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体除杂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气机的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及铝合金熔体中含有少量氢,氢对铝及铝合金的轧制是有害的,要获得高质量的铸轧板,将氢含量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是很重要的。而除气箱除气的方法是氩气通过石墨转子进入铝液,并通过转子旋转装置带动石墨转子将注入的氩气打撒成微小的气泡并均匀的扩散至铝液中,而氢气吸附在氩气气泡上并上浮至熔体表面,同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也能将一部分杂质带出熔体,从而起到净化熔体作用。
旋转装置在熔体净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其稳定性、密封性对熔体影响很大,若旋转装置摆动较大反而会造成铝液杂质增加,起不到除氢作用。现有的除气旋转装置,主轴冷却机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冷却空气进入除气箱内,导致除气箱内的熔体表面氧化;传动采用三角带,存在主轴丢转现象;主轴与轴承直接连接,更换费时费力;没有设置与轴承相对应的加油孔,不能正常对轴承进行润滑保养;底座与转子定位套采用石墨盘根密封,间隙无法调整,定位套需与盘根接触,盘根损坏或转子摆动会增加定位套与盘根之间的摩擦,容易造成动力装置过流跳闸,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在轴承上方设置加油孔,保证主轴运行平稳,增加正压气体箱,既能避免除气箱内高温气体上升对整个旋转装置的损害,又防止熔体表面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除气机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通过同步带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且所述主轴顶端的进气口与第一氩气管路相连接,所述同步带下方的所述主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动机构、主轴冷却机构和正压气体箱,所述正压气体箱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主轴的末端通过所述定位套与转子相连接;
所述主轴冷却机构包括进气管以及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围绕所述主轴设置,且所述冷却管道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
所述正压气体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二氩气管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的下半部分、所述主轴冷却机构和所述正压气体箱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的顶端与所述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主轴冷却机构之间设置有挡盖。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内轴套、设置在所述内轴套外侧的外轴套以及轴承和封盖,所述封盖和所述轴承均设置在所述外轴套与所述内轴套之间,且所述封盖位于所述外轴套的两端,所述轴承与所述封盖相连接,所述封盖与所述外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外轴套的顶端与所述除气机机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轴套通过螺母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位于设置在上方的所述封盖和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螺母下方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与设置在上方的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隔环。
优选的,所述封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唇形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外轴套上设置有加油孔,且所述加油孔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除气机机架靠近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装置相适配的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动力装置为交流电机。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在轴承上方设置加油孔,保证主轴运行平稳,增加正压气体箱,既能避免除气箱内高温气体上升对整个旋转装置的损害,又防止熔体表面氧化。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实施例的转动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除气机机架;2、动力装置;3、主轴;4、同步带;5、转动机构;51、内轴套;52、外轴套;53、轴承;54、封盖;55、螺母;56、隔环;57、唇形密封圈;6、主轴冷却机构;61、进气管;62、冷却管道;7、正压气体箱;8、底座;9、定位套;10、箱体;11、挡盖;12、进气口;13、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实施例的转动机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除气机机架1上的动力装置2和主轴3,动力装置2为交流电机,除气机机架1靠近主轴3的一端设置有与动力装置2相适配的配重块13,主轴3顶端的进气口与第一氩气管路相连接,且主轴3的顶端通过同步带4与动力装置2相连接,保证了主轴3在运行中不丢转,同步带4下方的主轴3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动机构5、主轴冷却机构6和正压气体箱7,正压气体箱7的下方设置有底座8,除气机工作时底座8盖在除气箱上,底座8上设置有定位套9,主轴3的末端通过定位套9与转子相连接,所述转子为石墨转子。
转动机构5的下半部分、主轴冷却机构6和正压气体箱7均设置在箱体10内,箱体10的顶端与转动机构5固定连接,转动机构5与主轴冷却机构6之间设置有挡盖11,转动机构5包括套设在主轴3上的内轴套51、设置在内轴套51外侧的外轴套52以及轴承53和封盖54,封盖54和轴承53均设置在外轴套52与内轴套51之间,且封盖54位于外轴套52的两端,轴承53与封盖54相连接,封盖54与外轴套52固定连接,外轴套52的顶端与除气机机架1固定连接,外轴套52上设置有加油孔,且所述加油孔位于轴承53的上方,保证在正常运行时都能给轴承53加注润滑油,使主轴3能在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情况下仍然不窜动、不抖动,同时延长轴承53的使用寿命,设置内轴套51减少了对主轴3的磨损,内轴套51通过螺母55与主轴3固定连接,螺母55位于设置在上方的封盖54和轴承53之间,螺母55下方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与设置在上方的轴承53之间设置有隔环56,封盖54与主轴3之间设置有唇形密封圈57,轴承53为角接触球轴承,整个转动机构5密封性好,且安装、拆卸方便,当主轴3受腐蚀损坏或外力原因损坏时便于快速更换。
主轴冷却机构6包括进气管61以及与进气管61相连接的冷却管道62,冷却管道62围绕主轴3设置,且冷却管道62靠近主轴3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保证主轴3冷却均匀,延长主轴3的使用寿命,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箱体10散到周围环境中;正压气体箱7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2,进气口12与第二氩气管路相连接,增加正压气体箱7淘汰用石墨盘根密封主轴3,惰性气体通过正压气体箱7进入除气箱,惰性气体散在熔体的表面,防止熔体氧化。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动力装置通过同步带与主轴相连接,避免主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丢转现象,在轴承上方设置加油孔,保证主轴运行平稳,增加正压气体箱,既能避免除气箱内高温气体上升对整个旋转装置的损害,又保证除气箱内隔绝空气,防止熔体表面氧化,降低了成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设置在除气机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通过同步带与所述动力装置相连接,且所述主轴顶端的进气口与第一氩气管路相连接,所述同步带下方的所述主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转动机构、主轴冷却机构和正压气体箱,所述正压气体箱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套,所述主轴的末端通过所述定位套与转子相连接;
所述主轴冷却机构包括进气管以及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围绕所述主轴设置,且所述冷却管道靠近所述主轴的一侧上设置有若干个冷却孔;
所述正压气体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第二氩气管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的下半部分、所述主轴冷却机构和所述正压气体箱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的顶端与所述转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主轴冷却机构之间设置有挡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内轴套、设置在所述内轴套外侧的外轴套以及轴承和封盖,所述封盖和所述轴承均设置在所述外轴套与所述内轴套之间,且所述封盖位于所述外轴套的两端,所述轴承与所述封盖相连接,所述封盖与所述外轴套固定连接,所述外轴套的顶端与所述除气机机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套通过螺母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位于设置在上方的所述封盖和所述轴承之间,所述螺母下方设置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与设置在上方的所述轴承之间设置有隔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与所述主轴之间设置有唇形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套上设置有加油孔,且所述加油孔位于所述轴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机机架靠近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装置相适配的配重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气机的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所述动力装置为交流电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