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较大的车用轮毂制造企业普遍采用多层单一驱动旋转加热炉对轮毂进行加热,即通过一个转台带动所有的料架旋转,炉内所有工件(轮毂)的进出门频率和节拍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的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包括转台、第二料架、第二转盘、导风锥筒、固定在所述转台上端面上的第一料架、用于驱转所述转台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用于驱转所述第二转盘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转台设置在炉墙下方,所述转台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辊轮支撑;
所述第二转盘设置在所述转台下方,且所述第二转盘的直径小于所述转台的直径;所述导风锥筒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的上端面上,且所述导风锥筒穿过所述转台伸入加热炉中,所述导风锥筒、所述转台和所述第二转盘三者同轴线;所述第二料架固定在所述导风锥筒上,且所述第二料架位于所述第一料架上方;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盘下方,并沿着所述第二转盘外缘设置,所述第二转盘的底部圆周上同样设有辊轮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为三层一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转盘、混凝土保温层和料架支撑;所述混凝土保温层外侧与所述炉墙接合的位置设有与所述炉墙底部匹配的周向槽,所述第一料架焊接固定在所述料架支撑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下方,并沿着所述第一转盘外缘设置,所述第一转盘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辊轮支撑,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转所述第一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锥筒底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的加强板。
进一步地,多个加强板上方焊接有一圈定心板,所述定心板的截面为l形,其与所述导风锥筒间构成一圈凹槽;所述定心板向上伸入所述第一转盘中,所述混凝土保温层底部沿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定心板匹配的定心轮。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保温层底部还垂直焊接有一圈挡板,所述挡板伸入所述定心板和所述导风锥筒间的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料架支撑与所述导风锥筒间的间隙位置设有一圈密封胶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盘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转轴装置,所述转轴装置包括轴承座和短轴,所述轴承座倒置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盘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短轴底部固定在加热炉底座上,并且所述短轴伸入所述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转盘绕所述短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导风锥筒固定在第二转盘上,并且导风锥筒穿过上层的转台伸入炉内。由于第一料架固定在转台上,第二料架固定在导风锥筒上,从而通过两驱动装置分别驱转第二转盘和转台时,可实现第一料架和第二料架各自独立转动,达到两料架上工件转动频率和节拍不一致的目的,从而满足多种工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a放大图;
图4为图2的局部b放大图;
图5为驱动装置驱转转盘的示意图;
图6为转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本体,2-炉墙,3-立柱,4-第一料架,5-转台,51-第一转盘,52-混凝土保温层,53-料架支撑,6-第一驱动装置,7-第二料架,8-第二转盘,9-第二驱动装置,10-转轴装置,11-辊轮支撑,12-导风锥筒,13-加强板,14-挡板,15-定心板,16定心轮,17-密封胶圈,18-折边链,19-驱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炉本体1通过多根立柱3进行支撑固定,炉本体1周向为炉墙2。结合图2,加热炉还包括转台5、第二料架7、第二转盘8、导风锥筒12、固定在转台5上端面上的第一料架4、用于驱转转台5的第一驱动装置6、以及用于驱转第二转盘8的第二驱动装置9。
转台5设置在炉墙2下方,具体地,转台5为三层一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转盘51、混凝土保温层52和料架支撑53。第一转盘51上端面外缘沿周向均匀含有若干三角板,混凝土浇筑凝结后通过三角板与第一转盘51固结为一体。混凝土保温层52中位于浇筑的混凝土内侧还填充有保温棉,参加图3,保温棉和混凝土均起到保温的作用。混凝土保温层52上端面还预埋有钢板,料架支撑53焊接固定在预埋的钢板上。如图4所示,混凝土保温层52外侧与炉墙2接合的位置设有与炉墙2底部匹配的周向槽,本实施例中,周向槽的数量为2个,位于内侧的周向槽开在混凝土上,与炉墙2内侧板匹配。位于外侧的周向槽通过钢板拼制焊接而成,与炉墙2外侧板匹配。
