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抛丸器配用电机绝大多数厂家都是直接选购标准电机,多数厂家都是在电机轴申端外电机前盖进行改进处理,但是电机使用寿命短,烧轴承问题频繁发生,电机壳体也容易撕裂,为解决直联抛丸器电机在实际应用现场的震动大壳体撕裂问题,粉尘大污染轴承问题,细碎钢丸磨损中心轴问题,非水平安装受轴向力轴承烧损问题,我们实用新型了此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有效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防尘防震防烧轴承综合性能效果卓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机壳体和电机前盖,所述电机前盖的外壁右侧多处固接有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前盖的内部中心固接有转子中心轴,转子中心轴轴头部位设有螺纹孔,中心轴与前轴承连接的前端固接有密封端盖组成,所述电机前轴承的上端固接有前注油管,所述的电机壳体外部有电机吊装环,内部装载转子中心轴,固接有转子,转子外部为转子包漆铜线绕组,并排列有绝缘纸和硅钢片,所述的转子中心轴后部固接有后轴承,上端固接有后注油管,所述的中心轴的后部固接有风扇,壳体后部固接有风罩,所述转子上连接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内部设有多个绕组、接线端子。
优选的,所述所述电机前盖的外壁右侧多处固接有电机壳体。
优选的,所述电机前盖的内部中心固接有转子中心轴,转子中心轴轴头部位设有螺纹孔,中心轴与前轴承连接的前端固接有密封端盖组成。
优选的,所述电机前轴承的上端固接有前注油管。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壳体外部有电机吊装环。
优选的,所述电机壳体内部装载转子中心轴,固接有转子,转子外部为转子包漆铜线绕组,并排列有绝缘纸和硅钢片。
优选的,所述的转子中心轴后部固接有后轴承,上端固接有后注油管。
优选的,所述的中心轴的后部固接有风扇,壳体后部固接有风罩。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的内部设有多个绕组、接线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通过专有电机前盖、电机壳体、转子中心轴、前后带有注油孔的轴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直联抛丸器电机使用寿命低烧轴承问题,壳体与前盖连接方式的加强以及材质的升级解决了工作震动带来的壳体撕裂问题,内部密封端盖组成复杂结构可阻碍灰尘的进入,解决了电机轴承防尘防润滑油泄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前盖、前注油管、前轴承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注油孔、后轴承、转子中心轴和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罩,2、风扇,3、后轴承,4、后注油孔,5、转子包漆铜线绕组,6、电机吊装环,7、绝缘纸,8、电机前盖,9、前注油孔,10、转子中心轴,11、前轴承,12、密封端盖组成,13、壳体,14、硅钢片,15、接线盒,16、接线端子,17、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抛丸器电机,应用的就是其高速旋转的优良性能,所以在抛丸器应用领域多数选用的是电压为380,防护等级为ip55,2极电机,旋向为双旋向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3和电机前盖8,所述所述电机前盖8的外壁右侧多处固接有电机壳体13,电机前盖与需求配套的抛丸器接口配套专门设计,但与电机的壳体端采用我们的加厚连接设计,在实践应用中,标准电机的壳体因抛丸过程中的强烈震动会造成壳体的撕裂,所以我们的专用电机,采用特制壳体,前端盖设有加强筋并设有多处排灰孔。电机前盖和电机壳体的材质应用方面,国内外通用材质为ht200,我们根据用户实际应用环境材质进行升级,选用高机械性能的材料ht250或qt400-18或qt500-7。充分发挥材料的减震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壳体的安装方式根据需要可以是b35(有底座有直接安装的法兰盘,也可以是b5无底座,有直接安装的法兰盘,所述电机前盖8的内部中心固接有转子中心轴10,转子中心轴10轴头部位设有螺纹孔,中心轴10与前轴承11连接的前端固接有密封端盖组成12,目前应用在抛丸器上电机功率为5.5kw、7.5kw、11kw、15kw、18.5kw、22kw、30kw、37kw、45kw、55kw、75kw等,适用于不同的工况需求,每种规格的电机都配备标准的电机轴和配备标准型号的轴承,本实用新型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功率的基础上,配备专用的转子中心轴,转子中心轴前后端配装的轴承升级0-5个型号,不是配装标准轴承,前后两个轴承的型号未必统一一致。轴承的结构优选双排轴承或高速球轴承。所述电机前轴承11的上端固接有前注油管9,所述的电机壳体外部有电机吊装环6,内部装载转子中心轴10,固接有转子17,转子外部为转子包漆铜线绕组5,并排列有绝缘纸7和硅钢片14,所述的转子中心轴10后部固接有后轴承3,上端固接有后注油管4,所述的中心轴10的后部固接有风扇2,壳体后部固接有风罩1,冷却方式为ic411全封闭,自带风扇冷却,所述接线盒15的内部设有多个绕组、接线端子16,进线方式为橡套。根据用户需求可以选择yx3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也可以选择ye3超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当需要安装使用该抛丸器专用电机的时候,通过螺栓连接电机前盖和抛丸器壳体,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定期通过前后注油孔为前后轴承注高温高速润滑脂。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主要解决现有的直联抛丸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水平安装时受轴向力过大,导致电机轴承经常烧损频繁更换的问题;同时兼顾考虑到抛丸器电机防尘防震问题的解决。电机前端盖专门防尘防润滑油外泄设计;电机前盖和电机壳体材质升级,充分考虑其减震性能和提高机械性能;电机前盖和电机壳体连接处结构加强设计,解决了震动产生壳体撕裂问题;配装专业设计的转子中心轴,与同功率的标准转子中心轴相比轴颈加粗,增加稳定性,并且采用多轴肩结构,轴端设有螺纹孔;转子中心轴前后轴承升级配装。该专用抛丸器电机经过现场安装使用验证,完全解决了抛丸器电机烧轴承问题,防尘防震防润滑油泄露效果卓越,具有结实耐用、减少检修时间、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保证了企业连续生产增效的特点,填补了国内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的空白。将为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部”、“后部”、“轴端”、“顶部”、“内部”、“另一端”、“上”、“一侧”、“内”、“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直联抛丸器专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3)和电机前盖(8),其特征是:所述电机前盖(8)的外壁右侧多处固接有电机壳体(13),所述电机前盖(8)的内部中心固接有转子中心轴(10),转子中心轴(10)轴头部位设有螺纹孔,中心轴(10)与前轴承(11)连接的前端固接有密封端盖组成(12),所述电机前轴承(11)的上端固接有前注油管(9),所述的电机壳体外部有电机吊装环(6),内部装载转子中心轴(10),固接有转子(17),转子外部为转子包漆铜线绕组(5),并排列有绝缘纸(7)和硅钢片(14),所述的转子中心轴(10)后部固接有后轴承(3),上端固接有后注油管(4),所述的中心轴(10)的后部固接有风扇(2),壳体后部固接有风罩(1),所述转子(17)上连接有接线盒(15),所述接线盒(15)的内部设有多个绕组、接线端子(1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