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炒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烹饪锅是用来炒、烧制食品的,由于其形状为上面锅口张开,存在着热量散发大、热效率低,而且食品的香味容易散失的缺点。有的烹饪锅虽然也带有上盖,但是传统的上盖一般都是金属平板或玻璃圆板式,在其上部的中央带有钮状手柄的那种同铁锅盖一样的上盖扣置于锅口上,均属于常压盖。这种锅盖除了用做盖子以外不能有其他用途,更不能给锅内食品施加蒸气压力,上盖也无法用来当作平底锅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03244932.1公开的一种烹饪锅,烹饪锅本体底部的周边有逐渐向上翅起的锅边,在锅边部外侧备有把手;在盖体平坦的底部周边同样有开始逐渐向上翅起的盖边,在盖边部外侧有与锅体对应的把手;烹饪锅本体和盖体的各把手的对面一侧边缘部设有使得盖体能对烹饪锅本体从把手一侧进行开闭连接的铰链折叶;使食品在加压状态下进行加热调理,避免食品的味道和香气跑掉;但是该装置在炒菜的时候难免需要揭开锅进行放水添加调料等,依然不能解决避免食物的味道和香气溢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包括内设空腔呈箱体结构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平台中部开有轴承安装孔,且轴承安装孔内卡接有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卡接有底锅,所述底座的侧面靠近顶端铰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固定有两根开口相对且互相平行的槽钢横梁,两根所述槽钢横梁之间卡接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块的下表面中部卡接有伸缩管,且伸缩管的底端固定有盖体,所述盖体的顶端靠近边缘处开有塞孔,且塞孔内加塞有塞子,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底锅的正下方设置有燃气座。
优选的,所述底锅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成齿状,且底座的顶端靠近底锅的边缘处卡插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和锥形齿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后侧靠近顶端卡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与锥形齿轮相适配的驱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边缘处靠近驱动电机的上方固定有垂直立板,且垂直立板的中间设置有活动铰轴,活动铰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扭力弹簧。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顶端远离塞子的一侧设置有呈圆环形分布的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弓形杆。
优选的,所述弓形杆的较长杆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翻板,且弧形翻板当内部的菜进行旋转的时候可以将菜进行翻炒。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靠近底端设置有暗箱,且暗箱内设置有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转动来连接在圆锥滚子轴承内的底锅,配合带动其转动的一系列驱动装置,从而可以对内部的菜肴进行旋转,配合弓形杆底端的弧形翻板,当内部的菜进行旋转的时候可以将菜进行翻炒,提高了炒菜的便捷性。
2.通过设置在盖体上表面靠近边缘处的塞子,从而可以在需要添加调料或者水的时候,只需拔出塞子即可加入调料,并且配合内部翻炒装置可以快速将调料或者水与菜肴均匀融合。
3.通过设置的铰接在垂直立板上的支撑架,以及套接在活动铰轴上的扭力弹簧,从而可以始终为两根槽钢横梁的端部提供向下的压力,以将盖体紧紧盖在底锅的顶端。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安全效果好避免炒菜时油飞溅至外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暗箱、3-底锅、4-圆锥滚子轴承、5-推力球轴承、6-盖体、7-塞子、8-槽钢横梁、9-矩形滑框、10-伸缩管、11-弓形杆、12-插孔、13-主动齿轮、14-传动杆、15-支撑架、16-垂直立板、17-驱动电机、18-燃气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包括内设空腔呈箱体结构的底座1,底座1的顶端平台中部开有轴承安装孔,且轴承安装孔内卡接有圆锥滚子轴承4,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卡接有底锅3,底座1的侧面靠近顶端铰接有支撑架15,且支撑架15的顶端固定有两根开口相对且互相平行的槽钢横梁8,两根槽钢横梁8之间卡接有矩形滑块9,矩形滑块9的下表面中部卡接有伸缩管10,且伸缩管10的底端固定有盖体6,盖体6的顶端靠近边缘处开有塞孔,且塞孔内加塞有塞子7,底座1的底部靠近底锅3的正下方设置有燃气座18,盖体6的下表面靠近圆周边缘处还设置有推力球轴承5。
本实用新型中,底锅3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成齿状,且底座1的顶端靠近底锅3的边缘处卡插接有传动杆14,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3和锥形齿轮。
其中,底座1的后侧靠近顶端卡接有驱动电机17,且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与锥形齿轮相适配的驱动齿轮,从而可以为转动连接在圆锥滚子轴承4内的底锅提供旋转的驱动力。
其中,底座1的边缘处靠近驱动电机17的上方固定有垂直立板16,且垂直立板16的中间设置有活动铰轴,活动铰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扭力弹簧,从而可以始终为两根槽钢横梁8的端部提供向下的压力,以将盖体6紧紧盖在底锅3的顶端。
其中,盖体6的顶端远离塞子7的一侧设置有呈圆环形分布的插孔12,且插孔12内插接有弓形杆11。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弓形杆11的较长杆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翻板,且弧形翻板当内部的菜进行旋转的时候可以将菜进行翻炒,提高了炒菜的便捷性。
其中,底座1的正面靠近底端设置有暗箱2,且暗箱2内设置有开关,从而防止油污落在开关上,提高了装置的清理效果。
工作原理:使用前先选择盖体6顶端适应的插孔12将弓形杆11插入在插孔12中,以让弧形翻板的翻菜位置以及翻起的幅度适应设计程度;之后再将油和菜倒入底锅3中,再将盖体6盖上即可;使用时,先将暗箱2内燃气座18的开关打开;之后再启动驱动电机17,在锥形齿轮、传动杆和主动齿轮13的带动下使得底锅3和内部的菜开始旋转,当内部的菜遇到弧形翻板的时候,开始翻起;需要浇水和调料的时候,拔出塞子7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包括内设空腔呈箱体结构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平台中部开有轴承安装孔,且轴承安装孔内卡接有圆锥滚子轴承(4),所述圆锥滚子轴承(4)的内圈卡接有底锅(3),所述底座(1)的侧面靠近顶端铰接有支撑架(15),且支撑架(15)的顶端固定有两根开口相对且互相平行的槽钢横梁(8),两根所述槽钢横梁(8)之间卡接有矩形滑块(9),所述矩形滑块(9)的下表面中部卡接有伸缩管(10),且伸缩管(10)的底端固定有盖体(6),所述盖体(6)的顶端靠近边缘处开有塞孔,且塞孔内加塞有塞子(7),所述底座(1)的底部靠近底锅(3)的正下方设置有燃气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锅(3)的圆周边缘处设置成齿状,且底座(1)的顶端靠近底锅(3)的边缘处卡插接有传动杆(14),传动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齿轮(13)和锥形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后侧靠近顶端卡接有驱动电机(17),且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顶端固定有与锥形齿轮相适配的驱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边缘处靠近驱动电机(17)的上方固定有垂直立板(16),且垂直立板(16)的中间设置有活动铰轴,活动铰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扭力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6)的顶端远离塞子(7)的一侧设置有呈圆环形分布的插孔(12),且插孔(12)内插接有弓形杆(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杆(11)的较长杆的底端设置有弧形翻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多功能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正面靠近底端设置有暗箱(2),且暗箱(2)内设置有开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