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烹饪容器及食物加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烹饪容器及食物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将食物放入烹饪容器内,然后通过电饭煲或电蒸锅等烹饪设备对烹饪容器和食物加热,从而实现对食物进行烹饪的功能,且烹饪容器不限于上述应用场景中。在现有的烹饪容器中,在每次使用后都需要清洗烹饪容器内部残留的食物,清洗烹饪容器造成了不能快速的开始烹饪新的食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烹饪容器及食物加热组件,具有能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次性烹饪容器,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小于0.2毫米,所述侧壁的下端与底壁的边缘连接,所述底壁设有限位段,所述限位段靠近底壁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远离底壁中心的一端,所述限位段不与底壁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段位于底壁的边缘处。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边缘处向靠近侧壁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上端设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远离侧壁的一端设有卷边。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段水平设置,所述卷边的中心高度低于折弯段。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设有台阶段,所述台阶段上方的侧壁宽度大于台阶段下方的侧壁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为0.1毫米,所述底壁和侧壁的材质均为铝箔。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的上端向远离底壁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

    食物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和上述中的一次性烹饪容器,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设置于加热板上方,一次性烹饪容器的底壁与加热板上表面贴合,所述底壁的限位段与加热板边缘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上下堆叠并使上下相邻的底壁相互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小于0.2毫米,能有效减小单个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成本。将一次性烹饪容器作为一次性用品,在烹饪食物后,将一次性烹饪容器从烹饪设备(例如电饭煲)内取出后,即可将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和食物放入烹饪设备内,实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该一次性烹饪容器厚度小且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生产成本低于市场上现有的其他烹饪容器(如电饭煲内胆等),在商业上能够实现烹饪容器的一次性使用,并能够给企业、校园和机场内的“共享电饭煲”等商业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具有非常良好的商业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限位段靠近底壁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远离底壁中心的一端,使得限位段形成向一次性烹饪容器外部突出的突起,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入烹饪设备内时,通过限位段烹饪设备卡接,从而能支撑一次性烹饪容器的下部,提升一次性烹饪容器的稳定性。同时,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烹饪设备上的过程中,烹饪设备能与倾斜的限位段抵接,并给倾斜的限位段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限位段和底壁移动至正确的位置,从而起到定位的作用,进而能快速的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正确的位置,也能起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

    将限位段设置于底壁的边缘处,使限位段能从底壁的边缘处支撑一次性烹饪容器,起到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通过弯曲设置的底壁与烹饪设备抵接,烹饪设备能给底壁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底壁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从而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通过卷边的设置,将侧壁的边缘卷入卷边内部,从而防止侧壁的边缘割伤人的手,起到方便使用的效果。拿起一次性烹饪容器的过程中,可用手抓住卷边和折弯段,能起到方便拿起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快速烹饪食物的效果。

    从上往下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烹饪设备上时,通过高度低于折弯段的卷边与一次性烹饪容器卡接,从而能给一次性烹饪容器的上部提供支撑的作用,提高稳定性。

    将用于盛放食物的食物架放置在台阶段上,并在食物架和底壁上放置不同的食物,从而能实现同时分层烹饪不同的食物,起到快速烹饪食物和方便使用的效果。

    铝箔的延展性较好,利于加工,同时也能满足烹饪食品的要求。厚度为0.1毫米的铝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不会被其内部盛放的食物压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在烹饪完成后,用手适当折弯侧壁,从而能更方便的取出食物,起到快速取出烹饪完成的食物和方便使用的效果。铝箔在使用完成后还可以再回收利用,节省资源。

    倾斜设置的侧壁在放入烹饪设备的过程中,能与烹饪设备抵接,并且烹饪设备能给侧壁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侧壁移动至正确的位置,起到方便安装的效果。同时,侧壁上端的宽度较大,能容纳更多的食物,提升容量。

    底壁与加热板贴合,能使加热板上的热量更容易传递到一次性烹饪容器上的食物,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限位段与加热板边缘卡接,能实现定位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效果,同时,加热板也能通过限位段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上,进一步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

    利用一次性烹饪容器的韧性,使至少两个一次性烹饪容器上下堆叠并使两个相邻的底壁相互贴合,且一次性烹饪容器保持完整不发生破损。将至少两个上下堆叠的一次性烹饪容器放置在加热板上,再将食物放在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内,加热板上的热量传递到最下方一次性烹饪容器上,随后一次性烹饪容器之间也进行热量的传递,从而最终传递到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和食物上,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当食物烹饪完毕后,将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取出,直接在剩下的烹饪容器上添加食物,从而快速烹饪新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底壁;12、限位段;21、侧壁;22、折弯段;23、卷边;24、台阶段;31、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次性烹饪容器,如图1所示,包括底壁11和侧壁21,底壁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圆形。侧壁21的下端与底壁11的边缘连接,底壁11设有限位段12,限位段12靠近底壁11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12远离底壁11中心的一端,限位段12不与底壁11平行。

