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辊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支撑辊防护罩。
背景技术:
支撑辊在现有的工业中极为常见也极为常用,而大型支撑辊辊身淬火冷却时出现辊颈部位因接触冷却水而产生微裂隙,从而导致轧辊报废,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辊防护罩,以解决支撑辊辊颈部位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具备保护辊颈部位不会接触冷却水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包括支撑辊,支撑辊圆心位置贯穿安装有转轴,支撑辊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为左小右大的空心圆桶状,且防护罩内壁与支撑辊固定连接,具体为防护罩内壁与支撑辊一侧的外环焊接固定,防护罩于转轴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转轴直径五厘米的孔洞,防护罩外壁上开设有环槽。
防护罩远离环槽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二十个弧形槽,弧形槽为弧度向下的凹槽,弧形槽靠近环槽的一端与环槽相连通,防护罩内固定安装有卡紧板、导热板、导热柱和弹簧,防护罩与支撑辊相固定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板,卡紧板为普通硬板,且卡紧板与支撑辊相切安装,卡紧板两端固定安装在防护罩内壁上,且防护罩内以圆心为中点环绕安装有四个卡紧板,四个卡紧板于防护罩内等距安装。
防护罩前后两侧于卡紧板相适配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热柱,导热柱固定安装于防护罩内壁上,且导热柱固定安装于两个卡紧板间距的中点位置,导热柱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板,且导热板中点与导热柱固定连接,导热柱与导热板组成导热装置,且防护罩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导热装置,防护罩远离支撑辊的一端为空腔,且该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四个弹簧,且四个弹簧以转轴为圆心环绕安装,弹簧一端与防护罩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支撑辊相固定连接,支撑辊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相同的防护罩,且两端的防护罩内固定安装有相同的装置。
优选的,所述环槽为形状与防护罩外壁相同但长度为防护罩一半的槽。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的深度与环槽深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为形状与支撑辊相同的长方形弧板。
优选的,所述四个弹簧均为高弹度系数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支撑辊防护罩,通过环槽与弧形槽的联动,让流到辊颈部位的冷却水会流到环槽内,从而保护辊颈部位不受影响,流到环槽内的水则向下流动,环槽内角落的水则能够通过弧形槽进行流出,保证环槽内水的及时排出。
2、该一种支撑辊防护罩,通过设置导热装置与夹紧板,导热装置的导热板将支撑辊夹起,通过导热板与支撑辊的大面积接触,将热量通过导热柱进行传导,让支撑辊与防护罩保持相同的温度,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
3、该一种支撑辊防护罩,由于弹簧的设置,在防护罩冷却后产生开裂情况时,弹簧会通过自身的弹性将防护罩与支撑辊脱离开,减少防护罩开裂而可能产生的意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辊、2转轴、3防护罩、4环槽、5弧形槽、6卡紧板、7导热板、8导热柱、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包括支撑辊1,支撑辊1圆心位置贯穿安装有转轴2,支撑辊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左侧的防护罩3为左小右大的空心圆桶状,且防护罩3内壁与支撑辊1固定连接,具体为防护罩3内壁与支撑辊1一侧的外环焊接固定,两个防护罩3以支撑辊1中点对称安装,两个防护罩3于转轴2均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转轴2直径五厘米的孔洞,防护罩3外壁上开设有环槽4,环槽4为形状与防护罩3外壁相同但长度为防护罩3一半的槽,环槽4能让冷却水沿着环槽4向下流动,而不会不规则的流向支撑辊1颈部。
