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电器,具体是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电蒸炉产品中,常见的是用电脑板程序控制电蒸炉的工作方式,虽然控制较方便,但价格较贵且操作复杂,不利于特殊人群的使用;而机械控制式电蒸炉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便宜的新产品,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人群的广泛使用,价格较低,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5395044a于2016.03.16公开一种电蒸炉,包括储水盒、电磁泵、蒸汽发生器、底座和立式箱体,底座与立式箱体转轴连接,转轴内部中空装有蒸汽管道,底座包括电脑控制板并且内嵌接水盘,储水盒的出水口与电磁泵的进水口端连通,电磁泵的出水口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与底座上的蒸汽室工作空间连通,储水盒出水口设置水质过滤器,蒸汽发生器连接蒸汽管道与底座上的接水盘相连接,蒸汽室工作空间设置在接水盘上,蒸汽室工作空间具有与接水盘蒸汽出口形状相应的蒸汽输入口,接水盘与底座相对独立设置,储水盒设置于立式箱体的上部。该结构采用电脑控制板,操作繁琐。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较低、安装灵活快捷、有效解决电蒸炉控制界面操作复杂的问题、且简化操作步骤的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包括电蒸炉箱体、控制面板和定时器,定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的一侧,述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式旋钮,机械式旋钮和定时器相互连接;电蒸炉箱体设置有蒸发盘和进水组件,蒸发盘和进水组件的水路相互连通,蒸发盘一侧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和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常开型温控器和进水组件的开关互为电连接,以控制进水组件的开关。常开型温控器用于检测蒸发盘的温度,当蒸发盘的温度达到常开型温控器设定的温度时,常开型温控器会闭合,给进水组件的开关通电,进水组件的开关打开,进水组件对蒸发盘进行加水工作。

    所述机械式旋钮套设在控制面板内、且和定时器相互连接。

    所述控制面板对应机械式旋钮设置有安装凹槽,机械式旋钮套设在安装凹槽内。

    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箱,蒸发盘、水箱分别固定安装在电蒸炉箱体上。

    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进水管,水箱、蒸发盘分别和进水管相互连接,进水管一侧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安装在电蒸炉箱体上。电磁阀控制进水管的进水工作。

    所述蒸发盘底端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常开型温控器和电磁阀互为电连接。

    所述蒸发盘底端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常闭型温控器和蒸发盘的发热管互为电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电蒸炉控制电路上的保险丝和机械式旋钮,保险丝、常闭型温控器分别和机械式旋钮互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可节省开发和材料费用,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蒸汽烹调,且操作简单实用,适用于中低端的电蒸炉产品。

    作为一款纯蒸汽的电蒸炉,本设计利用机械式定时器控制时间的方式替代电脑板程序控制电磁阀实现水箱自动供、停水的功能。当蒸发盘在干烧无水导致温度升高的情况下,触发常开型温控器的通断来控制电磁阀,实现加水继续工作。随后蒸发盘温度下降,蒸发盘上常开型温控器来反向控制电磁阀工作,使电磁阀闭合,停止加水。从而达到蒸汽烹调的效果,主要应用于价格较低且亲民的产品路线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蒸炉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蒸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电蒸炉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蒸炉箱体,2为控制面板,2.1为安装凹槽,3为定时器,4为机械式旋钮,5为蒸发盘,6为常开型温控器,7为常闭型温控器,8为电磁阀,9为水箱,10为进水管,11为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包括电蒸炉箱体1、控制面板2和定时器3,定时器3设置在控制面板2的一侧,控制面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式旋钮4,机械式旋钮4和定时器3相互连接;电蒸炉箱体1设置有蒸发盘5和进水组件,蒸发盘5和进水组件的水路相互连通,蒸发盘5一侧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6和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7,常开型温控器6和进水组件的开关互为电连接,以控制进水组件的开关。本实施的蒸发盘5底端设置有两个常闭型温控器7,常闭型温控器7一侧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6。本实施需要配合电磁阀8同时使用,在电蒸炉的蒸发盘5上增加多一个常开型温控器6,在工作过程中,常开型温控器6的通断能够控制电磁阀8工作使蒸发盘5能不断有水,蒸汽能持续加热食物。旋钮式的定时器使用简易,无复杂的界面控制。