第一料架4焊接固定在料架支撑53上,第一料架4为多层结构,从而可多层放置工件(轮毂)。第一驱动装置6位于第一转盘51下方,并沿着第一转盘51外缘设置。第一转盘51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辊轮支撑11,第一驱动装置6驱转第一转盘51。
第二转盘8设置在转台5下方,且第二转盘8的直径小于转台5的直径。导风锥筒12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二转盘8的上端面上,且导风锥筒12穿过转台5伸入加热炉中(即导风锥筒12与第一转盘51、混凝土保温层52和料架支撑53间沿周向均留有间隙),导风锥筒12、转台5和第二转盘8三者同轴线。第二料架7焊接固定在导风锥筒12上,且第二料架7位于第一料架4上方,两料架间留有间隙,第二料架7同样为多层结构。第二驱动装置9位于第二转盘8下方,并沿着第二转盘8外缘设置,第二转盘8的底部圆周上同样设有辊轮支撑11。本实施例中,第二转盘8底部中心位置还设有一转轴装置10,如图2和图6所示,转轴装置10包括轴承座和短轴,轴承座倒置并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盘8底部中心位置,短轴底部固定在加热炉底座上,并且短轴伸入轴承座中,第二转盘8绕短轴转动。
如图3所示,导风锥筒12底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与第二转盘8固定连接的加强板13,连接方式为螺栓固定。多个加强板13上方焊接有一圈定心板15,定心板15的截面为l形,其与导风锥筒12间构成一圈凹槽。定心板15向上伸入第一转盘51中,且不影响第一转盘51转动,混凝土保温层52底部沿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定心板15匹配的定心轮16,当第一转盘51转动时,定心轮16可贴着定心板15转动。混凝土保温层52底部还垂直焊接有一圈挡板14,挡板14伸入定心板15和导风锥筒12间的凹槽中。料架支撑53与导风锥筒12间的间隙位置还设有一圈密封胶圈17。
如图5所示,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上装有驱动链轮19,转盘外侧沿周向安装有折边链18,驱动链轮19与折边链18齿合,从而,第一驱动装置6和第二驱动装置9可分别驱转对应的转盘,进而达到第一料架4和第二料架7分别独立转动的目的。需要指出,通过该驱动装置驱转转盘为现有技术,请参见专利cn207642758u公开的一种大直径圆形机械驱动机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5)、第二料架(7)、第二转盘(8)、导风锥筒(12)、固定在转台(5)上端面上的第一料架(4)、用于驱转转台(5)的第一驱动装置(6)、以及用于驱转第二转盘(8)的第二驱动装置(9);
转台(5)设置在炉墙(2)下方,转台(5)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辊轮支撑(11);
第二转盘(8)设置在转台(5)下方,且第二转盘(8)的直径小于转台(5)的直径;导风锥筒(12)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二转盘(8)的上端面上,且导风锥筒(12)穿过转台(5)伸入加热炉中,导风锥筒(12)、转台(5)和第二转盘(8)三者同轴线;第二料架(7)固定在导风锥筒(12)上,且第二料架(7)位于第一料架(4)上方;第二驱动装置(9)位于第二转盘(8)下方,并沿着第二转盘(8)外缘设置,第二转盘(8)的底部圆周上同样设有辊轮支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转台(5)为三层一体结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转盘(51)、混凝土保温层(52)和料架支撑(53);混凝土保温层(52)外侧与炉墙(2)接合的位置设有与炉墙(2)底部匹配的周向槽,第一料架(4)焊接固定在料架支撑(53)上;第一驱动装置(6)位于第一转盘(51)下方,并沿着第一转盘(51)外缘设置,第一转盘(51)的底部圆周上设有辊轮支撑(11),第一驱动装置(6)驱转第一转盘(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导风锥筒(12)底部沿周向设有若干与第二转盘(8)固定连接的加强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多个加强板(13)上方焊接有一圈定心板(15),定心板(15)的截面为l形,其与导风锥筒(12)间构成一圈凹槽;定心板(15)向上伸入第一转盘(51)中,混凝土保温层(52)底部沿周向固定设置有若干与定心板(15)匹配的定心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混凝土保温层(52)底部还垂直焊接有一圈挡板(14),挡板(14)伸入定心板(15)和导风锥筒(12)间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料架支撑(53)与导风锥筒(12)间的间隙位置设有一圈密封胶圈(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多驱动旋转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第二转盘(8)底部中心位置设有一转轴装置(10),转轴装置(10)包括轴承座和短轴,所述轴承座倒置并固定安装在第二转盘(8)底部中心位置,所述短轴底部固定在加热炉底座上,并且所述短轴伸入所述轴承座中,第二转盘(8)绕所述短轴转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