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



    背景技术:

    介绍管件是管道系统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的统称,如图1所示,现有的管件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常见的管件1整体形状有的是直管,也有的是7字形的弯管,在这些管件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该外螺纹2位于管件的管口处。这些管件生产出来后,一般需要将其固定起来进行抛光。

    在公开号为cn2059686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用于内圆打磨的工装夹具及带有该夹具的内圆抛光机,一种用于内圆打磨的工装夹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在横向与纵向上固定管状工件的第一夹体组件,所述第一夹体组件与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夹体组件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夹体组件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在轴向上托住管状工件的第二夹体组件,所述第二夹体组件与第一夹体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夹体组件的第二固定装置。

    利用现有的管件固定工装来固定管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用户在使用抛光装置对管件进行抛光时,抛光装置不小心碰到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从而不小心损坏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影响管件后期的安装。

    2、现有的管件固定工装对不同形状的管件,如长的直的管件、7字形的管件等固定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具有对管件固定性好且使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不易被损坏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朝向管件的一面开设有圆柱体形状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管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凹槽的侧壁用于遮挡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所述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处插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远离螺栓头部的一端与工作台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通过螺栓将第一定位柱固定在工作台上表面,之后将管件的一端放置于凹槽中,利用凹槽内侧的固定结构将管件进行固定,这样在用户后期对管件进行抛光操作时,由于凹槽侧壁的阻挡作用,使得用户使用的抛光装置不易触碰到管件管口的外螺纹,使得在用户对管件进行抛光时,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不易被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底面设置有容纳螺栓头部的容纳槽,当所述螺栓头部处于容纳槽中时,螺栓头部的上表面与凹槽的底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栓头部放置在容纳槽时,螺栓头部的上表面与凹槽的底面齐平,这样使得用户在将管件的一端放置于凹槽中时,不会因为螺栓头部凸出凹槽底面一截而使得放置不平稳,从而使得管件的一端被更加稳定得固定在凹槽中。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凹槽内侧壁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管件外螺纹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内侧壁设置的与管件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使得管件的一端与凹槽的固定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弹性材料层和用于插入管件内侧的第一杆件,所述弹性材料层固接在凹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件竖直放置且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螺栓的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将管件的一端放置凹槽中时,将固定在螺栓头部的第一杆件插入该管件的内侧,此时固接在凹槽内侧壁的弹性材料层对管件外侧壁产生一定的弹力作用,此时管件受到了第一杆件的限制作用与弹性材料层的弹力作用可以保持固定,这种固定结构相较于在内侧壁设置内螺纹的这种固定结构而言,对凹槽内直径的大小要求并不严格,方便第一定位柱凹槽的设置,因为如果通过凹槽内侧壁设置的内螺纹与管件的外螺纹配合而进行固定,则在设置凹槽的直径时需要根据管件的外直径而设置,凹槽的直径设置的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得管件的外螺纹无法与凹槽内侧壁的内螺纹配合固定,而通过第一杆件和弹性材料层来固定管件,由于弹性材料材料层具有一定收缩性与伸展性,当凹槽的内直径的大小设置相对于管件外直径的大小有一定误差时,可以通过弹性材料层来进行补足,对管件与凹槽的固定性影响程度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螺接有基座,所述基座上固接有竖直杆件,所述竖直杆件的上端固接有水平杆件,所述水平杆件朝向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相正对,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相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首先将基座从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拆卸下来,然后将直的管件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的凹槽中,之后将第二定位柱的凹槽套在直的管件的另一端,最后再将基座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这样使得直的管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柱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柱固定,这样直的管件就有了两个固定点,其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杆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所所述第三杆件的底端与所述基座固接,所述第三杆件为管状物,所述第二杆件插入所述第三杆件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杆件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第二杆件来伸长或收缩竖直杆件,从而使得竖直杆件能够根据直的管件的长短来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固定在竖直杆件上水平杆件高度可调节,从而使得设置在水平杆件上的第二定位柱的高度可调节,第二定位柱能够根据直的管件的长度更好地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件远离竖直杆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三定位柱的凹槽远离水平杆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首先将基座从工作台的上表面上拆卸下来,然后将7字形的管件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的凹槽中,之后将第三定位柱的凹槽套在直的管件的另一端,最后再将基座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这样使得7字形的管件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柱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定位柱固定,这样7字形的管件就有了两个固定点,其固定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件包括水平放置的第四杆件和第五杆件,所述第四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件的上端固接,所述第四杆件为管状物,所述第五杆件插入所述第四杆件的内侧并与所述第四杆件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转动第五杆件来伸长或收缩水平杆件,从而使得水平杆件的长短能够进行调整,从而使得设置在水平杆件上的第三定位柱在水平方向可以移动,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地调整第三定位柱相对于7字形杆件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对7字形的管件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螺栓将第一定位柱与工作台固定起来,通过在第一定位柱朝向管件的一面设置凹槽遮挡管件管口的外螺纹,通过在凹槽的内侧设置固定管件的固定结构,从而使得用户在将管件固定起来进行抛光操作时,不易触碰到管件管口的外螺纹,保护了管件管口处螺纹不受到损伤;

