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6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在大众创业的号召下,越来越多有志青年投入创业的热潮中,市场竞争日剧激烈化,许多企业为了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开始向企业数字化升级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自动化生产成为企业升级的重点项目,打磨机器人因此也得到普及应用。机器人打磨头,机械打磨方式目前分为刚性打磨和柔性打磨,可根据工件及工艺要求不同采用适合的刚性和柔性打磨头。

    现有结构的磨轮,其设计结构不合理,安装、维护较繁琐且使用寿命短,同时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导致研磨工作状态不稳定、研磨作业效率低、效果差等,已无法满足现有机械手加工机械的高标准使用要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停机维护,且工作状态稳定,提高了磨轮研磨作业的效率和研磨的精准性,所制得的机械成品品质优,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包括圆形本体,及设置在圆形本体内的定位连接孔,及设置在圆形本体内且位于定位连接孔外层的若干个定位孔,及设置在圆形本体内且位于若干个定位孔外层两面的研磨层,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内的若干个斜凹槽,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表面且位于若干个斜凹槽之间的金刚石磨料层。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本体内且位于若干个辅助定位孔之间的一组辅助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若干个斜凹槽与研磨层之间的夹角为45°-50°,所述若干个斜凹槽的宽度为4mm,数量为60-6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停机维护,且工作状态稳定,提高了磨轮研磨作业的效率和研磨的精准性,所制得的机械成品品质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若干个斜凹槽与研磨层之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包括圆形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的定位连接孔2,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定位连接孔2外层的若干个定位孔3,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若干个定位孔3外层两面的研磨层5,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5内的若干个斜凹槽7,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5表面且位于若干个斜凹槽7之间的金刚石磨料层6。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若干个辅助定位孔3之间的一组辅助定位孔4,用于将圆形本体1与机械手固定部件之间完成精准、稳定的装配;及所述若干个斜凹槽7与研磨层5之间的夹角为45°-50°,所述若干个斜凹槽7的宽度为4mm,数量为60-65个,上述结构设计,保证若干个斜凹槽7与研磨层5对待研磨的机械配件进行高效、高质的研磨作业。

    本结构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停机维护,且工作状态稳定,提高了磨轮研磨作业的效率和研磨的精准性,所制得的机械成品品质优,降低了生产成本,金刚石磨料层6的金刚石排布均匀、颗粒饱满,金刚石与金刚石之间有缝隙、焊料熔合覆盖金刚石少量外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本体(1),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的定位连接孔(2),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定位连接孔(2)外层的若干个定位孔(3),及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若干个定位孔(3)外层两面的研磨层(5),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5)内的若干个斜凹槽(7),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5)表面且位于若干个斜凹槽(7)之间的金刚石磨料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还包括设置在圆形本体(1)内且位于若干个辅助定位孔(3)之间的一组辅助定位孔(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斜凹槽(7)与研磨层(5)之间的夹角为45°-50°,所述若干个斜凹槽(7)的宽度为4mm,数量为60-65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包括圆板本体,及设置在圆形本体内的定位连接孔,及设置在圆形本体内且位于定位连接孔外层的若干个定位孔,及设置在圆板本体内且位于若干个定位孔外层两面的研磨层,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内的若干个斜凹槽,及均匀设置在两面研磨层表面且位于若干个斜凹槽之间的金刚石磨料层。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机械手的高稳定性磨轮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无需经常停机维护,且工作状态稳定,提高了磨轮研磨作业的效率和研磨的精准性,所制得的机械成品品质优,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杰;孙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固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4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