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制造,机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适用于滑动轴承刮研的支撑与固定。



    背景技术:

    滑动轴承应用极为广泛,轴瓦的瓦衬一般都需要进行研刮。轴瓦研刮的目的是为了是瓦衬形成圆的几何形状,使轴瓦与轴劲间存在锲形缝隙,以保证轴经旋转时,摩擦面间能形成锲形油膜,使轴径上升离开瓦衬,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运转,以减轻与瓦衬的摩擦,降低其磨损与动力的消耗,而通常在轴瓦刮研时没有固定装置,致使刮研操作困难,同时需要两人配合完成,费工费时,且由于人为因素大,影响了刮研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解决了滑动轴承在刮研时不易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的底座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两个第一滑槽内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二滑槽通过螺栓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杆与底座的夹角为90°。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的限位装置为顶丝,所述的顶丝与底座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底座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所述的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延伸片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底座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上设置有多组与第一滑槽相平行的延伸滑槽。

    本工装结构既能保证滑动轴承刮研时的固定,又能减少人力的投入,同时可根据轴瓦大小进行相应调整,适用范围极广。

    滑动轴承刮研固定装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内的螺栓松开,使得支撑杆和支撑梁处于滑动的状态,然后根据轴瓦尺寸、个人刮研角度及刮研手法的不同,使得轴瓦的底部抵住限位装置,调整支撑杆和支撑梁的位置,直到到达合适位置后将螺栓紧固,以固定支撑杆和支撑梁,后部与支撑梁牢牢接触固定,开始刮研轴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横向和纵向的滑槽,可根据不同尺寸滑动轴承进行调节固定结构的大小,实现对不同滑动轴承的固定刮研工作,使得滑动轴承刮研工作由原来两人配合完成变为一人操作,且适用于所有剖分式滑动轴承的刮研工作,适用范围广泛,使用后效果良好,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提高了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固定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件轴瓦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的固定工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底座,2为支撑杆,3为第一滑槽,4为螺栓,5为第二滑槽,6为支撑梁,7为顶丝,8为延伸片,9为延伸滑槽,10为轴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所述的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8,在延伸片8上沿底座1侧边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3,底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顶丝7,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3内通过螺栓4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2,支撑杆2与底座1的夹角为90°,支撑杆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5,第二滑槽5通过螺栓4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6。

    滑动轴承刮研固定装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滑槽3与第二滑槽5内的螺栓4松开,使得支撑杆2和支撑梁6处于滑动的状态,然后根据轴瓦10的尺寸、个人刮研角度及刮研手法的不同,使得轴瓦10的底部抵住顶丝7,调整支撑杆2和支撑梁6的位置,直到到达合适位置后将螺栓4紧固,以固定支撑杆2和支撑梁6,轴瓦10后部与支撑梁6牢牢接触固定,开始刮研轴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是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底座1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3,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8,在延伸片8设置有两个与第一滑槽3相平行的延伸滑槽9,底座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顶丝7,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滑槽3内通过螺栓4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2,支撑杆2与底座1的夹角为90°,支撑杆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5,第二滑槽5通过螺栓4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6。延伸滑槽9的设置为了适应不同宽度的轴瓦9,可以调整整个底部滑槽的宽度,同时延长支撑梁6的长度,以适应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横向和纵向的滑槽,可根据不同尺寸滑动轴承进行调节固定结构的大小,实现对不同滑动轴承的固定刮研工作,使得滑动轴承刮研工作由原来两人配合完成变为一人操作,且适用于所有剖分式滑动轴承的刮研工作,适用范围广泛,使用后效果良好,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提高了检修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支撑杆(2),所述的底座(1)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3),所述底座(1)的前端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两个第一滑槽(3)内通过螺栓(4)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的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上设置有第二滑槽(5),所述的第二滑槽(5)通过螺栓(4)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与底座(1)的夹角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为顶丝(7),所述的顶丝(7)与底座(1)前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8),所述的第一滑槽(3)设置在所述延伸片(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延伸片(8),所述延伸片上设置有多组与第一滑槽(3)相平行的延伸滑槽(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制造,机床装配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刮研固定工装结构,适用于滑动轴承刮研的支撑与固定;解决了滑动轴承在刮研时不易固定的问题;包括底座和支撑杆,底座两侧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底座的前端设置有限位装置,两个第一滑槽内通过螺栓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通过螺栓连接有横向的支撑梁;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尺寸滑动轴承进行调节固定结构的大小,实现对不同滑动轴承的固定刮研工作,使得滑动轴承刮研工作由原来两人配合完成变为一人操作,适用范围广泛,使用后效果良好,减少了人力的投入,同时提高了检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云;许海龙;李平;林艳君;杨慧;张一波;魏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