    (2)通过设置第二定位柱与第三定位柱,使得无论是直的管件还是7字形的管件,都可以对管件的两端进行固定,使得用户在对管件进行抛光操作时,管件的固定性更好;

    (3)通过设置能够收缩与伸长的水平杆件与竖直杆件,方便用户调节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相对于第一定位柱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与第一定位柱能够更高地互相配合来固定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管口带有外螺纹的不同形状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凸显通孔与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凸显第二杆件和第五杆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凸显弹性材料层和第一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件;2、外螺纹;3、第一定位柱;4、凹槽;5、通孔;6、螺栓;7、工作台;8、竖直杆件;81、第二杆件;82、第三杆件;9、水平杆件;91、第四杆件;92、第五杆件;10、容纳槽;11、内螺纹;12、弹性材料层;13、第一杆件;14、基座;15、第二定位柱;16、第三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2、图3所示,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包括工作台7,工作台7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第一定位柱3朝向管件1的一面开设有圆柱体形状的凹槽4,凹槽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管件1的一端固定在凹槽4内侧的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可以是设置在凹槽4内侧壁的且与管件1外螺纹2相配合的内螺纹11,凹槽4的侧壁能够遮挡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凹槽4的底面开设有通孔5,通孔5处插接有螺栓6,螺栓6远离螺栓6头部的一端与工作台7螺接,在凹槽4的底面还设置有容纳螺栓6头部的容纳槽10,当螺栓6头部处于容纳槽10中时,螺栓6头部的上表面与凹槽4的底面齐平。

    用户通过螺栓6将第一定位柱3固定在工作台7的上表面,之后将管件1的一端向凹槽4内移动并转动,使得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与凹槽4内侧壁的内螺纹11互相咬合,当管件1的底面抵接在凹槽4的底面时,用户停止转动管件1,此时管件1的一端被固定在了凹槽4中且凹槽4的侧壁刚好遮挡住了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这样在用户后期对管件1进行抛光操作时,由于凹槽4侧壁的阻挡作用,使得用户使用的抛光装置不易触碰到管件1管口的外螺纹2,使得在用户对管件1进行抛光时,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不易被损坏。

    参见图2、图4所示,在工作台7的上表面螺接有基座14,基座14上设置有竖直杆件8,该竖直杆件8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杆件81和第三杆件82,该第三杆件82的底端与基座14固接,第三杆件82为管状物,第二杆件81插入第三杆件82的内侧并与第三杆件82螺纹连接,在第二杆件81的上端设置有水平杆件9,该水平杆件9包括水平放置的第四杆件91和第五杆件92,第四杆件91的一端与竖直杆件8的上端固接,第四杆件91为管状物,第五杆件92插入第四杆件91的内侧并与第四杆件91螺纹连接。在第五杆件92朝向工作台7的一侧设置与第一定位柱3的结构一致的第二定位柱15,该第二定位柱15与第一定位柱3相向设置,且该第二定位柱15能够与第一定位相正对。在第五杆件92远离竖直杆件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柱16,该第三定位柱16水平放置,该第三定位柱16与第一定位柱3的结构一致且该第三定位柱16的凹槽4远离第五杆件92。

    用户在固定直的管件1时,首先需要将直的管件1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在将直的管件1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时,可能会受到水平杆件9的阻挡,此时为了使得直的管件1的一端能够顺利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可以将基座14从工作台7的上表面上拆卸下来移动到其他地方,由于基座14通过竖直杆件8与水平杆件9连接,故基座14被移动到其他地方后,水平杆件9也会被移走,从而使得直的管件1的一端能够顺利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之后再将水平杆件9上的第二定位柱15的凹槽4套在直的管件1的另一端,最后再将基座14安装在工作台7的上表面,这样就使得直的管件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柱3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定位柱15固定,这样直的管件1就有了两个固定点,其固定效果更好。

    直的管件1也是有长有短的,当需要固定不同长度的直的管件1时,用户可通过转动第二杆件81来使得竖直杆件8收缩或伸长,从而使得固定在竖直杆件8上水平杆件9的高度降低或升高,从而使得设置在水平杆件9上的第二定位柱15的高度可调节,第二定位柱15的凹槽4能够顺利地套在直的管件1的上端。

