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格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格栅通常安装在汽车前部以利于发动机舱进气以及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同时汽车格栅在另一方面还有装饰汽车,以提高汽车视觉效果美观度及辨识度的作用。
现有的格栅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格栅安装在对应的下工装上,再通过上工装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上,然后通过长螺栓将下工装和上工装收紧,使得格栅被夹持在上工装和下工装之间,最后通过螺钉枪对格栅进行螺钉安装。
但是,上工装和下工装通过长螺栓进行收紧从而夹紧于格栅,故格栅在取出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将所有长螺栓取下并搬动上工装使其脱离于格栅,此时才可更换新的格栅进行下一组的加工,更换步骤较为繁琐,不利于工厂的批量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提高了对格栅抵紧固定的稳定性,且便于更换格栅从而提高了格栅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包括工作台、下工装和配合于下工装的上工装,所述下工装的下侧安装有放置在工作台上的放置板,所述上工装转动连接于下工装,所述放置板和上工装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在收缩时驱动上工装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上,所述上工装上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放置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柱插接的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二限位柱上设有插接柱和驱动插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接槽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伸缩件的收缩驱动上工装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上,此时第一限位柱将随着上工作转动并插接在第二插接槽内,同时驱动件将驱动插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实现了对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的多方向限位,使得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不易发生相对晃动,提高了格栅被上工装和下工装夹紧的稳定性;
当格栅加工完成后,先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插接柱脱离于第二插接槽,再通过伸缩件的伸长带动上工装远离于下工装从而便于对格栅进行更换,提高了格栅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柱上设有固定块,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固定块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插接柱,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插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柱插接于第二插接槽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伸长将驱动插接柱插接于第一插接槽,提高了格栅被上工装和下工装夹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插接槽内嵌设有供插接柱插接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的端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若干第一锁紧件锁紧固定在第一限位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柱插接在耐磨环内,减少了插接柱在滑动过程中对第一限位柱的磨损,有效地保护了第一插接柱;同时当耐磨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生磨损时,插接柱的侧壁将无法完全抵触于耐磨环的内壁,使得插接柱和耐磨环的配合将无法对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实现有效地限位固定,此时可取消第一锁紧件对安装板的锁紧固定从而对耐磨环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件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若干第二锁紧件锁紧固定在放置板上,所述上工装上设有嵌设杆,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套设在嵌设杆外的套设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与放置板的配合、套设环与嵌设杆的配合,保证了第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当第二气缸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可先取消第二锁紧件对安装座的锁紧固定,再将套设环将嵌设杆上滑出即可对第二气缸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设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抵触于套设环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母使得套设环在嵌设杆上不易发生晃动,且限位螺母和第二锁紧件实现了对第二气缸的多方向限位,提高了第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的上侧安装有若干横向加固型材和若干纵向加固型材,所述横向加固型材连接于所有纵向加固型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加固型材和纵向加固型材提高了上工装整体的强度,使得上工装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了对格栅的压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压紧板,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压紧板压紧于格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在伸出时将驱动压紧板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上,提高了对格栅抵紧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工装的下侧安装有若干抵紧柱,所述抵紧柱外包覆有抵紧于格栅的弹性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工装压紧于格栅时,所有抵紧柱上的弹性套均发生形变并抵紧于格栅,实现了对格栅的多点抵紧固定,提高了格栅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使得格栅上不易产生压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二气缸、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插接柱和第一气缸的设置,使得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不易发生相对晃动,提高了格栅被上工装和下工装夹紧的稳定性;
