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侧门零件是一种精密零件,一般由钣金冲压而成。

    汽车侧门零件在冲压成型以后需要检测其尺寸,检测其尺寸前需要将其精准定位,由于汽车侧门零件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定位不精准,定位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块、侧压组件、滑轨组件以及压钳,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框,所述移动块和侧压组件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包括长边、宽边、直边、中间边、侧边以及凹边,所述宽边通过长边与侧边连接,所述侧边通过凹边与中间边连接,所述中间边通过直边与宽边连接,所述中间边和宽边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块位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上压组件、定位件、侧定位组件、压紧组件以及压钳,所述上定位组件、上压组件、侧定位组件、压紧组件以及压钳均与固定框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和侧压组件均通过滑轨组件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有多个,所述压钳有多个,所述侧压组件上设置有圆弧面,所述侧定位组件位于底板上靠近长边处,所述上定位组件和上压组件均与侧边位置相对应,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压板和竖板,所述定位件上设置有定位轴。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的长度方向与中间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顶杆,所述压钳分别位于长边、宽边、直边、中间边、侧边以及凹边的两侧,所述圆弧面与凹边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定位组件上设置有插入轴,所述上压组件上设置有压紧槽,所述压板位于移动块和中间边的上方,所述竖板位于移动块和中间边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在中间边长度方向上呈直线阵列状分布,所述顶杆位于移动块朝向中间边的一侧上,所述圆弧面与凹边形状相配合,所述压紧槽与侧边形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通过底板、移动块、侧压组件、滑轨组件以及压钳相互配合使用,实现使用装置精准定位汽车侧门零件的效果,使汽车侧门零件的定位比较方便,提高了定位的精准性,节约了定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框;21、长边;22、宽边;23、直边;24、中间边;25、侧边;26、凹边;3、移动块;31、顶杆;4、滑轨组件;5、侧压组件;51、圆弧面;6、上定位组件;61、插入轴;7、上压组件;71、压紧槽;8、侧定位组件;9、定位件;91、定位轴;10、压钳;11、压紧组件;111、压板;112、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2,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块3、侧压组件5、滑轨组件4以及压钳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框2,用于定位汽车侧门零件,所述移动块3和侧压组件5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2包括长边21、宽边22、直边23、中间边24、侧边25以及凹边26,用于和汽车侧门零件形状相配合,所述宽边22通过长边21与侧边25连接,所述侧边25通过凹边26与中间边24连接,所述中间边24通过直边23与宽边22连接,所述中间边24和宽边22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块3位于固定框2的内部,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6、上压组件7、侧定位组件8、定位件9、压紧组件11以及压钳10,所述上定位组件6、上压组件7、侧定位组件8、压紧组件11以及压钳10均与固定框2位置相对应。

    所述移动块3和侧压组件5均通过滑轨组件4与底板1活动连接,用于方便汽车侧门零件的放置,所述移动块3有多个,所述压钳10有多个,所述侧压组件5上设置有圆弧面51,用于和汽车侧门零件的形状相配合,所述侧定位组件8位于底板1上靠近长边21处,所述上定位组件6和上压组件7均与侧边25位置相对应,所述压紧组件11包括压板111和竖板112,用于压紧汽车侧门零件,所述定位件9上设置有定位轴91,用于定位移动块3和侧压组件5,所述固定框2、移动块3、侧压组件5、定位件9以及压紧组件11用于初步定位汽车侧门零件。

    所述移动块3的长度方向与中间边24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块3上设置有顶杆31,用于顶紧汽车侧门零件,所述压钳10分别位于长边21、宽边22、直边23、中间边24、侧边25以及凹边26的两侧,所述圆弧面51与凹边26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定位组件6上设置有插入轴61,所述上压组件7上设置有压紧槽71,用于和汽车侧门零件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压板111位于移动块3和中间边24的上方,所述竖板112位于移动块3和中间边24的两侧,用于和压板111连接压紧汽车侧门零件。

    所述移动块3在中间边24长度方向上呈直线阵列状分布,所述顶杆31位于移动块3朝向中间边24的一侧上,所述圆弧面51与凹边26形状相配合,所述压紧槽71与侧边25形状相配合,用于相互配合压紧汽车侧门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开始定位汽车侧门零件时,首先将压板111取走,然后将汽车侧门零件放置于固定框2上,固定框2上的长边21、宽边22、直边23、中间边24、侧边25以及凹边26与汽车侧门零件相配合,并且调整移动块3的位置使顶杆31顶紧汽车侧门零件,手动将压板111固定于竖板112上,并且将侧压组件5上的圆弧面51压紧汽车侧门零件,然后将定位轴91插入侧压组件5下方的定位块9内将侧压组件5定位,汽车侧门零件被初步定位,再次将上压组件7上的压紧槽71压紧汽车侧门零件,然后将上定位组件6上的插入轴61插入汽车侧门零件上的孔位内,最后手动将压钳10压紧汽车侧门零件,汽车侧门零件被彻底定位,工作结束。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块(3)、侧压组件(5)、滑轨组件(4)以及压钳(10),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固定框(2),所述移动块(3)和侧压组件(5)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框(2)包括长边(21)、宽边(22)、直边(23)、中间边(24)、侧边(25)以及凹边(26),所述宽边(22)通过长边(21)与侧边(25)连接,所述侧边(25)通过凹边(26)与中间边(24)连接,所述中间边(24)通过直边(23)与宽边(22)连接,所述中间边(24)和宽边(22)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块(3)位于固定框(2)的内部,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6)、上压组件(7)、侧定位组件(8)、定位件(9)、压紧组件(11)以及压钳(10),所述上定位组件(6)、上压组件(7)、侧定位组件(8)、压紧组件(11)以及压钳(10)均与固定框(2)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和侧压组件(5)均通过滑轨组件(4)与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有多个,所述压钳(10)有多个,所述侧压组件(5)上设置有圆弧面(51),所述侧定位组件(8)位于底板(1)上靠近长边(21)处,所述上定位组件(6)和上压组件(7)均与侧边(25)位置相对应,所述压紧组件(11)包括压板(111)和竖板(112),所述定位件(9)上设置有定位轴(9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的长度方向与中间边(24)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块(3)上设置有顶杆(31),所述压钳(10)分别位于长边(21)、宽边(22)、直边(23)、中间边(24)、侧边(25)以及凹边(26)的两侧,所述圆弧面(51)与凹边(26)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定位组件(6)上设置有插入轴(61),所述上压组件(7)上设置有压紧槽(71),所述压板(111)位于移动块(3)和中间边(24)的上方,所述竖板(112)位于移动块(3)和中间边(24)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在中间边(24)长度方向上呈直线阵列状分布,所述顶杆(31)位于移动块(3)朝向中间边(24)的一侧上,所述圆弧面(51)与凹边(26)形状相配合,所述压紧槽(71)与侧边(25)形状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块、侧压组件、滑轨组件以及压钳,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长边、宽边、直边、中间边、侧边以及凹边,所述宽边通过长边与侧边连接,所述侧边通过凹边与中间边连接,所述中间边通过直边与宽边连接,所述中间边和宽边相互平行,所述移动块位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上定位组件、上压组件、定位件、侧定位组件、压紧组件以及压钳,所述上定位组件、上压组件、侧定位组件、压紧组件以及压钳均与固定框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侧门定位装置,使汽车侧门零件的定位比较方便,提高了定位的精准性,节约了定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明;秦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派鸿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2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