    进一步的说,机械式旋钮4套设在控制面板2内、且和定时器3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说,控制面板2对应机械式旋钮4设置有安装凹槽2.1,机械式旋钮4套设在安装凹槽2.1内。

    进一步的说,常开型温控器6,达到温度就会闭合或断开,以控制电磁阀8的通电或断电,电磁阀8通电就打开阀门加水,电磁阀8断电就关闭阀门,水箱9停止加水。

    进一步的说,进水组件包括水箱9,蒸发盘5、水箱9分别固定安装在电蒸炉箱体1上。

    进一步的说,进水组件还包括进水管10,水箱9、蒸发盘5分别和进水管10相互连接,进水管10一侧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安装在电蒸炉箱体1上。

    进一步的说,蒸发盘5底端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6,常开型温控器6和电磁阀8互为电连接。

    进一步的说,蒸发盘5底端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7,常闭型温控器7和蒸发盘5的发热管互为电连接。

    进一步的说,还包括设置在电蒸炉控制电路上的保险丝11和机械式旋钮4,保险丝11、常闭型温控器7分别和机械式旋钮4互为电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当蒸发盘5处水烧干时,温度升高,并达到一定温度时,常开型温控器6就会闭合,使电磁阀8通电打开,从而使位于电磁阀8上方的水箱9往蒸发盘5里加水;加入冷水的过程中,蒸发盘5温度会不断下降;当加水到一定量之后,蒸发盘5温度会下降到常开型温控器6的设定断开温度,常开型温控器6就会断开,使电磁阀8断电关闭,从而停止加水;如此循环工作。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包括电蒸炉箱体(1)、控制面板(2)和定时器(3),定时器(3)设置在控制面板(2)的一侧,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式旋钮(4),机械式旋钮(4)和定时器(3)相互连接;电蒸炉箱体(1)设置有蒸发盘(5)和进水组件,蒸发盘(5)和进水组件的水路相互连通,蒸发盘(5)一侧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6)和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7),常开型温控器(6)和进水组件的开关互为电连接,以控制进水组件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机械式旋钮(4)套设在控制面板(2)内、且和定时器(3)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面板(2)对应机械式旋钮(4)设置有安装凹槽(2.1),机械式旋钮(4)套设在安装凹槽(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箱(9),蒸发盘(5)、水箱(9)分别固定安装在电蒸炉箱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进水管(10),水箱(9)、蒸发盘(5)分别和进水管(10)相互连接,进水管(10)一侧设置有电磁阀(8);电磁阀(8)安装在电蒸炉箱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蒸发盘(5)底端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6),常开型温控器(6)和电磁阀(8)互为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所述蒸发盘(5)底端还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7),常闭型温控器(7)和蒸发盘(5)的发热管互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在电蒸炉控制电路上的保险丝(11)和机械式旋钮(4),保险丝(11)、常闭型温控器(7)分别和机械式旋钮(4)互为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改良的机械控制式电蒸炉,包括电蒸炉箱体、控制面板和定时器,定时器设置在控制面板的一侧,控制面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机械式旋钮,机械式旋钮和定时器相互连接;电蒸炉箱体设置有蒸发盘和进水组件,蒸发盘和进水组件的水路相互连通,蒸发盘一侧设置有常开型温控器和一个以上的常闭型温控器,常开型温控器和进水组件的开关互为电连接,以控制进水组件的开关;机械式旋钮套设在控制面板内、且和定时器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蒸炉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机械式旋钮,以替换繁琐的智能操作界面。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生;李俊科;李富宁;苏钦正;曾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