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的坯料在生产之前难免被空气中的水分腐蚀而产生铁锈,这种铁锈在加工过程中很难被去除,所以加工完的钢管仍需要进行除锈处理。

    公告号为cn2085569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本体和钢管,打磨装置本体设有机架,机架设为凹形结构,机架底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固定条,旋转电机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机架外侧,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另一侧的安装孔内,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上均设有两个固定条,两个固定条中间设有伸缩杆,固定条均设为半圆柱结构,且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上固定条的伸缩方向相互垂直设置,钢管设置于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上的固定条上,机架上部设有移动机构。

    这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在工作时,打磨电机驱动打磨轮高速旋转,将钢管表面的铁锈除去,旋转电机则驱使钢管缓慢旋转,使打磨轮得以与钢管的各个侧面接触,移动电机驱动打磨电机和打磨轮沿钢管的轴线移动,从头到尾打磨钢管。

    在此过程中,钢管本身没有进给动作。打磨结束后,需要将钢管从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上取下,然后安装新的钢管。因此,钢管的打磨过程是不连续的,而取放钢管的工序需要耗费较多时间,打磨装置在这期间无法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具有无需中断打磨进程,可以连续运转,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包括长条形的机架,还包括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砂轮、托轮和进给轮,所述砂轮的轴线与钢管平行,所述托轮成对设置在钢管两侧,且托轮的中心低于钢管的中心,各对托轮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进给轮的轴线竖直,进给轮成对设置在钢管两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砂轮旋转的打磨电机、用于驱动进给轮旋转的进给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钢管两侧的托轮中心低于钢管中心,能够将任意尺寸的钢管托起,各对托轮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对钢管进行限制,使其只能沿自身轴向移动,此时进给轮与钢管两侧贴合的同时转动,利用摩擦力即可向前输送钢管,在此过程中,砂轮高速旋转,将钢管表面的铁锈、杂质除去;钢管一边打磨一边向前移动,当其与砂轮完全脱离时,下一根钢管已经开始打磨,无需中断打磨进程,可以连续运转,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托轮座,机架的上表面成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燕尾形,滑槽内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托轮座上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沿竖直方向设置,螺栓底端与滑块固接,螺栓顶部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托轮座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托轮转动架设在托轮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拧螺母,使其紧压于托轮座的上表面,利用托轮座与机架上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好地将托轮座固定;改变滑块在滑槽内的位置,即可将托轮座固定在机架表面不同位置处,进而调节托轮座的位置;当待加工钢管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托轮的位置及其间距,将钢管抬高或者降低,使钢管始终与砂轮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砂轮座和翻转气缸,所述砂轮座与机架转动连接,且旋转轴心与钢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翻转气缸与机架铰接,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与砂轮座铰接,所述砂轮转动架设在砂轮座上,所述打磨电机架设在砂轮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轮座的旋转轴心与钢管的轴线齐平,当待加工钢管的尺寸发生变化时,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伸缩,使砂轮座翻转,进而带动砂轮移动,使砂轮始终与钢管紧贴。

    进一步的,所述砂轮座上设有砂轮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砂轮罩可以对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和火花进行拦截,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架设有反转电机,所述反转电机的机轴与托轮相连,且位于钢管同侧的托轮和砂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轮打磨钢管时,其施加于钢管的摩擦力也会带动钢管旋转,故设置反转电机驱动托轮旋转,且位于钢管同侧的托轮与砂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以此抵消砂轮对钢管的影响,甚至使钢管与砂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以加剧钢管与砂轮之间的相对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上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朝向防尘罩一端的管口处设有排气扇,排气管道背向防尘罩一端接有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碎屑,设置防尘罩可以有效地将打磨区域与外界环境隔离,然后利用排气扇将防尘罩内的含尘空气排入水箱,经过水箱洗涤后,洁净空气排出,不会破坏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上设有检修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检修窗,便于操作人员定期开展检修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窗为透明玻璃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透明玻璃窗,在不打开检修窗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及时观察防尘罩内的情况,在设备运转出现故障时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无需中断打磨进程,可以连续运转,工作效率高;

    2.托轮和砂轮的位置均可调节,以便加工不同尺寸的钢管;

    3.反转电机驱动托轮旋转,阻止钢管随砂轮转动,使二者之间保持足够的相对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进给电机、进给轮、机架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托轮、托轮座、机架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砂轮、砂轮座、机架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砂轮;3、托轮;4、进给轮;5、防尘罩;6、钢管;11、滑槽;12、滑块;21、打磨电机;22、砂轮座;23、翻转气缸;24、砂轮罩;31、托轮座;32、螺栓;33、螺母;34、反转电机;41、进给电机;42、齿轮;51、排气管道;52、排气扇;53、水箱;54、检修窗;55、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长条形的机架1,机架1上固接有防尘罩5,且机架1两端从防尘罩5的侧壁穿出,机架1位于防尘罩5内的部分为打磨区域。

    如图1所示,防尘罩5正面设置有多个检修窗54,检修窗54为透明玻璃窗,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防尘罩5上。

