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在许多家用电器、工业机器及电子设备在工作时,其内部会有热量产生,如果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容易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性能,严重的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因此需要加装有散热风扇,通过改变空气流通的方向,增加其内部的空气流通速度,达到对设备内部进行散热的目。
而现有的散热风扇主要有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混流风扇及贯流式风机。其中因为离心风扇工作时,叶片推动空气以与轴相垂直的方向(即径向)流动,进气是沿轴线方向,而出气却垂直于轴线方向。因为其特有的空气流通方式,因此在一些设备中需要采用离心风扇进行散热,将设备内部的热量通过空气流通散发到外界中,但是现有的离心风扇的外壳出风口大部分都是固定开设好的,当人们将散热风扇固定于设备之后,无法再调整散热风扇出风口朝向,容易导致散热风扇的出风口收到阻挡,或者所吹出带有热量的空气吹向设备内部,起不到该有的散热效果,导致散热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能够改变散热风扇出风口的角度,从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包括叶轮、马达及外壳,所述叶轮和马达均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叶轮套设于马达外部,所述叶轮与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包括盖板、底板及侧板,所述盖板设置于叶轮上方,所述盖板开设有与叶轮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底板设置于叶轮下方,所述底板靠近叶轮一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为圆形结构,所述侧板设置于盖板与底板之间,所述侧板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所述转动区靠近底板一侧与凸环相适配圆形的滑槽,所述凸环设置于滑槽内,所述盖板与转动区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两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侧板两端形成出风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孔为沉头孔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环横截面形状为t字型,所述滑槽横截面形状为倒t字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叶轮包括若干个叶片和轮毂,所述叶片固定设置于轮毂外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所述叶片为曲面结构,所述叶片朝向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反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的有益效果是:叶轮套设于马达外部,外壳包括盖板、底板及侧板,盖板设置于叶轮上方,盖板开设有与叶轮相对应的进风口,底板设置于叶轮下方,侧板两端相互平行设置,侧板两端形成出风口。人们先将散热风扇的底板固定于设备所需要散热的位置,通过马达带动叶轮进行转动,从盖板的进风口处将气体吸入到壳体中,再通过侧板两端的出风口将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散热风扇的空气流通过程,在底板靠近叶轮一侧设有凸环,凸环为圆形结构,侧板设置于盖板与底板之间,侧板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转动区靠近底板一侧与凸环相适配圆形的滑槽,凸环设置于滑槽内,人们可以通过将侧板绕着底板进行转动,从而将侧板上的出风口朝向进行360度的调整,满足在不同设备上散热通道的需求,通过调整出风口的方向,使得散热风扇抽出来带有热量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使散热风扇能够持续保持高效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包括叶轮20、马达30及外壳10,所述叶轮20和马达30均设置于外壳10内,所述叶轮20套设于马达30外部,所述叶轮20与马达3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0包括盖板11、底板13及侧板12,所述盖板11设置于叶轮20上方,所述盖板11开设有与叶轮20相对应的进风口111,所述底板13设置于叶轮20下方。
所述底板13靠近叶轮20一侧设有凸环131,所述凸环131为圆形结构,所述侧板12设置于盖板11与底板13之间,所述侧板12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121,所述转动区121靠近底板13一侧与凸环131相适配圆形的滑槽123,所述凸环131设置于滑槽123内,所述盖板11与转动区121固定连接,所述侧板12两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侧板12两端形成出风口122。
人们先将散热风扇的底板13固定于设备所需要散热的位置,通过马达30带动叶轮20进行转动,从盖板11的进风口111处将气体吸入到壳体中,再通过侧板12两端的出风口122将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散热风扇的空气流通过程,在底板13靠近叶轮20一侧设有凸环131,凸环131为圆形结构,侧板12设置于盖板11与底板13之间,侧板12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121,转动区121靠近底板13一侧与凸环131相适配圆形的滑槽123,凸环131设置于滑槽123内,人们可以通过将侧板12绕着底板13进行转动,从而将侧板12上的出风口122朝向进行360度的调整,满足在不同设备上散热通道的需求,通过调整出风口122的方向,使得散热风扇抽出来带有热量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使散热风扇能够持续保持高效的散热。
所述底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2,利用螺栓或者是螺钉等固定件,穿过安装孔132将散热风扇固定安装在设备需要进行通风散热的位置。并且所述安装孔132为沉头孔结构,防止在将侧板12进行转动时,螺栓或螺钉等固定件凸出与底板13表面,对侧板12造成阻挡,利用沉头孔的结构,使得底板13在固定安装之后仍然能保持平整。
所述叶轮20包括若干个叶片21和轮毂22,所述叶片21固定设置于轮毂22外围。并且所述所述叶片21为曲面结构,所述叶片21朝向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反向弯曲。并且叶片21为曲面结构,所述叶片21朝向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反向弯曲。通过改变叶片21的弯曲方向,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方向进行吸风的散热风扇,满足人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特殊情况的散热需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环131横截面形状为t字型,所述滑槽123横截面形状为倒t字型。将凸环131设置成t字型的结构,可以利用凸环131的上端与滑槽123内的下端进行卡接,从而将侧板12与底板13进行连接,同时又能够实现侧板12绕着底板13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叶轮套设于马达外部,外壳包括盖板、底板及侧板,盖板设置于叶轮上方,盖板开设有与叶轮相对应的进风口,底板设置于叶轮下方,侧板两端相互平行设置,侧板两端形成出风口。人们先将散热风扇的底板固定于设备所需要散热的位置,通过马达带动叶轮进行转动,从盖板的进风口处将气体吸入到壳体中,再通过侧板两端的出风口将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散热风扇的空气流通过程,在底板靠近叶轮一侧设有凸环,凸环为圆形结构,侧板设置于盖板与底板之间,侧板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转动区靠近底板一侧与凸环相适配圆形的滑槽,凸环设置于滑槽内,人们可以通过将侧板绕着底板进行转动,从而将侧板上的出风口朝向进行360度的调整,满足在不同设备上散热通道的需求,通过调整出风口的方向,使得散热风扇抽出来带有热量的空气能够顺利排出,使散热风扇能够持续保持高效的散热。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1.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马达及外壳,所述叶轮和马达均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叶轮套设于马达外部,所述叶轮与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包括盖板、底板及侧板,所述盖板设置于叶轮上方,所述盖板开设有与叶轮相对应的进风口,所述底板设置于叶轮下方,所述底板靠近叶轮一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为圆形结构,所述侧板设置于盖板与底板之间,所述侧板中部为圆形结构形成转动区,所述转动区靠近底板一侧与凸环相适配圆形的滑槽,所述凸环设置于滑槽内,所述盖板与转动区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两端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侧板两端形成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沉头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型,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倒t字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若干个叶片和轮毂,所述叶片固定设置于轮毂外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曲面结构,所述叶片朝向顺时针方向弯曲或逆时针反向弯曲。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