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筑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rh真空精炼处理技术是一种工艺先进,能有效提高钢水质量的多功能二次精炼方法。rh精炼炉下部槽所用耐材包括从内至外设置的内部工作层砖、外部工作层砖、保温层砖和隔热层;在rh真空精炼过程中,钢水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被抽到真空室中,钢水液面处于下部槽中间部位,下部槽下部受到钢水冲刷和钢渣侵蚀,上部不直接接触钢水,主要受钢水喷溅和热辐射,因此,下部槽下部工作层砖蚀损的速度较上部快的多,当下部工作层砖用到寿命时,即需对工作层砖进行更换,重新砌筑。
现有rh炉下部槽的结构大多为:在下部槽的中间部位设置托砖板,通过一环砖把下部槽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预留设置膨胀缝;托砖板以上为下部槽上部,托砖板以下为下部槽下部,下部槽下部工作层砖使用到寿命后,需要把下部槽下部的工作层砖全部拆掉并重新砌筑新砖;这种做法存在以下缺陷:1.因所拆下来的残砖厚度在100mm左右,残厚还很大,这不仅会增加耐材成本,同时也缩短了rh炉的使用效率;2.因下部槽上部的工作层砖要凸出下部槽下部的工作层砖,工人在拆除下部槽下部工作层砖的时候,会存在下部槽上部砖砖块掉落的风险;3.新砌筑上的下部槽下部工作层砖要比下部槽上部的工作层砖凸出一些,在使用的时候很容易被冲蚀损掉,从而造成耐材的浪费;4.因下部槽中部设置预留了膨胀缝,使穿钢的风险系数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部工作层砖、外部工作层砖、保温层砖和隔热层,内部工作层砖包括从内至外设置的内侧工作层砖和外侧工作层砖,内侧工作层砖和外侧工作层砖之间形成一条竖缝且贯穿整个下部槽,在内侧工作层砖或外侧工作层砖的底部设有一块调整砖,内外相邻的内侧工作层砖与外侧工作层砖的横缝交错设置。
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内侧工作层砖的上下砖的厚度一致。
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保温层砖设置在外侧工作层砖的外部,在保温层砖、外侧工作层砖的中部设有托砖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设置内侧工作层砖、外侧工作层砖,在rh炉运行到使用寿命时,只需要把内侧工作层砖的残砖拆除,外侧工作层砖无需更换,从而减少了耐材的消耗,提高了下部槽的运行效率;由于内侧工作层砖的厚度相比传统结构的内部工作层砖的厚度小,拆除方便,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拆砖工作的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内侧工作层砖上下厚度一致,不会出现错台结构,使下部槽的蚀损程度保持一致,减少了不必要的耐材消耗;内侧工作层砖、外侧工作层砖之间形成了错缝,传统结构的膨胀缝被砖代替,增加了钢水冲刷的行程,阻碍了钢水的蚀损速率,减少了穿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侧工作层砖;2、外侧工作层砖;3、外部工作层砖;4、调整砖;5、保温层砖;6、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部工作层砖、外部工作层砖3、保温层砖5和隔热层6,内部工作层砖包括从内至外设置的内侧工作层砖1和外侧工作层砖2,内侧工作层砖1和外侧工作层砖2之间形成一条竖缝且贯穿整个下部槽,在内侧工作层砖1或外侧工作层砖2的底部设有一块调整砖4,内外相邻的内侧工作层砖1与外侧工作层砖2的横缝交错设置。
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内侧工作层砖1的上下砖的厚度一致。
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保温层砖5设置在外侧工作层砖2的外部,在保温层砖5、外侧工作层砖2的中部设有托砖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在砌筑时,从内至外依次是内侧工作层砖1、外侧工作层砖2、外部工作层砖3、保温层砖5和隔热层6,调整砖4可砌筑在内侧工作层砖1或外侧工作层砖2的最底层,如附图1所示,内侧工作层砖1的径向厚度通常设计为170-220mm,外侧工作层砖2的径向厚度通常设计为80-100mm;在外侧工作层砖2的最底层砌筑有一块调整转4,使内侧工作层砖1、外侧工作层砖2之间形成错缝砌筑,传统结构的膨胀缝被砖代替,增加了钢水冲刷的行程,阻碍了钢水的蚀损速率,减少了穿钢的可能性;内侧工作层砖1、外侧工作层砖2之间形成竖缝并贯穿整个下部槽,便于整体拆除内侧工作层砖1的残砖,以此来达到节省耐材,提高rh下部槽运行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实用新型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1.一种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部工作层砖、外部工作层砖、保温层砖和隔热层,其特征是:内部工作层砖包括从内至外设置的内侧工作层砖和外侧工作层砖,内侧工作层砖和外侧工作层砖之间形成一条竖缝且贯穿整个下部槽,在内侧工作层砖或外侧工作层砖的底部设有一块调整砖,内外相邻的内侧工作层砖与外侧工作层砖的横缝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其特征是:内侧工作层砖的上下砖的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h炉下部槽的砌筑结构,其特征是:保温层砖设置在外侧工作层砖的外部,在保温层砖、外侧工作层砖的中部设有托砖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