    如图1所示,防尘罩5背面连接有排气管道51,排气管道51朝向防尘罩5一端分出多个支管,与防尘罩5连通,并在管口处安装有排气扇52。排气管道51背向防尘罩5一端则与水箱53连接,且管口位于水箱53内的水面以下,水箱53顶面开设有排气口55。

    如图2和图5所示,机架1上架设有多对托轮座31,每一对托轮座31上转动架设有一个托轮3,托轮3则成对设置在钢管6两侧,其轴线与钢管6的轴线平行,且高度低于钢管6的轴线。

    如图2所示,各对托轮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排布,钢管6搁置在托轮3上,与机架1平行。

    如图3所示,机架1上架设有反转电机34,驱动位于防尘罩5(参见图1)外侧的其中一个托轮3旋转。

    如图3所示,机架1上转动架设有一对进给轮4,两个进给轮4的轴线竖直,分别位于钢管6两侧,由进给电机41驱动。

    如图4所示,进给轮4的轮轴从机架1下方穿出,并分别套设有齿轮42,两个齿轮42相互啮合。两个进给轮4同步转动,且旋转方向相反,朝向同一方向输送钢管6。

    如图4所示,进给电机41的机轴竖直,也从机架1的下表面穿出,通过链轮组带动其中一个进给轮4的轮轴转动。

    如图5所示,机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燕尾形滑槽11,滑槽11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钢管6(参见图2)的轴线垂直,其内滑动设有燕尾形滑块12。螺栓32沿竖直方向穿过托轮座31,其底端与滑块12固接,顶部则套设有螺母33。

    拧紧螺母33,使其紧压于托轮座31的上表面,利用摩擦力可以较好地将托轮座31固定在机架1上。

    如图2和图6所示,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砂轮座22,砂轮座22与机架1转动连接,其旋转轴心与钢管6的轴线平行。翻转气缸23架设在机架1背侧,其本体底端与机架1铰接,活塞杆向上伸出,与砂轮座22铰接。

    如图6所示,砂轮2转动架设在砂轮座22上,其轴线与钢管6平行。打磨电机21也架设在砂轮座22上,通过皮带传动驱使砂轮2转动。此外,砂轮2与受反转电机34(参见图3)驱动的托轮3(参见图3)在钢管6的同一侧,且二者旋转方向相反。

    如图6所示,砂轮座22上固接有砂轮罩24,砂轮罩24呈扇形,在不阻挡砂轮2与钢管6接触的情况下,将砂轮2包裹。

    具体实施过程:

    托轮3成对设置在钢管6两侧,将任意尺寸的钢管6托起。各对托轮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排列,使钢管6只能沿自身轴向移动。进给轮4与钢管6两侧贴合的同时转动,利用摩擦力向前输送钢管6。在此过程中,砂轮2高速旋转,将钢管6表面的铁锈、杂质除去。钢管6一边打磨一边向前移动,当其与砂轮2完全脱离时,下一根钢管6已经开始打磨,无需中断打磨进程。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包括长条形的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架设在机架(1)上的砂轮(2)、托轮(3)和进给轮(4),所述砂轮(2)的轴线与钢管(6)平行,所述托轮(3)成对设置在钢管(6)两侧,且托轮(3)的中心低于钢管(6)的中心,各对托轮(3)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进给轮(4)的轴线竖直,进给轮(4)成对设置在钢管(6)两侧,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砂轮(2)旋转的打磨电机(21)、用于驱动进给轮(4)旋转的进给电机(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若干托轮座(31),机架(1)的上表面成对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呈燕尾形,滑槽(11)内滑动设有滑块(12),所述托轮座(31)上穿设有螺栓(32),所述螺栓(32)沿竖直方向设置,螺栓(32)底端与滑块(12)固接,螺栓(32)顶部套设有螺母(33),所述螺母(33)与托轮座(31)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托轮(3)转动架设在托轮座(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砂轮座(22)和翻转气缸(23),所述砂轮座(22)与机架(1)转动连接,且旋转轴心与钢管(6)的轴线平行,所述翻转气缸(23)与机架(1)铰接,翻转气缸(23)的活塞杆与砂轮座(22)铰接,所述砂轮(2)转动架设在砂轮座(22)上,所述打磨电机(21)架设在砂轮座(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座(22)上设有砂轮罩(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架设有反转电机(34),所述反转电机(34)的机轴与托轮(3)相连,且位于钢管(6)同侧的托轮(3)和砂轮(2)的旋转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防尘罩(5),防尘罩(5)上接有排气管道(51),所述排气管道(51)朝向防尘罩(5)一端的管口处设有排气扇(52),排气管道(51)背向防尘罩(5)一端接有水箱(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上设有检修窗(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窗(54)为透明玻璃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管表面打磨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长条形的机架,还包括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砂轮、托轮和进给轮,所述砂轮的轴线与钢管平行,所述托轮成对设置在钢管两侧,且托轮的中心低于钢管的中心,各对托轮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进给轮的轴线竖直,进给轮成对设置在钢管两侧,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砂轮旋转的打磨电机、用于驱动进给轮旋转的进给电机,具有无需中断打磨进程,可以连续运转,工作效率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水根;杨钰;张少杰;朱志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南方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5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