    限位段12位于底壁11的边缘处。

    底壁11边缘处向靠近侧壁21的方向弯曲。

    侧壁21上端设有折弯段22,折弯段22远离侧壁21的一端设有卷边23。

    折弯段22水平设置,卷边23的中心高度低于折弯段22。

    侧壁21设有台阶段24,台阶段24上方的侧壁21宽度大于台阶段24下方的侧壁21宽度。

    底壁11和侧壁21的厚度均为0.1毫米,底壁11和侧壁21的材质均为铝箔。

    侧壁21的上端向远离底壁11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侧壁21上端的宽度大于侧壁21下端的宽度。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底壁11和侧壁21的厚度均为0.1毫米,能有效减小单个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成本。将一次性烹饪容器作为一次性用品,在烹饪食物后,将一次性烹饪容器从烹饪设备(例如电饭煲)内取出后,即可将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和食物放入烹饪设备内,实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该一次性烹饪容器厚度小且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生产成本低于市场上现有的其他烹饪容器(如电饭煲内胆等),在商业上能够实现烹饪容器的一次性使用,并能够给企业、校园和机场内的“共享电饭煲”等商业模式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具有非常良好的商业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

    由于限位段12靠近底壁11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12远离底壁11中心的一端,使得限位段12形成向一次性烹饪容器外部突出的突起,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入烹饪设备内时,通过限位段12烹饪设备卡接,从而能支撑一次性烹饪容器的下部,提升一次性烹饪容器的稳定性。同时,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烹饪设备上的过程中,烹饪设备能与倾斜的限位段12抵接,并给倾斜的限位段12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限位段12和底壁11移动至正确的位置,从而起到定位的作用,进而能快速的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正确的位置,也能起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

    将限位段12设置于底壁11的边缘处,使限位段12能从底壁11的边缘处支撑一次性烹饪容器,起到提高稳定性的作用。

    通过弯曲设置的底壁11与烹饪设备抵接,烹饪设备能给底壁11提供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底壁11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从而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通过卷边23的设置,将侧壁21的边缘卷入卷边23内部,从而防止侧壁21的边缘割伤人的手,起到方便使用的效果。拿起一次性烹饪容器的过程中,可用手抓住卷边23和折弯段22,能起到方便拿起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效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快速烹饪食物的效果。

    从上往下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烹饪设备上时,通过高度低于折弯段22的卷边23与一次性烹饪容器卡接,从而能给一次性烹饪容器的上部提供支撑的作用,提高稳定性。

    将用于盛放食物的食物架放置在台阶段24上,并在食物架和底壁11上放置不同的食物,从而能实现同时分层烹饪不同的食物,起到快速烹饪食物和方便使用的效果。

    铝箔的延展性较好,利于加工,同时也能满足烹饪食品的要求。厚度为0.1毫米的铝箔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不会被其内部盛放的食物压坏,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在烹饪完成后,用手适当折弯侧壁21,从而能更方便的取出食物,起到快速取出烹饪完成的食物和方便使用的效果。铝箔在使用完成后还可以再回收利用,节省资源。

    倾斜设置的侧壁21在放入烹饪设备的过程中,能与烹饪设备抵接,并且烹饪设备能给侧壁21施加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驱使侧壁21移动至正确的位置,起到方便安装的效果。同时,侧壁21上端的宽度较大,能容纳更多的食物,提升容量。

    实施例2:

    食物加热组件,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加热板31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一次性烹饪容器设置于加热板31上方,一次性烹饪容器的底壁11与加热板31上表面贴合,底壁11的限位段12与加热板31边缘卡接。

    一次性烹饪容器设有两个,两个一次性烹饪容器上下堆叠并使上下相邻的底壁11相互贴合。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底壁11与加热板31贴合,能使加热板31上的热量更容易传递到一次性烹饪容器上的食物,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限位段12与加热板31边缘卡接,能实现定位一次性烹饪容器的效果,同时,加热板31也能通过限位段12将热量传递到食物上,进一步提高加热食物的速度。

    利用一次性烹饪容器的韧性,使两个一次性烹饪容器上下堆叠并使两个底壁11相互贴合,且一次性烹饪容器保持完整不发生破损。将两个上下堆叠的一次性烹饪容器放置在加热板31上,再将食物放在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内,加热板31上的热量传递到最下方一次性烹饪容器上,随后一次性烹饪容器之间也进行热量的传递,从而最终传递到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和食物上,从而实现对食物的烹饪。当食物烹饪完毕后,将最上方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取出,直接在剩下的烹饪容器上添加食物,从而快速烹饪新的食物。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小于0.2毫米,所述侧壁的下端与底壁的边缘连接,所述底壁设有限位段,所述限位段靠近底壁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远离底壁中心的一端,所述限位段不与底壁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位于底壁的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边缘处向靠近侧壁的方向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端设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远离侧壁的一端设有卷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水平设置,所述卷边的中心高度低于折弯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台阶段,所述台阶段上方的侧壁宽度大于台阶段下方的侧壁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和侧壁的厚度均为0.1毫米,所述底壁和侧壁的材质均为铝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上端向远离底壁中心的方向倾斜设置。

    9.食物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板和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设置于加热板上方,一次性烹饪容器的底壁与加热板上表面贴合,所述底壁的限位段与加热板边缘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物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至少设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一次性烹饪容器上下堆叠并使上下相邻的底壁相互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的一次性烹饪容器,解决了不能快速的开始烹饪新的食物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的下端与底壁的边缘连接,底壁设有限位段,限位段靠近底壁中心的一端高度高于限位段远离底壁中心的一端,限位段不与底壁平行。将一次性烹饪容器作为一次性用品并取出后,即可将新的一次性烹饪容器和食物放入烹饪设备内,实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食物加热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在于包括加热板和上述一次性烹饪容器,一次性烹饪容器的底壁与加热板上表面贴合,底壁的限位段与加热板边缘卡接。能快速的将一次性烹饪容器放到正确的位置,也能起到快速烹饪新的食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鲜道信息科技服务(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