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属于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实验室的配制厌氧培养基的方法一般为抽真空法或煮沸驱氧法。

    抽真空法是把配制好的厌氧培养基分装到容器中密封,再通过管道把真空泵与容器连接并抽真空,然后充入无氧气体,如此反复数次。煮沸驱氧法是把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在容器内,加热煮沸,同时通入无氧气体,然后在通气情况下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分装灭菌。

    目前上述两种制备方法均需人工手动进行,制备过程中无法有效调整容器内部压力,制备过程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可在使用者设置控制信息后自动进行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的除氧及充气,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误操作的可能,提升了密闭性及使用寿命,节省了试验时间,试验效率大幅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厌氧微生物培养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包含:

    抽气/充气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提供真空源和气源;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工作;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中气路的气压;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供电;以及

    显示输入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显示工作参数和接收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抽气/充气模块、监测模块、显示输入模块、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抽气/充气模块包含真空泵、气源、气体通道以及样品瓶接口,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真空泵与样品瓶接口,以及连通气源与样品瓶接口,所述样品瓶接口一端与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样品瓶连通。

    根据试验条件不同,所述气源包含氮气、氢气以及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提高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及密封性,所述气体通道包含气管,所述气管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气管的接口为锁定式气体接口。

    为了便于控制气路的通断,所述气体通道还包含多个用于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与样品瓶接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气源与样品瓶接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的数量与所述气源的气体种类数量相同。

    为了监测气路的压力,所述监测模块包含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包含正压表和负压表,所述负压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正压表设置在所述气源的出气口,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

    使用者能够控制充气的速度,从而更精确控制充气气压,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还设有压力调速阀。

    优选地,所述显示输入模块包含触摸屏。

    优选地,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还包含:散热模块、时间报警模块、照明模块以及自检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可在使用者设置控制信息后自动进行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的除氧及充气,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误操作的可能,提升了密闭性及使用寿命,节省了试验时间,试验效率大幅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气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气路的原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包含:抽气/充气模块100、监测模块200、显示输入模块300、电源模块500以及控制模块400,所述抽气/充气模块100、监测模块200、显示输入模块300、电源模块500与控制模块400电性连接。

    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应用于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的自动除氧和添加氮气n2、氢气h2以及二氧化碳co2等其它气体,可通过显示输入模块直接操控抽气充气循环次数及时间,实现微生物培养基的无氧制备。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应用广泛,可用于培养土壤、植物根际以及人畜口腔及肠道厌氧微生物分离培养。

    所述抽气/充气模块100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提供真空源和气源,包含真空泵110、气源120、气体通道以及样品瓶接口800,所述气体通道包含气管,用于连通真空泵110与样品瓶接口800,以及连通气源120与样品瓶接口800,所述样品瓶接口800一端与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用于连通样品瓶900(厌氧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样品瓶接口800的结构,只要其能与样品瓶900连通,并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性便可,例如,当样品瓶900的瓶盖为橡胶塞时,所述样品瓶接口800可以为针管,具体地,当需要连接样品瓶900时,通过针管上的针头可以贯穿橡胶塞;当拔出针头后,橡胶塞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保证样品瓶900的密封。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样品瓶接口800以及与其连接的气体通道的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样品瓶接口800的数量为8个,即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可以同时连接8组样品瓶900。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气管的材质,为了防止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工作过程中,气体压力过大损坏气管,并提高气管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气管材质优选材质为聚氨酯、最高耐压为145psi的三胶两线管。

    为了保证气管与其它组件接合的牢固性,所述气管的接口为锁定式气体接口,而非传统的快插式气体接口。

    所述真空泵110通过气管以及所述样品瓶接口800与样品瓶900连通,用于抽出样品瓶900内的空气(氧气);所述气源120优选为气瓶,所述气瓶通过气管与样品瓶900连通,用于将气瓶内的气体充入样品瓶900。优选地,所述气源120可以包含多个气瓶,不同的气瓶中可以容纳不同的气体,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源120包含3个气瓶,其分别包含氮气n2、氢气h2以及二氧化碳co2,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他种类的气源。

    为了实现气路的通断,从而充气或抽气,本实用新型气体通道中还包含多个用于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模块400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电磁阀为三位五通电磁阀。

    具体地,所述真空泵110与样品瓶接口800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所述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的阀门均打开时,所述真空泵110与样品瓶接口800之间的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真空泵110能够抽出所述样品瓶接口800内的气体。

    所述气源120与样品瓶接口800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21、第四电磁阀122以及第二电磁阀112,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121的数量与气源的气体种类数量相同,每一个气瓶与样品瓶接口800之间的气体通道上均设置一第三电磁阀121,从而控制气源的种类,例如,当与n2对应的第三电磁阀121的阀门打开,而与h2以及co2对应的第三电磁阀121的阀门闭合时,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可以对样品瓶900充入n2。

    所述显示输入模块300用于显示工作参数和接收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400根据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工作。具体地,所述显示输入模块300包含触摸屏或其他类型的显示、控制部件,使用者可以通过触摸屏输入各种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工作时间(抽气时间和/或充气时间)、报警时间、循环次数及气体种类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工作参数包含但不限于气路气压、自检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例如,所述显示输入模块300也可以包含显示部和操作部,所述显示部(如显示屏)用来显示工作参数,所述操作部(如键盘、按钮或旋钮)由使用者操作以输入控制信息。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所有控制信息均由所述显示输入模块300输入,换句话说,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上还可单独设置其他控制组件,如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电源开关、照明开关、真空泵开关等。