    用户在固定7字形的管件1时,可以先将基座14从工作台7的上表面上拆卸下来,然后将7字形的管件1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之后将第三定位柱16的凹槽4套在直的管件1的另一端,最后再将基座14安装在工作台7的上表面。有时,用户也可以不拆卸基座14,先通过转动第五杆件92使得水平杆件9收缩,给7字形的管件1的固定让出一条道,然后将7字形的管件1向下移动并使得7字形的管件1的一端插入第一定位柱3的凹槽4中,之后再通过转动第二杆件81使竖直杆件8收缩或伸长,直到第五杆件92上的第三定位柱16与7字形的管件1的另一端相正对,然后通过转动第五杆件92使得水平杆件9伸长,并使得第三定位柱16套在7字形的管件1的另一端。7字形的管件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柱3固定,另一端与第三定位柱16固定,这样7字形的管件1就有了两个固定点,其固定效果更好。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6所示,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固定结构不同,实施例二中的固定结构包括弹性材料层12和用于插入管件1内侧的第一杆件13,弹性材料层12固接在凹槽4的内侧壁,该第一杆件13竖直放置,该第一杆件13的一端固接在螺栓6的头部。

    用户在将管件1的一端放置于凹槽4的过程中,需要将固定在螺栓6头部的第一杆件13插入该管件1的内侧,当管件1的一端位于凹槽4中时,管件1受到了第一杆件13的限制作用与弹性材料层12的弹力作用可以保持固定,这种固定结构相较于在内侧壁设置内螺纹11的这种固定结构而言,对凹槽4内直径的大小要求并不严格,方便第一定位柱3凹槽4的设置,因为如果通过凹槽4内侧壁设置的内螺纹11与管件1的外螺纹2配合而进行固定,则在设置凹槽4的直径时需要根据管件1的外直径而设置,凹槽4的直径设置的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得管件1的外螺纹2无法与凹槽4内侧壁的内螺纹11配合固定,而通过第一杆件13和弹性材料层12来固定管件1,由于弹性材料材料层具有一定收缩性与伸展性,当凹槽4的内直径的大小设置相对于管件1外直径的大小有一定误差时,可以通过弹性材料层12来进行补足,对管件1与凹槽4的固定性影响程度较小。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不同长度的直的管件1和7字形的管件1更好得进行固定,且固定后用户在进行管件1抛光操作时,由于凹槽4壁的阻挡,用户的抛光装置不易接触到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使得管件1管口管口处的外螺纹2不易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7),所述工作台(7)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柱(3),所述第一定位柱(3)朝向管件(1)的一面开设有圆柱体形状的凹槽(4),所述凹槽(4)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管件(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凹槽(4)内侧的固定结构,所述凹槽(4)的侧壁用于遮挡管件(1)管口处的外螺纹(2),所述凹槽(4)的底面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处插接有螺栓(6),所述螺栓(6)远离螺栓(6)头部的一端与工作台(7)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底面设置有容纳螺栓(6)头部的容纳槽(10),当所述螺栓(6)头部处于容纳槽(10)中时,螺栓(6)头部的上表面与凹槽(4)的底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凹槽(4)内侧壁的内螺纹(11),所述内螺纹(11)与管件(1)外螺纹(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弹性材料层(12)和用于插入管件(1)内侧的第一杆件(13),所述弹性材料层(12)固接在凹槽(4)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杆件(13)竖直放置且所述第一杆件(13)的一端固接在所述螺栓(6)的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7)的上表面螺接有基座(14),所述基座(14)上固接有竖直杆件(8),所述竖直杆件(8)的上端固接有水平杆件(9),所述水平杆件(9)朝向工作台(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5),所述第二定位柱(15)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二定位柱(15)与所述第一定位相正对,所述第二定位柱(15)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相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杆件(8)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二杆件(81)和第三杆件(82),所述第三杆件(82)的底端与所述基座(14)固接,所述第三杆件(82)为管状物,所述第二杆件(81)插入所述第三杆件(82)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三杆件(82)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件(9)远离竖直杆件(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定位柱(16),所述第三定位柱(16)水平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柱(16)与所述第一定位柱(3)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三定位柱(16)的凹槽(4)远离水平杆件(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件(9)包括水平放置的第四杆件(91)和第五杆件(92),所述第四杆件(91)的一端与所述竖直杆件(8)的上端固接,所述第四杆件(91)为管状物,所述第五杆件(92)插入所述第四杆件(91)的内侧并与所述第四杆件(9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口带有外螺纹的管件固定工装,固定工装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定位柱朝向管件的一面开设有圆柱体形状的凹槽,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将管件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侧的固定结构,凹槽的侧壁用于遮挡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凹槽的底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处插接有螺栓,螺栓远离螺栓头部的一端与工作台螺接,其具有对管件固定性好且使管件管口处的外螺纹不易被损坏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明宝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6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