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钎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现有技术中的热处理方式一般为:将钎杆的入炉装盘,并采用将铁丝缠绕在吊盘上;或者将钎杆直接悬挂在热处理炉里等方式。
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钎杆的装卸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多;
消耗过多固定钎杆的材料,而且有许多材料不能重复利用。
以上种种表明曾经的钎杆热处理加工过程中的固定钎杆的方式存在许多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对工人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能够方便钎杆在热处理前后装卸,且效率高,经济效益出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与钎杆配合,钎杆的端部具有外螺纹部,包括:
螺母结构;
螺母结构包括筒状结构,以及设置在筒状结构的内壁向筒状结构的中心延伸的至少两个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容纳部;
凸起远离筒状结构内壁的方向均设置有内螺纹部;
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螺纹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螺纹部为t形螺纹或波形螺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围绕筒状结构的中心,多个凸起呈对称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螺母结构包括四个凸起,四个凸起中心对称布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纳部向筒状结构的外壁的方向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筒状结构的周向方向,容纳部的内壁弧形过渡。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筒状结构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倒角;
倒角位于筒状结构的内壁方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筒状结构为圆筒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还包括吊盘;
吊盘包括多个连接通孔,钎杆的外螺纹部穿过连接通孔,螺母结构与外螺纹部连接;
且筒状结构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的内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吊盘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1.方便钎杆在热处理前后装卸;
2.螺母结构不完整部分(凸起和容纳部间隔设置)不仅减轻质量,而且还减少了在热处理中钎杆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的体积膨胀,使钎杆螺纹与螺母结构螺纹相互接触面积过大,造成卸钎杆时对钎杆螺纹的伤害,保证了快换螺母内钎杆在螺纹处的热处理环境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1-螺母结构;100-筒状结构;110-倒角;200-凸起;210-内螺纹部;300-容纳部;12-吊盘;400-连接通孔;30-钎杆;31-外螺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其与钎杆30配合,钎杆30的端部具有外螺纹部31,包括螺母结构11。
螺母结构11包括筒状结构100,以及设置在筒状结构100的内壁向筒状结构100的中心延伸的至少两个凸起200,相邻的凸起200之间形成容纳部300;
凸起200远离筒状结构100内壁的方向均设置有内螺纹部210;
内螺纹部210与外螺纹部31螺纹连接。
这样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使钎杆30挂在吊盘12上,螺纹连接后悬挂在吊盘12上是通过两螺纹牙的作用,而不像传统的那样通过铁丝缠绕或者直接悬挂在热处理炉中,这样的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而且方便装卸、效率高。
通过螺纹连接解决钎杆30的装吊问题,其利用了自制螺母的螺纹与钎杆30外螺纹相配合。改善后的优点:1.方便钎杆30在热处理前后装卸;2.螺母结构11不完整部分(凸起200和容纳部300的设置)不仅减轻质量,而且还减少了在热处理中钎杆30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的体积膨胀(容纳部300可以容纳钎杆30体积的膨胀变化)、使钎杆30螺纹与螺母结构11螺纹相互接触面积过大、造成卸钎杆30时对钎杆30螺纹的伤害的问题。
图1为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的螺母结构1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钎杆3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螺母结构11、钎杆30和吊盘12的装配示意图。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5,以了解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的更多结构细节。
可选的,筒状结构100为圆筒形。即螺母结构11为圆环状,如此有利于加工、制作,且能够利用现有的标准件改进加工,成本可控。
可选的,凸起200的数量与容纳部300的数量相同,且凸起200和依次间隔设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螺纹部210为t形螺纹。t形螺纹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行程适中。在保障螺母结构11与钎杆30的稳定连接的前提下,极大地方便了螺纹的加工,同时节约了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螺纹部210还可以是波形螺纹等其他的螺纹形式,这里仅仅是一个示例。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围绕筒状结构100的中心,多个凸起200呈对称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结构11包括四个凸起200,四个凸起200中心对称布置。进一步的,四个凸起200的横截面连线形成正方形,如此使得四个凸起200在受力时更加均衡,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图1中还示出了四个容纳部300,四个凸起200和四个容纳部300依次分别间隔设置在筒状结构100的内壁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纳部300向筒状结构100的外壁的方向延伸。如此使得容纳部300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
