一体设置有第一透气孔。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左右两侧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学生用午休枕,学生先将冷水由连接管注入水袋内,当冷水注入完毕后,学生用手关闭气门阀即可,学生再将支撑板连同软垫放置于课桌的桌面上,再用手拉动卡套,以此将松紧带处于拉长的状态,学生再将头部穿过卡套与软垫之间的位置处,再将口鼻部位处于让位孔处,即学生的眼部与水袋相贴合,此时,水袋对学生的眼部进行冷敷处理,有效的缓解学生眼部的浮肿,同时,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将软垫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互换,确保了学生呼吸的正常性,学生再将卡套与自己的后颈部位相贴合,通过松紧带回弹力的作用,使得卡套连同振动器与学生的后颈部位贴合稳固,学生再用手打开开关,以此开启振动器,此时,振动器对学生的后颈部位进行振动按摩处理,即缓解学生的疲劳感,学生再将双臂放在软垫上方的左右两侧,即让软垫对学生的双臂以及脸部进行软支撑处理,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可有效的避免学生双臂以及脸部受到课桌的挤压进而造成酸麻、刺痛等感觉,此外,通过该装置的冷敷以及按摩机构,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劳,以此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学生用午休枕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软垫、松紧带以及卡套的仰视连接剖视图;

    图3是软垫与支撑板的仰视连接剖视图;

    图4是学生用午休枕的电路图。

    软垫1、支撑板2、松紧带3、卡套4、振动器5、开关6、蓄电池7、让位孔8、放置槽9、水袋10、连接管11、气门阀12、硅胶垫13、第一透气孔14、第二透气孔1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学生用午休枕,包括软垫1、支撑板2、松紧带3、卡套4、振动器5、开关6、蓄电池7、让位孔8,所述的支撑板2固定设置于软垫1后端,所述的松紧带3分别固定设置于软垫1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卡套4固定套设置于松紧带3两两之间,所述的振动器5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5均匀固定设置于卡套4后端,所述的开关6固定设置于卡套4前端,所述的蓄电池7固定设置于卡套4内部,所述的让位孔8一体设置于软垫1内部,且所述的让位孔8为通孔,所述的软垫1内部还一体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的放置槽9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水袋10,所述的软垫1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1,且所述的连接管11贯穿水袋10与水袋10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管11外部还固定设置有气门阀12,所述的卡套4后端还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件硅胶垫13,所述的支撑板2内部还一体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4,所述的支撑板2内部左右两侧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15。

    该学生用午休枕,学生先将冷水由连接管11注入水袋10内,当冷水注入完毕后,学生用手关闭气门阀12即可,学生再将支撑板2连同软垫1放置于课桌的桌面上,再用手拉动卡套4,以此将松紧带3处于拉长的状态,学生再将头部穿过卡套4与软垫1之间的位置处,再将口鼻部位处于让位孔8处,即学生的眼部与水袋10相贴合,此时,水袋10对学生的眼部进行冷敷处理,有效的缓解学生眼部的浮肿,同时,第一透气孔14和第二透气孔15将软垫1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互换,确保了学生呼吸的正常性,学生再将卡套4与自己的后颈部位相贴合,通过松紧带3回弹力的作用,使得卡套4连同振动器5与学生的后颈部位贴合稳固,学生再用手打开开关6,以此开启振动器5,此时,振动器5对学生的后颈部位进行振动按摩处理,即缓解学生的疲劳感,学生再将双臂放在软垫1上方的左右两侧,即让软垫1对学生的双臂以及脸部进行软支撑处理,由上述可知,本申请可有效的避免学生双臂以及脸部受到课桌的挤压进而造成酸麻、刺痛等感觉,此外,通过该装置的冷敷以及按摩机构,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劳,以此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蓄电池7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所述的蓄电池7与开关6以及振动器5导线相连,所述的振动器5为微型振动器其型号优选为3610,硅胶垫13是为了让振动器5与学生的后颈实行软接触,本申请中的固定设置的方式为胶水、胶粘剂或螺纹。


    技术特征:

    1.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垫、支撑板、松紧带、卡套、振动器、开关、蓄电池、让位孔,所述的支撑板固定设置于软垫后端,所述的松紧带分别固定设置于软垫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卡套固定套设置于松紧带两两之间,所述的振动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均匀固定设置于卡套后端,所述的开关固定设置于卡套前端,所述的蓄电池固定设置于卡套内部,所述的让位孔一体设置于软垫内部,且所述的让位孔为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内部还一体设置有放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槽内部还固定设置有水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内部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管,且所述的连接管贯穿水袋与水袋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外部还固定设置有气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套后端还均固定设置有若干件硅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内部还一体设置有第一透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学生用午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内部左右两侧还一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学生用午休枕,包括软垫、支撑板、松紧带、卡套、振动器、开关、蓄电池、让位孔,该学生用午休枕,可有效的避免学生双臂以及脸部受到课桌的挤压进而造成酸麻、刺痛等感觉,此外,通过该装置的冷敷以及按摩机构,有效的缓解学生的疲劳,以此确保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思源;刘玲英;高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思源
    技术研发日:2019.06.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7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