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及其杯子。
背景技术:
喝茶已成为现代人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已有许多便捷的泡茶方式,常用的是茶包泡茶或者使用茶具泡茶,前者茶包非常适合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群,不需要特定的茶杯便可以泡茶,但是需要将茶包从杯子里拿出才能实现从茶水分离,而茶包从杯子拿出来后不便放置。使用茶具泡茶的方式,需要的茶具繁多,泡茶程序多且耗费时间长,不适合大部分人的喝茶需求。现有的杯子使用滤网隔离茶叶,但是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不能方便地控制茶水浓度,而且影响茶叶的味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及其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包括杯盖本体和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杯盖本体的底部,滤网包括由上往下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多层式结构,最下层的滤网底部带有滤孔板,滤孔板上还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通道,与通道形状相配合的棒状体穿过通道。其中,滤网上的螺纹设计其目的在于让每层滤网通过旋转实现上升和下降,棒状体用于带动滤网旋转。
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8字型,棒状体的横截面为相配合的8字型。其中,8字型设计方便使用者拿捏,方便转动。
所述棒状体采用吸管。其中,棒状体采用吸管,使用者也可通过吸管饮茶,增加一种饮茶方式。
所述每层滤网的内侧壁上与其下一层滤网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其中,各层滤网由上往下依次变小,滤网上升时,下层的滤网收缩到其上一层的滤网中。
所述滤孔板上的通道延伸至最上层的滤网的高度。其中,通道与最下层的滤网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杯盖本体上设有滤网盖。滤网盖为翻折式结构。
所述滤网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棒状体和通道的通孔。
所述杯盖本体上还设有饮水口。使用者可通过饮水口直接喝水,也可通过吸管饮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包括上述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和杯身。
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及其杯子,其使用原理为,打开滤网盖将茶叶放入滤网中,杯盖盖在杯体上,关闭滤网盖将吸管从通孔穿过通道到达杯子底部,开水通过滤网孔洞渗入浸泡茶叶,当茶泡好后,转动吸管,吸管带动最下层的滤网转动,最下层的滤网转动顺着其上一层滤网的螺纹上升,继续转动吸管,每层滤网逐层螺旋上升嵌套,直至每层滤网通过螺纹转动上升收缩在最上层的滤网中,实现了茶叶与水分离。通道在滤网上升时穿过滤网盖上的通孔上升。如需再次泡茶饮用,反向转动吸管,各层滤网顺着螺纹逐渐下降,各层滤网伸展开后,即可再加入开水,等待茶泡好即可通过吸管或饮水口饮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及其杯子,设计由上往下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多层式结构的滤网,通过转动棒状体控制滤网的上升和下降,从而控制茶水浓度,提升喝茶口感,茶杯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升状态的滤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滤网收缩。
图5为本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的俯视图。
其中,图中所示,1为第一层滤网、2为第二层滤网、3为第三层滤网、4为滤孔板、5为通道、6为吸管、7为杯盖本体、8为滤网盖、9为饮水口、10为杯身、11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包括杯盖本体7和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杯盖本体的底部,滤网包括由上往下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三层式结构,由上往下依次为第一层滤网1、第二层滤网2和第三层滤网3,第三层滤网底部带有滤孔板4,滤孔板上还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通道5,与通道形状相配合的棒状体穿过通道。其中,滤网上的螺纹设计其目的在于让每层滤网通过旋转实现上升和下降,棒状体用于带动滤网旋转。
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8字型,棒状体的横截面为相配合的8字型。其中,8字型设计方便使用者拿捏,方便转动。
所述棒状体采用吸管6。其中,棒状体采用吸管,使用者也可通过吸管饮茶,增加一种饮茶方式。
所述每层滤网的内侧壁上与其下一层滤网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相配合的螺纹,具体为,第一层滤网的内侧壁与第二层滤网的外侧壁通过螺纹配合,第二层滤网的内侧壁与第三层滤网的外侧壁通过螺纹配合。其中,各层滤网由上往下依次变小,滤网上升时,下层的滤网收缩到其上一层的滤网中。
所述滤孔板上的通道延伸至最上层的滤网的高度。其中,通道与最下层的滤网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杯盖本体上设有滤网盖8,滤网盖为翻折式结构。
所述滤网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棒状体和通道的通孔11。
所述杯盖本体上还设有饮水口9。使用者可通过饮水口直接喝水,也可通过吸管饮水。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包括上述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和杯身10。
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及其杯子,其使用原理为,打开滤网盖将茶叶放入滤网中,杯盖盖在杯体上,关闭滤网盖将吸管从通孔穿过通道到达杯子底部,开水通过滤网孔洞渗入浸泡茶叶,当茶泡好后,转动吸管,吸管带动最下层的滤网转动,最下层的滤网转动顺着其上一层滤网的螺纹上升,继续转动吸管,每层滤网逐层螺旋上升嵌套,直至每层滤网通过螺纹转动上升收缩在最上层的滤网中,实现了茶叶与水分离。通道在滤网上升时穿过滤网盖上的通孔上升。如需再次泡茶饮用,反向转动吸管,各层滤网顺着螺纹逐渐下降,三层滤网伸展开后,即可再加入开水,等待茶泡好即可通过吸管或饮水口饮用。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1.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本体和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杯盖本体的底部,滤网包括由上往下通过螺纹依次连接的多层式结构,最下层的滤网底部带有滤孔板,滤孔板上还设有横截面为非圆形的通道,与通道形状相配合的棒状体穿过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8字型,棒状体的横截面为相配合的8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状体采用吸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滤网的内侧壁上与其下一层滤网的外侧壁上均设有相配合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板上的通道延伸至最上层的滤网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本体上设有滤网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棒状体和通道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本体上还设有饮水口。
9.一种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实现茶水分离的杯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