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装置领域,涉及一种随动式导风罩。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较大的车用轮毂制造企业普遍采用旋转式加热炉对轮毂进行加热处理,承载轮毂的转动架固定在导风转筒上随转筒一起转动,导风转筒外设导风罩,风机工作,热风在加热炉腔中循环,从而加热轮毂。问题在于,现有的导风罩,其上导风板通过拉杆等连接件与炉顶固定不动(如图1所示),第一侧导风板和第二侧导风板固定在转动架上随转动架一起转动,而上导风板下圈和第一侧导风板间、以及两侧导风板间均有缝隙,循环风会自缝隙处抄近路回到风机吸风口,无法保证加热炉内温度的均匀性,进而影响炉子有效区的循环加热,无法满足用户的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导风罩漏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整体结构的随动式导风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随动式导风罩,包括上导风板、第一侧导风板和第二侧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导风板上圈、上导风板斜板和上导风板下圈,所述导风罩为整体式结构,所述第一侧导风板的上端与所述上导风板下圈沿周向焊接相连,所述第一侧导风板下端与所述第二侧导风板上端沿周向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导风板的下端沿周向焊接有导风用的裙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导风板和所述第二侧导风板各自的外侧沿周向分别焊接有加强环。
进一步地,所述上导风板下圈、所述第一侧导风板和所述第二侧导风板为一整块筒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罩为整体式结构,导风罩整体随转动架转动,解决了老式导风罩的漏风问题,可使加热炉内温度均匀,进而使得各轮毂工件均匀受热。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风罩设置在加热炉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罩设置在加热炉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炉内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风机,2-上导风板上圈,3-上导风板斜板,4-上导风板下圈,5-第一侧导风板,6-第二侧导风板,7-转动架,8-导风转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随动式导风罩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的随动式导风罩,包括上导风板、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上导风板包括上导风板上圈2、上导风板斜板3和上导风板下圈4。上导风板上圈2、上导风板斜板3和上导风板下圈4各自的截面均为环形,上导风板上圈2与风机1的叶片间留有间隙,保证风机1转动时,风机叶片不会碰到上导风板上圈2的内壁。上导风板上圈2的下端与上导风板斜板3的上端沿周向焊接相连,上导风板斜板3的下端与上导风板下圈4的上端沿周向焊接相连。第一侧导风板5的上端与上导风板下圈4沿周向焊接相连,第一侧导风板5的下端与第二侧导风板6的上端沿周向焊接相连,第二侧导风板6的下端沿周向焊接有导风用的裙板。从而,导风罩构成一个整体式的结构。
转动架7穿过第一侧导风板5,并固定在导风转筒8上。第一侧导风板5焊接固定在转动架7上。此外,在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各自的外侧还分别焊接有加强环,位于侧导风板和转动架7连接位置的加强环还与转动架7焊接。
导风转筒8转动带动转动架7转动,进而带动导风罩整体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加热炉顶部的风机电机工作,风机风叶转动,使旋转式加热炉内的热风循环,加热转动架7上的轮毂工件。
需要指出的是,上导风板下圈4、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也可以是一整块筒形板,即整块筒形板的上端与上导风板斜板3的下端沿周向焊接相连,在此不赘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随动式导风罩,包括上导风板、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所述上导风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上导风板上圈(2)、上导风板斜板(3)和上导风板下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为整体式结构,第一侧导风板(5)的上端与上导风板下圈(4)沿周向焊接相连,第一侧导风板(5)下端与第二侧导风板(6)上端沿周向焊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式导风罩,其特征在于,第二侧导风板(6)的下端沿周向焊接有导风用的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式导风罩,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各自的外侧沿周向分别焊接有加强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随动式导风罩,其特征在于,上导风板下圈(4)、第一侧导风板(5)和第二侧导风板(6)为一整块筒形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