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检测,具体为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在装配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类圆形产品,需要使用卡扣和壳体进行配合,但是因为后续安装产品的遮挡,导致卡扣成为了暗扣,装配人员无法通过相机等方式进行检测。遇到此类情况,生产线上通常会通过增加装配工位的方式来进行中途检测,但是此类方式不仅仅增加了成本和生产线的体积,同时对于装配过程中卡扣被损坏情况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存在诸多弊端,且效率低下。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检测准确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且检测结果可视化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该装配检测机构能够在装配完成后准确的检测暗扣的安装情况,且该装配检测机构结构简单、检测准确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该装配检测机构将装配和检测合为一体,使的装配效率大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该装配检测机构包括:基板、固定座、电机、扭矩传感器、第二传动杆、扭矩限制器、联轴器和浮动座,其中,所述基板固定于转运装置上,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用于为该检测装置提供旋转动力;所述扭矩传感器通过所述扭矩限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机的旋转动力传递出来;所述联轴器分别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动杆,用于将所述旋转动力从所述扭矩传感器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杆上;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浮动座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浮动座,所述浮动座与待检工件接触,用于安装以及检测暗扣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扭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扭矩传感器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用于传递所述电机的旋转动力。
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杆贯穿所述扭矩传感器,且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扭矩限制器和所述联轴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传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座上下两端具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杆穿过上下两端的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用于限定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座包括:固定板、浮动腔和浮动头,其中,所述浮动头设置于所述浮动腔内,所述固定板具有通孔,设置于所述浮动腔上,且与所述浮动腔固定连接,将所述浮动头固定于所述浮动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动头通过销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浮动头通过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浮动座的圆周方向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浮动座具有真空吸孔,用于吸附带小卡扣的工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具有以下益处:该装配检测机构能够在装配后准确的检测到暗扣的安装情况,且该装配检测机构结构简单,通过传感器对检测过程中扭矩的监控来实现对暗扣的检测,这样的检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使的检测效率大大提升。相比于现有设计,该装配检测机构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体积小,不会占用很多的生产线空间。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的扭矩传感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的浮动座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2-固定座、3-电机、4-扭矩传感器、5-第二传动杆、6-扭矩限制器、7-联轴器、8-浮动座、9-连接板、10-轴承座;
41-第一传动杆、81-固定板、82-浮动腔、83-浮动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的剖视图。图中所示为该装配检测机构的内部剖视图,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情况。通过电机提供旋转动力,传动杆将动力传动到浮动座上,利用浮动座与待检工件进行接触,将待检工件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进而检测出暗扣的实际安装情况。
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装配检测机构包括:基板1、固定座2、电机3、扭矩传感器4、第二传动杆5、扭矩限制器6、联轴器7和浮动座8。其中,基板1固定于转运装置上,装运机构可带动基板1进行上下以及左右运动,实现基板1位置的调整。固定座2固定于基板1上,固定座2用于固定安装电机3,电机3用于为该检测装置提供旋转动力。固定座2与基板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3的下脚与固定座2之间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扭矩传感器4通过扭矩限制器6与电机3连接,用于将电机3的旋转动力传递出来。本实施例中扭矩传感器4的末端与扭矩限制器6连接,扭矩限制器6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电机3的扭矩过大,对机构造成损坏,当电机输出扭矩过大的时候,扭矩限制器6会断开与扭矩传感器4的动力连接,使得动力传递中断。扭矩限制器6不但具有扭矩限制的作用,还具有连接功能,起到了联轴器的作用。
联轴器7分别连接扭矩传感器4和第二传动杆5,用于将旋转动力从扭矩传感器4传递到第二传动杆5上。扭矩传感器4的一端连接有扭矩限制器6,扭矩传感器4的另外一端连接有联轴器7;第二传动杆5的一端连接联轴器7,第二传动杆5的另外一端与浮动座8固定连接,用于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浮动座8,浮动座8与待检工件接触,用于安装以及检测暗扣的状态。工件被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暗扣进行检测,装配完成的暗扣具有一定角度的转动量。检测时,电机3根据设定的扭矩进行旋转,旋转动力通过扭矩传感器4和第二传动杆5传递到浮动座8上,浮动座8与待检工件连接,带动待检工件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通过角度的转动量来确定待检工件的暗扣是否损坏。如果转动角度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则暗扣状态正常;如果转动角度大于设定角度,则暗扣被损坏。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板9,连接板9固定于基板1上,连接板9用于固定安装扭矩传感器4。如图2所示,扭矩传感器4包括:第一传动杆41。