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
背景技术:
双耳片结构钢零件在结构钢零件中占比较高,其在淬火热处理时,耳片特征需要留精加工余量来防止零件热处理变形,一般为单边3mm以上,热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半精加工及精加工。但在精加工中时,由于热处理过后钢件材料硬度增大,精加工余量过大会使得数控切削困难,刀具损耗大,加工效率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采用夹具主体和紧固件支撑和锁紧耳片,形成稳定的结构,保证双耳片结构钢件在热处理时不易变形,进而减少双耳片结构钢件所需预留的精加工余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时夹持在双耳片结构钢件上,所述双耳片结构钢件包括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所述淬火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紧固件,所述夹具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所述紧固件与第一夹具连接为一体;所述紧固件与第三夹具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耳片夹持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所述第二耳片夹持在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之间;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夹具、第一耳片、第二夹具、第二耳片和第三夹具。
所述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时,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位于第二夹具的两侧,并通过紧固件、第一夹具和第三夹具将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压紧在第二夹具的两侧,形成稳定的结构,减少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在淬火时变形,因此需要为精加工预留的余量减少,精加工需要去除的材料也明显减少,提高了双耳片结构钢件的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上设置有耳片孔;所述第二夹具上设置有直径不小于耳片孔直径的夹具通孔,所述第三夹具上设置有直径不小于耳片孔直径的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径不大于耳片孔内径,所述紧固件与第三夹具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紧固件与第三夹具通过螺纹连接,拧动紧固件或者第三夹具即可使淬火夹具夹紧双耳片结构钢件,反向拧动紧固件或者第三夹具即可使淬火夹具松开双耳片结构钢件,其紧固和松开简单容易,易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外径比耳片孔的内径小2~15mm,使螺杆可以轻松穿过耳片孔,并为双耳片结构钢件留有一定的淬火时收缩量。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通孔的直径比螺杆直径大1~3mm,使螺杆可以自由的穿过第二夹具的夹具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夹具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上均设置有垫片通孔;所述第一垫片位于第一夹具和第一耳片之间,所述第二垫片位于第二耳片与第三夹具之间,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一垫片、第一耳片、第二夹具、第二耳片、第二垫片与第三夹具可拆卸连接。
由于需要压紧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在压紧过程中,容易造成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受力不均;或者第一夹具或第三夹具在旋转过程压紧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第一耳片或第三耳片表面出现旋转摩擦的痕迹,影响淬火后的双耳片结构钢件的外观。采用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覆盖在第一夹具和第一耳片之间、第二耳片与第三夹具之间,可使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在夹持过程中受力均匀,同时避免旋转第一夹具和第三夹具造成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表面出现摩擦痕迹。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通孔的直径比紧固件的外径大2~5mm,使紧固件在穿过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时不与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的间距比第二夹具的高度大0.05~0.1mm,使第二夹具可以放入或取出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具的外径比耳片孔的孔径大5~30mm,实现对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夹具为螺母;连接为一体的所述紧固件和第一夹具为螺栓,即所述所述第一夹具为螺栓的头部,所述紧固件为螺栓的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夹具为淬火温度等于或者高于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温度的金属制备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采用夹具主体和紧固件支撑和锁紧耳片,形成稳定的结构,保证双耳片结构钢件在热处理时不易变形,进而减少双耳片结构钢件所需预留的精加工余量。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采用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覆盖在第一夹具和第一耳片之间、第二耳片与第三夹具之间,可使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在夹持过程中受力均匀,同时避免旋转第一夹具和第三夹具造成第一耳片和第二耳片表面出现摩擦痕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双耳片结构钢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耳片,12—第二耳片,13—耳片孔,21—第一夹具,22—第二夹具,221—夹具通孔,23—第三夹具,231—螺纹孔,3—紧固件,41—第一垫片,42—第二垫片,43—垫片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时夹持在双耳片结构钢件上,所述双耳片结构钢件包括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所述淬火夹具包括夹具主体和紧固件3,所述夹具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具21、第二夹具22和第三夹具23;所述紧固件3与第一夹具21连接为一体;所述紧固件3与第三夹具2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耳片11夹持在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之间;所述第二耳片12夹持在第二夹具22和第三夹具23之间;所述紧固件3依次穿过第一夹具21、第一耳片11、第二夹具22、第二耳片12和第三夹具23。