    所述监测模块200用于监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中气路的气压。所述监测模块200包含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包含正压表210和负压表220,在抽气过程中,所述负压表220用于测量样品瓶900内气压;在充气过程中,所述正压表210用于测量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气路中的气压。

    具体地,所述负压表220设置在样品瓶900与真空泵110之间的气体通道上,更具体地,所述负压表220设置在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之间,在抽气过程功能中,第一电磁阀111和第二电磁阀112的阀门均打开,使用者可以通过负压表220来获得样品瓶900内的压力,从而指导使用者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压表210的数量为2个,其中一个设置在所述气源120的出气口,以方便使用者获得气源120的压力,如当气源120为气瓶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气瓶内的压力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新的气瓶或者通过气瓶减压阀控制气瓶的出气气压。另一个设置在第三电磁阀121与样品瓶接口800之间,优选地,设置在第三电磁阀121和第四电磁阀122之间,使用者通过观察该正压表210能够获得充气时样品瓶900内的压力,从而指导使用者操作。

    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充气,所述第四电磁阀122和所述第二电磁阀112之间还设有压力调速阀123,通过调节所述压力调速阀123,使用者能够控制充气的速度,从而更精确控制充气气压。

    所述电源模块500用于给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供电,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500中还包含触摸控制屏保护回路、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电源输入保险回路、电源输出开关保护(应用各交流、直流电源输入/输出保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具体地,触摸控制屏保护回路中晶体管输出y点内部串联1k电阻;交直流电源转换模块为一种控制器,继电器模块24v直流供电,另一种电磁阀220v交流供电;电源输入保险回路中:外接总电源、备用电源接口、真空泵110电源接口均加入16a保险;电源输出开关保护中包含了外接电源的第二级保护开关以及外接总电源保险。上述设置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机箱的保密性,且易于后期的功能扩展,所述箱体优选白色不透明的亚克力塑胶板。

    为了实现机箱内环流、除尘,确保机箱内清洁、散热,所述机箱上设有散热模块,如换气风扇等。

    另外,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还包含时间报警模块600,用于提醒使用者工作时间。例如,当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充气、抽气或充气/抽气循环结束时,时间报警模块600蜂鸣器鸣响,提示使用者可以取走样品或进行下一步试验。

    为了方便使用者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使用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还包含照明模块700,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工作区域提供照明。

    为了防止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发生故障而影响试验,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还包含自检模块800,用于检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中的组件是否工作正常,其检测结果可以显示在所述显示输入模块300上,也可以额外设置指示灯来显示检测结果。自检项目包含但不限于检测控制模块是否达到预定电压有源输出、plc程序是否运行、触摸屏是否正常操作以及控制模块是否存在错误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的气密性、缩短其抽真空时间等,在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1不工作或工作停止后,多个所述电磁阀的阀门均处于闭合状态,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下面举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样品培养基放入样品瓶后,使样品瓶与样品瓶接口对接。打开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的电源开关,在触摸屏上输入工作时间、循环次数、气体种类以及报警时间等控制信息后启动。例如,抽气时间为30s,充气时间为30s,循环次数为1次,气体种类为n2,报警时间为60s。

    此时,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真空泵开始工作,第一电磁阀和与样品瓶对应的第二电磁阀的阀门打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即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用于抽气的气路连通,而用于充气的气路封闭,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对样品瓶抽气。当抽气结束后,第一电磁阀的阀门关闭,而对应n2的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以及对应样品瓶的第二电磁阀的阀门打开,即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用于抽气的气路封闭,而用于充气的气路连通,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对样品瓶冲入n2。由于本次试验设置的循环次数为1次,在抽气和充气结束后,时间报警模块的蜂鸣器鸣响,提示使用者取走样品。之后使用者可以再次进行试验,或修改控制信息后再进行试验。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中还可预设多套控制信息,以方便使用者选择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可在使用者设置控制信息后自动进行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的除氧及充气,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误操作的可能,提升了密闭性及使用寿命,节省了试验时间,试验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厌氧微生物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包含:

    抽气/充气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提供真空源和气源;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工作;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中气路的气压;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供电;以及

    显示输入模块,用于为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显示工作参数和接收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抽气/充气模块、监测模块、显示输入模块、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充气模块包含真空泵、气源、气体通道以及样品瓶接口,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真空泵与样品瓶接口,以及连通气源与样品瓶接口,所述样品瓶接口一端与气体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样品瓶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含氮气、氢气以及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包含气管,所述气管的材质为聚氨酯,所述气管的接口为锁定式气体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还包含多个用于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样品瓶接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气源与样品瓶接口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其中所述第三电磁阀的数量与所述气源的气体种类数量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含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包含正压表和负压表,所述负压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所述正压表设置在所述气源的出气口,以及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之间还设有压力调速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输入模块包含触摸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还包含:散热模块、时间报警模块、照明模块以及自检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总结
    一种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厌氧微生物培养基,包含:抽气/充气模块,用于为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提供真空源和气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工作;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中气路的气压;电源模块,用于为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供电;以及显示输入模块,用于为厌氧培养基制备系统显示工作参数和接收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传输至控制模块;其中,抽气/充气模块、监测模块、显示输入模块、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在使用者设置控制信息后自动进行厌氧微生物培养基的除氧及充气,避免了手工操作产生误操作的可能,提升了密闭性及使用寿命,节省了试验时间,试验效率大幅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燕;东秀珠;贾佳;秦涛;杨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6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