第一传动杆41用于传递电机3的旋转动力。第一传动杆42贯穿扭矩传感器4,且第一传动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扭矩限制器6和联轴器7上。扭矩传感器4用于检测电机的输出扭矩,实时监控电机3输出扭矩,确保工件所受扭矩在设定值范围内。当电机3的输出扭矩过大,超出扭矩限制器6的扭矩限制范围,扭矩限制器6会断开电机3与第一传动杆41之间的动力传递,避免扭矩传感器4被损坏。本实施例中,扭矩传感器4采用的是messtechnik生产的型号为dr2112系列的扭矩传感器。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轴承座10,轴承座10设置于基板1上,用于安装第二传动杆5。轴承座1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基板1上,然后将第二传动杆5安装于轴承座10上。另外,轴承座10上下两端具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杆5穿过上下两端的轴承,所述轴承用于限定所述第二传动杆5的位置。轴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二传动杆5的长度,第二传动杆5两端位于轴承之外的部分分别连接联轴器7和浮动座8,轴承的作用就是在实现动力传输的同时,保证第二传动杆5传动过程的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方的轴承选用一个深沟球轴承,下方的轴承选用一对角接触球轴承,上下选用的轴承不同是根据设备的需要,增加第二传动杆5旋转的稳定性,提高设备运转的稳定性。而且为了方便后期对第二传动杆5的维护以及更换,上方深沟球轴承的内径小于下方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径,这样有利于第二传动杆5的拆卸。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浮动座8包括:固定板81、浮动腔82和浮动头83。其中,浮动头83设置于浮动腔82内,固定板81具有通孔,设置于浮动腔82上,且固定板81与浮动腔82固定连接,将浮动头83固定于浮动腔82内。浮动头83分为浮动颈部和浮动头部。其中,固定板81上具有通孔,该通孔是为了将浮动头83的浮动颈部伸出,方便浮动头83的浮动颈部与第二传动杆5固定连接。该通孔直径大于浮动颈部的直径,用于预留浮动空间。且该通孔具有键槽,配合浮动颈部上的键进行连接,该键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此处设置键连接是为了传递旋转动力,控制浮动座8圆周方向上的转动。另外,因为浮动头83的浮动头部的直径大于浮动颈部的直径,且浮动头部直径大于固定板81上通孔的直径,所以固定板81与浮动腔82能够将浮动头83限制在浮动腔82的腔体内。
浮动头83浮动头部的高度小于浮动腔82的腔体的高度,所以浮动头83的浮动头部在浮动腔82的腔体内有一定的活动量,预留该活动量是为了增加该装配检测机构的检测位置范围,更加容易使浮动座8与待检工件连接,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杆5的一端与浮动头83通过销钉连接。浮动头83的浮动颈部上端面具有定位孔,第二传动杆5末端插入该定位孔中。插入定位孔后,在第二传动杆5与浮动头83的浮动颈部重合处,第二传动杆5与浮动头83均具有销孔,且第二传动杆5上的销孔与浮动头83上的销孔对应,在销孔内插入销钉,将第二传动杆5与浮动头83固定连接,销钉连接更有利于后期的设备维护和产品换新。
浮动座8具有真空吸孔,用于吸附带小卡扣的工件。真空吸孔连接有机械真空发生器,机械真空发生器用于提供负压。另外,真空吸孔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真空吸孔处的负压情况,以此判断是否吸附上工件。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负压值超过设定值时,则真空吸孔吸附上了工件;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负压值小于设定值时,则真空吸孔没有吸附上工件。该装配检测机构在转运装置的带动下需要进行一定位置的移动,一定过程中需要将待检工件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外一个位置,设置真空吸孔是为了更加方便浮动座8对待检工件进行吸取以及装配。压力传感器采用festo生产的型号为span-v1r-q4-pn-pn-l1的压力传感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浮动座8具有电磁铁,用于吸附带小卡扣的工件。
另外,浮动腔82的下部还具有定位杆,该定位杆为非圆柱形,用于在检测之前对待检工件进行定位,增加该装配检测机构的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一种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配检测机构包括:
基板(1)、固定座(2)、电机(3)、扭矩传感器(4)、第二传动杆(5)、扭矩限制器(6)、联轴器(7)和浮动座(8),其中,
所述基板(1)固定于转运装置上,所述固定座(2)固定于所述基板(1)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电机(3),所述电机(3)用于为该检测装置提供旋转动力;
所述扭矩传感器(4)通过所述扭矩限制器(6)与所述电机(3)连接,用于将所述电机(3)的旋转动力传递出来;
所述联轴器(7)分别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4)和所述第二传动杆(5),用于将所述旋转动力从所述扭矩传感器(4)传递到所述第二传动杆(5)上;以及
所述第二传动杆(5)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浮动座(8)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旋转动力传递给所述浮动座(8),所述浮动座(8)与待检工件接触,用于安装以及检测暗扣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固定于所述基板(1)上,用于固定安装所述扭矩传感器(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感器(4)包括:第一传动杆(41),所述第一传动杆(41)用于传递所述电机(3)的旋转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41)贯穿所述扭矩传感器(4),且所述第一传动杆(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扭矩限制器(6)和所述联轴器(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配检测机构还包括: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设置于所述基板(1)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传动杆(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0)上下两端具有轴承,所述第二传动杆(5)穿过上下两端的所述轴承,所述轴承用于限定所述第二传动杆(5)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座(8)包括:固定板(81)、浮动腔(82)和浮动头(83),其中,
所述浮动头(83)设置于所述浮动腔(82)内,所述固定板(81)具有通孔,设置于所述浮动腔(82)上,且与所述浮动腔(82)固定连接,将所述浮动头(83)固定于所述浮动腔(8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5)的一端与所述浮动头(83)通过销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81)与所述浮动头(83)通过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浮动座(8)的圆周方向的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扣装配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座(8)具有真空吸孔,用于吸附带小卡扣的工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