可选的,沿筒状结构100的周向方向,容纳部300的内壁弧形过渡。弧形过渡的容纳部300受力均衡,且有利于保障凸起200部分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凸起200受力时的稳固可靠。
还可以看出,容纳部300贯穿筒状结构100的高度方向。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筒状结构100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倒角110;倒角110位于筒状结构100的内壁方向。
继续参照图1至图5,可以看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还包括吊盘12;吊盘12包括多个连接通孔400,钎杆30的外螺纹部31穿过连接通孔400,螺母结构11与外螺纹部31连接;且筒状结构100的直径大于连接通孔400的内径。
可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吊盘12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
图5中示出了吊盘12是横截面为扇环形的柱状结构。吊盘12设置了14个连接通孔400,这14个连接通孔400以5的阶乘的方式排列:第一排5个连接通孔400,第二排4个连接通孔400,第三排3个连接通孔400,第四排2个连接通孔400。图中示出了两个钎杆30与吊盘12连接的示意图。穿过连接通孔400的钎杆30的外螺母部与螺母结构11螺纹连接后,螺母结构11的筒状结构100抵接在吊牌表面。
使用时,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通过螺纹的连接使钎杆30挂在吊盘12上,螺纹连接后悬挂在吊盘12上是通过两螺纹牙的作用,去除螺母中部分的螺纹在于减少钎杆30螺纹与螺母结构11的接触时产生摩擦损坏钎杆30,并且可以避免热胀冷缩产生的机械应力而增加螺母结构11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加钎杆30的热处理面积,保证了快换螺母内钎杆在螺纹处的热处理环境相同。
通过实际热处理试验发现,相较于现有的热处理方式,利用本方案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热处理的产品,产品平均每年损失减少了85.26%,且平均装卸一盘所用时间减少了81.05%。因此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10的螺母结构11不完整部分(凸起200和容纳部300的设置)不仅减轻质量,而且还减少了在热处理中钎杆30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的体积膨胀,使钎杆30螺纹与螺母结构11螺纹相互接触面积过大,造成卸钎杆30时对钎杆30螺纹的伤害,保证了快换螺母内钎杆在螺纹处的热处理环境相同。同时钎杆30螺纹与螺母结构11的螺纹相互配合结构更加简单,且该设计是对现有就具有外螺纹的钎杆30件进行热处理加工,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一、方便钎杆30在热处理前后装卸;
二、螺母结构11不完整部分(凸起200和容纳部300的设置)不仅减轻质量,而且还减少了在热处理中钎杆30由于温度的变化造成的体积膨胀,使钎杆30螺纹与螺母结构11螺纹相互接触面积过大,造成卸钎杆30时对钎杆30螺纹的伤害,保证了快换螺母内钎杆在螺纹处的热处理环境相同;
三、通过钎杆30螺纹和钎杆30螺母结构11的配合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力,并且打破钎杆30传统装夹方式;
四、该设计在工厂中可根据钎杆30的螺纹大小进行自主加工,减少工厂的购买成本;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五、减少对钎杆30螺纹寿命的损坏和钎杆30在热处理过程中因装夹不牢固而产生的损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与钎杆配合,所述钎杆的端部具有外螺纹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母结构;
所述螺母结构包括筒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向所述筒状结构的中心延伸的至少两个凸起,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容纳部;
所述凸起远离所述筒状结构内壁的方向均设置有内螺纹部;
所述内螺纹部与所述外螺纹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螺纹部为t形螺纹或波形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围绕所述筒状结构的中心,多个所述凸起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母结构包括四个凸起,四个所述凸起中心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部向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周向方向,所述容纳部的内壁弧形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结构的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倒角;
所述倒角位于所述筒状结构的内壁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结构为圆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还包括吊盘;
所述吊盘包括多个连接通孔,所述钎杆的所述外螺纹部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螺母结构与所述外螺纹部连接;
且所述筒状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通孔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钎杆快换螺母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盘的横截面形状为扇环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