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钉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筛除钢钉抛光后留存在抛光机滚桶内的铁屑与杂质的滚桶盖板。
背景技术:
钢钉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为抛光,利用锯末、抛光剂及防锈剂与钢钉混合,通过滚动除去钢钉表面的锈渍和毛刺,并达到钢钉表面抛光的目的。
目前制钉行业抛光机滚桶的盖板,设有两个,一个无筛孔,一个有筛孔。在钢钉抛光时,安装密封条及无筛孔盖板,以免锯末、抛光剂及防锈剂在滚桶转动时洒出而产生扬尘;抛光完成后,需要首先松动压紧螺钉、拆下无筛孔盖板及密封条后,然后换上有筛孔盖板,再拧紧压紧螺钉,最后通过转动滚桶以筛除抛光钢钉时产生是锈渍和毛刺。以上抛光与筛除作业,需要来回拆换盖板,造成大量重复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机滚桶的盖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抛光与筛除作业,需要来回拆换盖板,造成大量重复工作,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设于滚桶的进料口,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倒扣在所述第二盖板长侧边上且设有供所述第二盖板滑行的轨道,所述第一盖板上端面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上端面垂直,所述第二盖板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通过与其竖直边内螺纹连接的螺钉与所述挡板抵触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一筛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二筛孔,所述第二筛孔与所述第一筛孔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轨道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孔孔径小于滚桶内被抛光钢钉的直径,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筛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孔最小孔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筛孔孔径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筛孔列数比所述第一筛孔列数多一列。
进一步地,所述l型支板中部设有螺纹孔,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在所述l型支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板下端面两短边侧设有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上端面靠近长边处设有圆形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盖板短边中线的两侧,间隔相等,且数量至少为3对;所述定位块中部设有沉孔,所述沉孔内安装有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板上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筛孔错开的提手,所述提手对称于所述第一盖板长边中线设置2件,且位于两块所述挡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设置的螺钉,使得重合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产生相对滑行,从而使得第一筛孔与第二筛孔连通,进而打开滚桶内部物质通过外界的通道,实现钢钉的抛光与筛除作业不需要拆换盖板,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设置的第二筛孔列数比第一筛孔列数多一列,可以实现第二盖板的左右滑行,工人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第二盖板的主视图;
图5为第二盖板的左视图;
图6为第二盖板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盖板11:挡板
12:第一筛孔13:定位块
131:沉孔132:胶垫
14:提手2:第二盖板
21:l型支板22:第二筛孔
23:垫板3:螺钉
4: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光机滚桶的盖板,设于滚桶的进料口,用于密封进料口,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盖板1及第二盖板2,第一盖板1倒扣在第二盖板2长侧边上且设有供第二盖板2滑行的轨道,第一盖板1上端面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挡板11,挡板11与第一盖板1上端面垂直,第二盖板2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l型支板21,l型支板21通过与其竖直边内螺纹连接的螺钉3与挡板11抵触连接;第一盖板1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一筛孔12,第二盖板2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二筛孔22,第二筛孔22与第一筛孔12间隔设置且沿轨道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工作时,当抛光机滚桶处于抛光作业时,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重合,即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处于不连通的状态,此时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作为一个整体由盖板压紧螺钉压在滚桶(图中未示出)的进料口上,然后转动滚桶进行钢钉的抛光;当钢钉抛光作业完成后,滚桶暂停转动,通过松动第二盖板2一端l型支板21上的螺钉3、拧紧第二盖板2另一端l型支板21上的螺钉3,随着另一端l型支板21上的螺钉3顶在挡板11,第二盖板2相对于第一盖板1沿着轨道滑行,当滑行一个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的间隔距离后,第二筛孔22与第一筛孔12重合并连通,连通的筛孔形成滚桶内部物质通过外界的通道,然后转动滚桶以筛除抛光钢钉时产生是锈渍和毛刺。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通过重合与滑行的方式,来关闭与打开滚桶内部物质通过外界的通道,使得钢钉的抛光与筛除作业不需要拆换盖板,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筛孔22孔径小于滚桶内被抛光钢钉的直径,且小于等于第一筛孔12孔径,如此,保证了在滚桶进行筛除作业时,钢钉能被截留在滚桶内;第一筛孔12最小孔间距大于第二筛孔22孔径的两倍,这样在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重合时,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能够完全隔断实现机械密封,保证了滚桶进行抛光作业时,锯末、抛光剂及防锈剂等磨料不会因滚桶转动而洒出以致产生扬尘。如图3所示,第二筛孔22列数比第一筛孔12列数多一列,如此设置,第二盖板2可以左右滑行,工人操作更方便,且滑行只要一个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的间隔距离即可连通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
l型支板21中部设有螺纹孔211,螺钉3与螺纹孔211内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螺母4锁紧在l型支板21。在本实施例中,螺钉3优选为内六角螺钉,松动锁紧螺母4后通过内六角扳手即可轻易转动,从而实现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之间的相对滑行,将第一筛孔12与第二筛孔22中心对中后在拧紧锁紧螺母4以锁紧螺钉3,从而锁紧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
为了保证第一盖板1下端面与滚桶进料口四周贴合得更好,增加密封性能,第二盖板2下端面两短边侧设有垫板23。
如图1~图3所示,为了保护第一盖板1上端面不被盖板压紧螺钉(图中未示出)划伤且准确定位压紧点,第一盖板1上端面靠近长边处设有圆形的定位块13,定位块13对称设于第一盖板1短边中线的两侧,间隔相等,且数量至少为3对;定位块13中部设有沉孔131,沉孔131内安装有胶垫132,胶垫132能够有效防止盖板压紧螺钉的螺纹丝口在压紧第一盖板1时出现损伤。通过定位块13与盖板压紧螺钉,将第一盖板1安装在滚桶进料口上,从而实现进料口的密封,并且在第二盖板2相当于第一盖板1滑行时,能够固定住第一盖板1而不松动。
第一盖板1上端面还设有与第一筛孔12错开的提手14,提手14对称于第一盖板1长边中线设置2件,且位于两块挡板11之间。通过提手14,能够方便提取与安装第一盖板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抛光机滚桶的盖板,设于滚桶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相等的第一盖板(1)及第二盖板(2),所述第一盖板(1)倒扣在所述第二盖板(2)长侧边上且设有供所述第二盖板(2)滑行的轨道,所述第一盖板(1)上端面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与所述第一盖板(1)上端面垂直,所述第二盖板(2)两短侧边中部分别设有l型支板(21),所述l型支板(21)通过与其竖直边内螺纹连接的螺钉(3)与所述挡板(11)抵触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一筛孔(12),所述第二盖板(2)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第二筛孔(22),所述第二筛孔(22)与所述第一筛孔(12)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轨道方向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孔(22)孔径小于滚桶内被抛光钢钉的直径,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筛孔(12)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孔(12)最小孔间距大于所述第二筛孔(22)孔径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筛孔(22)列数比所述第一筛孔(12)列数多一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板(21)中部设有螺纹孔(211),所述螺钉(3)与所述螺纹孔(211)内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螺母(4)锁紧在所述l型支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2)下端面两短边侧设有垫板(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上端面靠近长边处设有圆形的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对称设于所述第一盖板(1)短边中线的两侧,间隔相等,且数量至少为3对;所述定位块(13)中部设有沉孔(131),所述沉孔(131)内安装有胶垫(13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抛光机滚桶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上端面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筛孔(12)错开的提手(14),所述提手(14)对称于所述第一盖板(1)长边中线设置2件,且位于两块所述挡板(11)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