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属于斜拉索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拉索是拱桥、斜拉桥、悬索桥等索类桥梁的核心构件之一,作为受力构件,其受力状况对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拉索的工作状态是桥梁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拉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经风吹雨淋、紫外线照射、人为损伤等因素影响,会出现表面的pe保护层硬化和破坏现象,继而引起内部钢丝束或钢绞线受到腐蚀,严重者甚至出现断丝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风振、雨振等原因,拉索内部的钢丝束产生摩擦,引起钢丝磨损,严重者也会发生断丝现象;定期的对拉索体系内外进行检测是很必要的。
目前通用的拉索检测方法为人工检测方法,即利用卷扬机拖动检修车或登高车的方式对拉索进行人工检测,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会对拉索保护层造成破坏,且检测人员处于高空作业,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对斜拉索表面的pe层进行检查且不会对拉索pe层造成破坏,避免作业人员的高空作用,节约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驱动电机提供动力,由减速器上的小齿轮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大齿轮,并带动行走支撑框架内的主动轮按顺时针方向拨动链条实现转动,利用下夹片的牵引力带动上夹片的链条同步行走,实现爬车装置能够沿着索体表面移动。不仅能够对斜拉索pe层进行检查且不会对斜拉索pe层造成破坏,而且避免了操作人员的高空作业,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的简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行走支撑框架、2夹片、2.1第二链条、2.2行走履带橡胶片、2.3第二齿轮、3驱动电机、4第一大齿轮、5第一链条、6第一小齿轮、7减速机、8转轴、9定位螺杆、10承压弹簧、11螺母、12索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行走机构套于索体12表面,动力机构与行走机构通过法兰固定连接,且两者为齿轮链条传动连接,动力机构给行走机构提供动力,行走机构能够沿着索体12爬行。
上述行走机构包括上、下行走单元和张紧机构,上行走单元贴合于索体12上表面,下行走单元贴合于索体12下表面,上行走单元与下行走单元通过张紧机构固定连接;张紧机构能够对压紧量进行调整,下行走单元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其中,上、下行走单元分别包括行走支撑框架1、夹片2和若干前后平行设置的转轴8,行走支撑框架上前、后两侧分别穿设若干转轴8,夹片2设于转轴8上,且夹片2贴合于索体12表面。夹片2为若干个行走履带橡胶片2.2,转轴8上分别固定第二齿轮2.3,第二链条2.1张紧在一对第二齿轮2.3上,若干个行走履带橡胶片2.2依次固定于第二链条2.1的外表面,且行走履带橡胶片2.2具有与索体12面接触的凹弧面,凹弧面的弧度与索体12表面的孤度相匹配,实现行走履带橡胶片2.2与索体12表面贴合,下行走单元中的在前转轴8与动力机构连接,且此转轴为主动轴。
上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减速机7、第一大齿轮4、第一小齿轮6和第一链条5,驱动电机3与减速机7连接,第一大齿轮4固定于主动轴端部,第一小齿轮6固定于减速机7的输出轴上,第一大齿轮4和第一小齿轮6的中心轴线上下平行设置,第一链条5张紧于第一大齿轮4和第一小齿轮6上,形成齿轮链条传动。驱动电机3工作时,通过减速机7带动第一大齿轮4转动,实现第一链条5、第一小齿轮6和主动轴转动,主动轴转动带动下夹片2移动。通过减速机7、第一大齿轮4和第一小齿轮6,使得驱动电机3的输出转速得到2次减速,使得下方的夹片2能够沿着索体12下表面缓慢滚动爬行。
上述张紧机构设有4个,张紧机构两两对称设于上、下行走单元的外侧,张紧机构包括定位螺杆9、螺母11和承压弹簧10,定位螺杆9垂直穿设于上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和下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内,定位螺杆9上套有承压弹簧10,且承压弹簧10的底部支撑在上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上,承压弹簧10的顶部设有螺母11,螺母11旋紧在定位螺杆9的上端,实现上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与下方的下行走支撑架1弹性连接,使得上行走单元、下行走单元成为一个整体,当下行走单元沿着索体12表面移动时,带动上行走单元同步移动。
驱动电机3提供动力,由减速器7上的第一小齿轮6通过链条传动带动第一大齿轮4转动,并带动行走支撑框架1内的的主动轴按顺时针方向拨动第二链条2.1实现转动,利用下夹片2的牵引力带动上夹片2同步行走。
行走机构和减速器7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行走机构中上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下方的行走支撑框架1由四根定位螺杆9通过承压弹簧10和螺母11连接固定,通过调节螺母11压紧承压弹簧10来实现与索体12的夹紧;并且能够进行压紧量的调整,使四个承压弹簧10的长度一致,偏差小于2mm。上下夹片2上的橡胶片2.2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更换。在顶推爬车装置的行走机构安装电视摄像头,可对已通车桥梁的斜拉索表面pe的状况进行检查、维护,避免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并且节省了人力物力;在顶推爬车装置的行走机构上安装减震器防脱落装置,利用该装置将防脱落装置自动推向塔端,避免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
另外,爬车装置的匀速推送的速度为18m/min,其爬行速度优于其他爬索设备;爬车装置的橡胶片对pe层产生的应力为0.4mpa,远小于pe层能够承受的允许压应力1.41mpa,因此,斜拉索pe不会产生变形。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套于索体(12)表面,所述动力机构与行走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对行走机构提供动力,实现行走机构在索体(12)上爬行;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上行走单元、下行走单元和张紧机构,所述上行走单元设于索体(12)上表面,所述下行走单元设于索体(12)下表面,所述上行走单元与下行走单元通过张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行走单元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所述上、下行走单元均分别包括行走支撑框架(1)、夹片(2)和若干前后平行设置的转轴(8),所述行走支撑框架(1)内穿设若干转轴(8),所述夹片(2)设于转轴(8)上,夹片(2)贴合于索体(12)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3)、减速机(7)、两个第一齿轮和第一链条(5),所述驱动电机(3)与减速机(7)连接,两个第一齿轮分别固定于下行走单元在前的转轴(8)上和减速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链条(5)张拉在两个第一齿轮上,形成齿轮链条传动;驱动电机(3)工作时,通过减速机(7)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一链条(5)传动,实现下行走单元在前的转轴(8)转动,从而让夹片(2)沿着索体(12)下表面滚动爬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有多个,多个所述张紧机构分别对称设于上、下行走单元的外侧,任一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定位螺杆(9)、螺母(11)和承压弹簧(10),所述定位螺杆(9)垂直穿设于上行走支撑框架和下行走支撑框架内,螺母(11)旋拧在定位螺杆(9)上端,所述定位螺杆(9)上设有承压弹簧(10),所述承压弹簧(10)的底部顶紧上行走支撑框架,承压弹簧(10)的顶部顶紧螺母(11),实现上行走支撑框架与下行走支撑框架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2)为行走履带橡胶片(2.2),所述转轴(8)上分别安装第二齿轮(2.3),前后平行的若干转轴(8)上的第二齿轮外张拉第二链条(2.1),所述行走履带橡胶片(2.2)固定于第二链条(2.1)的外表面,所述橡胶片(2.2)与索体(12)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减速机上的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设置在下行走单元在前的转轴(8)上的第一齿轮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索顶推爬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片(2.2)具有与索体(12)面接触的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弧度与索体(12)表面的孤度相匹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