所述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耳片孔13,所述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的耳片孔13内径相同。所述紧固件3通过耳片孔13穿过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
所述第三夹具23为螺母;连接为一体的所述紧固件3和第一夹具21为螺栓,即所述所述第一夹具21为螺栓的头部,所述紧固件3为螺栓的螺杆。所述螺栓与螺母形成配合关系。所述螺栓的螺杆外径比耳片孔13的内径小2~15mm。所述螺栓的头部的外径和螺母的外径均大于耳片孔13的内径。
所述第二夹具22为中间设置有夹具通孔221的圆柱体或方柱体,所述夹具通孔221的内径比螺杆的外径大1~3mm;所述第二夹具22的外径比耳片孔13的内径大5~30mm;所述第二夹具22的高度比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之间的间距小0.05~0.1mm。
所述淬火夹具为淬火温度等于或者高于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温度的金属制备而成。即所述第一夹具21、紧固件3、第二夹具22和第三夹具23均为淬火温度高于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温度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制备而成。
其工作原理为:如图3、图4所示,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之前,将第二夹具22放入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之间,使第二夹具22的夹具通孔221与耳片孔13的同轴心;然后将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耳片11、第二夹具22和第二耳片12;螺栓的头部压在第一耳片11上,再在螺栓的螺杆伸出第二耳片12的一端旋拧上螺母,使螺母压在第二耳片12上,形成稳定的双耳片结构钢件夹持结构;将夹好的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即可。
双耳片结构钢件通过淬火夹具夹持后再进行淬火,其淬火变形小,仅需要预留少量的淬火后精加工余量即可满足精加工需求,因此需要去除的余量小,精加工工作量少,加工效率较高,节约材料和生产加工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淬火夹具还包括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所述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上均设置有垫片通孔43;所述第一垫片41位于第一夹具21和第一耳片11之间,所述第二垫片42位于第二耳片12与第三夹具23之间,所述紧固件3依次穿过第一垫片41、第一耳片11、第二夹具22、第二耳片12、第二垫片42与第三夹具23可拆卸连接。
由于需要压紧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在压紧过程中,容易造成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受力不均;或者第一夹具21或第三夹具23在旋转过程压紧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第一耳片11或第三耳片表面出现旋转摩擦的痕迹,影响淬火后的双耳片结构钢件的外观。采用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覆盖在第一夹具21和第一耳片11之间、第二耳片12与第三夹具23之间,可使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在夹持过程中受力均匀,同时避免旋转第一夹具21和第三夹具23造成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表面出现摩擦痕迹。
所述垫片通孔43的直径比紧固件3的外径大2~5mm,使紧固件3在穿过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时不与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接触。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双耳片结构钢件淬火时夹持在双耳片结构钢件上,所述双耳片结构钢件包括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和紧固件(3),所述夹具主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夹具(21)、第二夹具(22)和第三夹具(23);所述紧固件(3)与第一夹具(21)连接为一体;所述紧固件(3)与第三夹具(2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耳片(11)夹持在第一夹具(21)和第二夹具(22)之间;所述第二耳片(12)夹持在第二夹具(22)和第三夹具(23)之间;所述紧固件(3)依次穿过第一夹具(21)、第一耳片(11)、第二夹具(22)、第二耳片(12)和第三夹具(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上设置有耳片孔(13);所述第二夹具(22)上设置有直径不小于耳片孔(13)直径的夹具通孔(221),所述第三夹具(23)上设置有直径不小于耳片孔(13)直径的螺纹孔(231),所述紧固件(3)为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径不大于耳片孔(13)内径,所述紧固件(3)与第三夹具(23)通过螺纹孔(23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外径比耳片孔(13)的内径小2~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通孔(221)的直径比螺杆直径大1~3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所述第一垫片(41)和第二垫片(42)上均设置有垫片通孔(43);所述第一垫片(41)位于第一夹具(21)和第一耳片(11)之间,所述第二垫片(42)位于第二耳片(12)与第三夹具(23)之间,所述紧固件(3)依次穿过第一垫片(41)、第一耳片(11)、第二夹具(22)、第二耳片(12)、第二垫片(42)与第三夹具(2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通孔(43)的直径比紧固件(3)的外径大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片(11)和第二耳片(12)的间距比第二夹具(22)的高度大0.05~0.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22)的外径比耳片孔(13)的孔径大5~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夹具(23)为螺母;连接为一体的所述紧固件(3)和第一夹具(21)为螺栓,所述第一夹具(21)为螺栓的头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4、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夹具为淬火温度等于或者高于双耳片结构钢件的淬火温度的金属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