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焊打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焊打磨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机用的装配管件(如图1所示),主要由管件a(如图1所示中01)和套装在管件a一端并通过点焊工艺与管件a固定的管件b组成(如图1中02)。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装配管件上的焊点进行打磨,然而现有的打磨装置不适用于该装配管件的打磨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焊打磨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焊打磨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芯轴和打磨机构,其中:

    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一安装座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座间距布置,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向第二安装座方向直线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根据管件a和管件b的外径大小进行适配,以其孔径大于管件a的外径,小于管件b的外径;

    芯轴的一端穿过通孔与第二安装座固定,且芯轴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距;

    打磨机构位于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端并设置在芯轴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打磨机构滑动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地,底座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侧设有线性轨道,且该线性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芯轴的长度方向;打磨机构位于底座上方并与线性轨道滑动装配。

    优选地,打磨机构包括打磨带和用于驱动打磨带直线打磨动作的动力组件。

    优选地,动力组件包括包括对打磨带进行支撑的带轮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

    优选地,底座包括基座和固定安装在基座上的垫板座,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均固定安装在垫板座上,打磨机构安装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芯轴和打磨机构,并对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芯轴和打磨机构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限制,以使其在对装配管件进行打磨时,该装配管件种的管件a可以套装在芯轴上并穿过第一安装座上的通孔伸至第一安装与第二安装座之间,而该装配管件上的管件b无法穿过通孔被限制在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端,以利用第一安装座将管件a与打磨部位进行隔离,同时对管件b进行轴向限位,以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打磨位置,提高打磨速度,并避免因工件轴向移动而造成非打磨工位磨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管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焊打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装配管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焊打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焊打磨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芯轴4和打磨机构5,其中:

    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第一安装座2位于第一安装座2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座2间距布置,第一安装座2上设有向第二安装座3方向直线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根据管件a和管件b的外径大小进行适配,以其孔径大于管件a的外径,小于管件b的外径,以使管件a可以穿过该通孔,管件b无法穿过该通孔。芯轴4的一端穿过通孔与第二安装座3固定,且芯轴4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距。打磨机构5位于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的一端并设置在芯轴4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打磨机构5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装配管件中的管件a套在芯轴4上,并使该装配管件中的管件b与第一安装座2抵靠,使打磨机构5移动到焊点位置开始打磨工作。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底座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芯轴4和打磨机构5,并对底座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芯轴4和打磨机构5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限制,以使其在对装配管件进行打磨时,该装配管件种的管件a可以套装在芯轴4上并穿过第一安装座2上的通孔伸至第一安装与第二安装座3之间,而该装配管件上的管件b无法穿过通孔被限制在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的一端,以利用第一安装座2将管件a与打磨部位进行隔离,同时对管件b进行轴向限位,以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打磨位置,提高打磨速度,并避免因工件轴向移动而造成非打磨工位磨伤。

    此外,本实施例中,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的一侧设有线性轨道6,且该线性轨道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芯轴4的长度方向;打磨机构5位于底座1上方并与线性轨道6滑动装配,以方便移动打磨机构5。

    本实施例中,打磨机构5包括打磨带和用于驱动打磨带直线打磨动作的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包括对打磨带进行支撑的带轮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

    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基座11和固定安装在基座11上的垫板座12,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均固定安装在垫板座12上,打磨机构5安装在基座11上,该结构的设置使得芯轴4与打磨机构5之间具有够打磨机构5执行打磨工作的高度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焊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芯轴(4)和打磨机构(5),其中:

    第一安装座(2)、第二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且第一安装座(2)位于第一安装座(2)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座(2)间距布置,第一安装座(2)上设有向第二安装座(3)方向直线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根据管件a和管件b的外径大小进行适配,以其孔径大于管件a的外径,小于管件b的外径;

    芯轴(4)的一端穿过通孔与第二安装座(3)固定,且芯轴(4)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距;

    打磨机构(5)位于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的一端并设置在芯轴(4)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打磨机构(5)滑动安装在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座(2)远离第二安装座(3)的一侧设有线性轨道(6),且该线性轨道(6)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芯轴(4)的长度方向;打磨机构(5)位于底座(1)上方并与线性轨道(6)滑动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焊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打磨机构(5)包括打磨带和用于驱动打磨带直线打磨动作的动力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焊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对打磨带进行支撑的带轮和用于驱动带轮转动的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焊打磨工装,其特征在于,底座(1)包括基座(11)和固定安装在基座(11)上的垫板座(12),第一安装座(2)和第二安装座(3)均固定安装在垫板座(12)上,打磨机构(5)安装在基座(1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焊打磨工装,包括:底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芯轴和打磨机构,其中: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第一安装座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并与第一安装座间距布置,第一安装座上设有向第二安装座方向直线延伸且两端贯通的通孔,且该通孔的孔径根据管件A和管件B的外径大小进行适配,以其孔径大于管件A的外径,小于管件B的外径;芯轴的一端穿过通孔与第二安装座固定,且芯轴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距;打磨机构位于第一安装座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端并设置在芯轴长度方向的一侧,且打磨机构滑动安装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有效提高打磨速度,并避免因工件轴向移动而造成非打磨工位磨伤。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马小鹏;王兆永;张翠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施密特汽车管件(安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6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