两侧防护罩3远离环槽4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二十个弧形槽5,弧形槽5为顺时针弧度的凹槽,且弧形槽5的深度与环槽4深度相同,弧形槽5靠近环槽4的一端与环槽4相连通,弧形槽5让环槽4内缝隙中的水可以沿着弧形槽5流出,而不会继续停留在环槽4中影响防护效果,两侧的防护罩3内均固定安装有卡紧板6、导热板7、导热柱8和弹簧9,防护罩3于支撑辊1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板6,卡紧板6为普通硬板,且卡紧板6与支撑辊1相切安装,卡紧板6两端固定安装在防护罩3内壁上,且防护罩3内以圆心为中点环绕安装有四个卡紧板6,四个卡紧板6于防护罩3内等距安装,卡紧板6能够让防护罩3更为稳定的固定在支撑辊1颈部,同时卡紧板6能够将支撑辊1与防护罩3之间的热量进行传递,让防护罩3与支撑辊1保持相同的温度。
两个防护罩3的前后两侧于卡紧板6相适配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柱8,导热柱8固定安装于防护罩3内壁上,且导热柱8固定安装于两个卡紧板6间距的中点位置,导热柱8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板7,导热板7为形状与支撑辊1相同的长方形弧板,且导热板7中点与导热柱8固定连接,导热柱8与导热板7组成导热装置,且防护罩3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导热装置,两个导热装置的导热板7将支撑辊1夹起,通过导热板7与支撑辊1的大面积接触,将热量通过导热柱8进行传导,让支撑辊1与防护罩3保持相同的温度,两侧的防护罩3远离支撑辊1的一端均为空腔,且该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四个弹簧9,四个弹簧9均为高弹度系数弹簧,且四个弹簧9以转轴2为圆心环绕安装,弹簧9一端与防护罩3固定连接,弹簧9另一端与支撑辊1固定连接,防护罩3冷却后产生开裂情况时,弹簧9会通过自身的弹性将防护罩3与支撑辊1脱离开。
在使用时,
第一步,对支撑辊1进行淬火冷却,此时冷却水一部分会流到防护罩3上,流到防护罩3上的冷却水会通过环槽4向下方流动,而一部分在环槽4角落的水会通过弧形槽5向外流出。
第二步,冷却水流到防护罩3上降低了防护罩3的温度,导热装置与卡紧板6则平衡防护罩3与支撑辊1的温度,让保护罩3与支撑辊1保持相同的温度,进而保护支撑辊1的辊颈部位。
第三步,防护罩3冷却后急速变温导致开裂,同时与支撑辊1的连接变得松动,此时弹簧9则通过自身弹力将防护罩3与支撑辊1分开,以免变温让辊颈部位受到影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包括支撑辊(1),支撑辊(1)圆心位置贯穿安装有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3),防护罩(3)内壁与支撑辊(1)固定连接,防护罩(3)外壁上开设有环槽(4),防护罩(3)远离环槽(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弧形槽(5),防护罩(3)内固定安装有卡紧板(6)、导热板(7)、导热柱(8)和弹簧(9),防护罩(3)与支撑辊(1)相固定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板(6),卡紧板(6)两端固定安装在防护罩(3)内壁上,防护罩(3)前后两侧于卡紧板(6)相适配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导热柱(8),导热柱(8)固定安装于防护罩(3)内壁上,导热柱(8)一端固定安装有导热板(7),且导热板(7)中点与导热柱(8)固定连接,防护罩(3)远离支撑辊(1)的一端内固定安装有四个弹簧(9),支撑辊(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相同的防护罩(3),且两端的防护罩(3)内固定安装有相同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于转轴(2)相适配的位置开设有直径大于转轴(2)直径五厘米的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5)为弧度向下的凹槽,且弧形槽(5)的深度与环槽(4)深度相同,弧形槽(5)靠近环槽(4)的一端与环槽(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板(6)为普通硬板,且卡紧板(6)与支撑辊(1)相切安装,且防护罩(3)内以圆心为中点环绕安装有四个卡紧板(6),四个卡紧板(6)于防护罩(3)内等距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8)与导热板(7)组成导热装置,且防护罩(3)内对称安装有两个导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辊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弹簧(9)以转轴(2)为圆心环绕安装,弹簧(9)一端与防护罩(3)固定连接,弹簧(9)另一端与支撑辊(1)相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