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
背景技术:
玻璃杯由于环保无毒、耐高温、耐用性好以及易于清洗等优点,使用比较广泛,可以放置化工溶液、饮料和茶水等绝大多数液体。
根据有无手柄,玻璃杯可以分为有柄玻璃杯和无柄玻璃杯。有柄玻璃杯的手持方便,防烫效果好,但是多出来的手柄较大,影响了玻璃杯的美观性,而且包装和存储需要的空间大,而无柄玻璃杯包装和存储需要的空间小,使用更加广泛,但是防烫效果不佳,倒入开水后,由于表面温度高而难以手持移动。为了提升防烫效果,部分玻璃板采用了双层中空结构,成本高,而且不方便叠加,因此多个玻璃板占用的存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实现手持防烫保护,减少存储空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包括:基础杯体、延伸套和防烫环,所述延伸套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的底部,所述延伸套中设置有容纳基础杯体下部外形的内孔,所述防烫环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的顶部外侧且与延伸套的底部外侧相连接,所述防烫环中设置有一圈与基础杯体同心的环形孔而形成空心隔热结构。
其中,所述延伸套为直筒空心套,所述基础杯体为直筒无柄杯体。
其中,所述延伸套的内孔直径不小于基础杯体的外圆直径。
其中,所述基础杯体、延伸套和防烫环为一体化玻璃结构。
其中,所述防烫环外圆上内凹设置有一圈弧面凹槽。
其中,所述环形孔的截面为弯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特别设计了延伸套,可以在上下叠加时进行上方基础杯体的容纳,提升叠加稳定性,减少存储占用的空间,并通过空心的防烫环的设计,减少热量的传递,提升了防烫效果和手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2个防烫玻璃杯叠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包括:基础杯体1、延伸套2和防烫环4,所述延伸套2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1的底部,所述延伸套2中设置有容纳基础杯体1下部外形的内孔3,多个防烫玻璃杯叠加时,如图2所示,上部防烫玻璃杯的基础杯体底部插入下部的防烫玻璃杯顶部的延伸套内,减少了占用的存储空间。
所述延伸套2为直筒空心套,所述基础杯体1为直筒无柄杯体,方便进行上下叠加。所述延伸套2的内孔直径不小于基础杯体1的外圆直径,延伸套2的内孔直径略大于基础杯体1的外圆直径,单边1mm的间距,既避免了叠加时的卡顿,又避免了多个防烫玻璃杯叠加倾斜的问题,确保了上下叠加操作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所述防烫环4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1的顶部外侧且与延伸套2的底部外侧相连接,所述基础杯体1、延伸套2和防烫环4为一体化玻璃结构,利用延伸套2扩展基础杯体1的内部容积,通过防烫环4提升了基础杯体1和延伸套2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所述防烫环4中设置有一圈与基础杯体1同心的环形孔5而形成空心隔热结构,空心结构减少了热量的传递,避免了防烫环4的过热问题,手持时不会烫伤。
防烫环4的外圆如平常环体一样外凸的话不利于防滑和拿捏,因此在防烫环4外圆上内凹设置有一圈弧面凹槽6,使得环形孔5的截面为弯月结构。弧面凹槽6的内凹结构方便了操作者大拇指与食指配合进行防烫环4的拿捏,手持移动时的稳定性高,避免滑脱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一种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杯体、延伸套和防烫环,所述延伸套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的底部,所述延伸套中设置有容纳基础杯体下部外形的内孔,所述防烫环同心设置在基础杯体的顶部外侧且与延伸套的底部外侧相连接,所述防烫环中设置有一圈与基础杯体同心的环形孔而形成空心隔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套为直筒空心套,所述基础杯体为直筒无柄杯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套的内孔直径不小于基础杯体的外圆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杯体、延伸套和防烫环为一体化玻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环外圆上内凹设置有一圈弧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便叠加的防烫玻璃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孔的截面为弯月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