2.安装座、嵌设杆、套设环和第二锁紧件的设置,保证了第二气缸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便于对损坏的第二气缸进行更换;
3.第三气缸、压紧板、抵紧柱和弹性套的设置,提高了格栅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使得格栅上不易产生压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表示上工装与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下工装;3、上工装;31、嵌设杆;32、限位螺母;33、横向加固型材;34、纵向加固型材;35、固定板;36、第三气缸;37、压紧板;38、抵紧柱;381、弹性套;39、第一限位柱;391、第一插接槽;392、耐磨环;393、安装板;4、放置板;41、固定架;42、第二气缸;421、套设环;43、第二锁紧件;44、第二限位柱;441、第二插接槽;45、插接柱;46、固定块;47、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包括工作台1、下工装2和配合于下工装2的上工装3。如图2所示,下工装2的下侧固定有放置在工作台1上的放置板4。放置板4上固定有固定架41,上工装3转动连接于固定架41,放置板4上设有两组伸缩件。
伸缩件为第二气缸42,第二气缸42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若干第二锁紧件43(图中未示出),第二锁紧件43为螺纹连接于安装座与放置板4的第二锁紧螺栓。
如图3所示,上工装3上固定有嵌设杆31,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套设环421。套设环421套设在嵌设杆31外,保证了第二气缸4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嵌设杆3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2,限位螺母32抵触于套设环421的端面,使得得套设环421在嵌设杆31上不易发生晃动。
如图2所示,上工装3的上侧焊接有两组横向加固型材33和两组垂直于横向加固型材33的纵向加固型材34,横向加固型材33和纵向加固型材34的材质为冷轧钢,横向加固型材33固定连接于两组纵向加固型材34,从而提高了上工装3整体的强度。
如图2所示,上工装3的上侧固定有两组固定板35,两组固定板35上均固定有第三气缸36,第三气缸36的活塞杆上固定有压紧板37(见图4),第三气缸36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压紧板37压紧于格栅,从而提高了格栅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上工装3的下侧固定有若干抵紧柱38,抵紧柱38外包覆有抵紧于格栅的弹性套381,弹性套381的材质为橡胶,既实现了对格栅的多点抵紧固定,又使得格栅上不易产生压痕。
如图2和图4所示,上工装3上固定有两组第一限位柱39,放置板4上固定有两组第二限位柱44,第二限位柱4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接槽441,第一限位柱39插接于第二插接槽441,使得第一限位柱39和第二限位柱44不易发生相对晃动。
第一限位柱39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91(图中未示出),第一插接槽391内嵌设有耐磨环392,耐磨环392的端部固定有安装板393,安装板393上设有若干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为螺纹连接于固定板35与第一限位柱39的第一锁紧螺栓。
耐磨环392内插接有插接柱45,第二限位柱44上固定有固定块46,固定块46上设有驱动件,驱动件为固定在固定块46上的第一气缸47,第一气缸47的活塞杆连接于插接柱45,第一气缸47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插接柱45插接于第一插接槽391,提高了格栅被上工装3和下工装2夹紧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通过第二气缸42驱动上工装3转动并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2上,此时第一限位柱39将随着上工作转动并插接在第二插接槽441内,第一气缸47将驱动插接柱45插接在耐磨环392内;同时所有抵紧柱38上的弹性套381均发生形变并抵紧于格栅;然后第三气缸36将驱动压紧板37压紧于格栅,提高了对格栅抵紧固定的稳定性。
当格栅加工完成后,先通过第一气缸47驱动第一插接柱45脱离于第二插接槽441,再通过第二气缸42带动上工装3远离于下工装2从而便于对格栅进行更换,提高了格栅的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包括工作台(1)、下工装(2)和配合于下工装(2)的上工装(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装(2)的下侧安装有放置在工作台(1)上的放置板(4),所述上工装(3)转动连接于下工装(2),所述放置板(4)和上工装(3)上转动连接有同一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在收缩时驱动上工装(3)将格栅压紧在下工装(2)上,所述上工装(3)上设有第一限位柱(39),所述第一限位柱(39)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391),所述放置板(4)上设有第二限位柱(44),所述第二限位柱(44)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柱(39)插接的第二插接槽(441),所述第二限位柱(44)上设有插接柱(45)和驱动插接柱(45)插接于第一插接槽(391)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柱(44)上设有固定块(46),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固定块(46)上的第一气缸(47),所述第一气缸(47)的活塞杆连接于插接柱(45),所述第一气缸(47)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插接柱(45)插接于第一插接槽(39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391)内嵌设有供插接柱(45)插接的耐磨环(392),所述耐磨环(392)的端部设有安装板(393),所述安装板(393)通过若干第一锁紧件锁紧固定在第一限位柱(3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为第二气缸(42),所述第二气缸(42)上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若干第二锁紧件(43)锁紧固定在放置板(4)上,所述上工装(3)上设有嵌设杆(31),所述第二气缸(42)的活塞杆上设有套设在嵌设杆(31)外的套设环(4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设杆(31)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2),所述限位螺母(32)抵触于套设环(421)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装(3)的上侧安装有若干横向加固型材(33)和若干纵向加固型材(34),所述横向加固型材(33)连接于所有纵向加固型材(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装(3)上设有固定板(35),所述固定板(35)上设有第三气缸(36),所述第三气缸(36)的活塞杆上设有压紧板(37),所述第三气缸(36)的活塞杆在伸出时驱动压紧板(37)压紧于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格栅加工用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装(3)的下侧安装有若干抵紧柱(38),所述抵紧柱(38)外包覆有抵紧于格栅的弹性套(38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