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喷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



    背景技术:

    淋雨试验是汽车装配完成后的一项关键试验,它将模拟车辆在不同等级降雨环境下,车辆防止雨水进入的能力,传统的淋雨室为长方形通道或室体,内部并排设置有若干喷淋架。这种淋雨室喷淋的范围有限,只能对车辆的有限范围进行喷淋。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专利号为“cn207741898u”的名为“一种淋雨室”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带有旋转平台的淋雨室,待测试的车辆放置在旋转平台上,然后通过旋转平台上方的喷淋装置进行喷淋,旋转平台旋转以此来扩大喷淋范围。这种淋雨室虽然能够扩大喷淋范围,但是由于喷淋装置为固定结构,只能适用于少量车型,适用车型尺寸差异范围较小,对于车型尺寸差异较大的车辆喷淋距离很难保证,喷淋环境受影响导致客车密封性检测环境不达标。

    因此,有人提出了活动淋雨室,如专利号为“cn206362493u”的名为“供多车型共用的可移动式淋雨室”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淋雨室内设置有可沿竖向移动的顶部喷淋管以及固定在房体侧部水平气缸推杆上的侧部喷淋管,通过动力驱动顶部喷淋管和侧部喷淋管都是可移动的,这样能够适应各种规模的车型,使用范围大幅度增加了。但是该淋雨室存在缺陷,该淋雨室只能喷淋汽车的三个面,即顶面和两个侧面,喷淋的范围太小,比较片面,针对汽车x向的两面以及底面都没有喷淋到,对汽车的检测并不全面和深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包括喷淋框架以及位于喷淋框架顶部可沿z向升降的顶部喷淋结构、位于喷淋框架y向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喷淋框架底部的底部喷淋结构、位于喷淋框架x向前端的头部喷淋结构和位于喷淋框架x向后端的尾部喷淋结构,所述顶部喷淋结构与底部喷淋结构两两相对、头部喷淋结构与尾部喷淋结构两两相对,与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形成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喷淋的喷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喷淋结构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尾部喷淋单元;所述尾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上的尾部喷淋总管以及垂直固定在尾部喷淋总管上的多根尾部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框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尾部喷淋总管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x向驱动结构包括铺设在喷淋框架顶部的沿x向布置的顶部滑轨以及铺设在喷淋框架底部沿x向布置的底部滑轨;所述喷淋总管上端设置有尾部机座;所述喷淋框架上安装有x向驱动电机;所述x向驱动电机通过链条结构与尾部机座传动连接;所述尾部机座滑动连接于顶部滑轨通过x向驱动电机驱动沿顶部滑轨移动;所述尾部喷淋总管下端滑动连接于底部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机座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尾部转轴,尾部机座上端安装有驱动尾部机座绕尾部转轴轴线旋转的尾部旋转驱动电机;所述的尾部喷淋总管上端固定在尾部转轴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连接于底部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喷淋结构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头部喷淋单元;所述头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上的头部喷淋总管以及垂直固定在头部喷淋总管上的多根头部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框架上设置有头部机座以及驱动头部机座绕z向轴线转动的头部旋转驱动电机;所述头部机座的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头部转轴;所述头部喷淋总管的上端固定在头部转轴的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铰接连接于固定在喷淋框架底部的旋转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喷淋结构包括多组顶部喷淋单元,多组顶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的一组顶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喷淋单元包括顶部支架以及固定在顶部支架上沿y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顶部喷淋总管;所述顶部喷淋总管沿z向布置,顶部喷淋总管上设置有多个沿x向布置的顶部喷淋支管;所述喷淋框架上设置有顶部驱动电机;所述顶部支架通过吊索与顶部驱动电机连接并通过顶部驱动电机驱动沿z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架上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y向穿设于顶部支架上的横梁;所述喷淋框架的y向两侧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导轨;所述横梁两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导轨的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喷淋结构包括固定在喷淋框架侧部的侧部喷淋支架;所述侧部喷淋支架上布置有多根沿z向间隔布置的侧部喷淋管;所述侧部喷淋管上布置有多个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喷淋结构包括多组底部喷淋单元,多组底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靠近尾部喷淋结构的一组底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所述底部喷淋单元包括多根沿y向间隔布置的底部喷淋管;所述底部喷淋管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喷淋框架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通过在喷淋框架上设置尾部喷淋结构、头部喷淋结构、侧部喷淋结构、顶部喷淋结构和底部喷淋结构,使进入到喷淋框架内的待检车辆能够全方位的被喷淋到,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2、通过设置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的顶部喷淋结构、尾部喷淋结构,可适应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待检车辆,适用范围大幅度提高,调节尾部喷淋结构沿x向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车辆,调节顶部喷淋结构沿z向的位置可适应不同高度的车辆;

    3、通过在喷淋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滑轨结构,能够保证尾部喷淋结构能够平顺且准确的沿x向移动到位,上下两端均通过滑轨进行支撑,稳定性更好;

    4、通过在喷淋框架上设置可以驱动尾部喷淋总管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旋转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尾部喷淋结构的开合,方便待检车辆的进出;

    5、通过将头部喷淋结构设置成可旋转的结构,方便对待检车辆头部位置进行喷淋,也便于待检车辆的进出;

    6、通过将顶部喷淋结构中靠近尾部喷淋结构的一组顶部喷淋单元设置成单独控制的结构,避免了在对短车型进行喷淋时,尾部喷淋结构中靠近尾部的喷淋管需要对着空位置进行喷淋,浪费水资源;

    7、通过将顶部喷淋结构设置为可沿z向移动的活动式结构,能够通过调节顶部喷淋总管的竖向高度,使其适应不同高度的车型;

    8、通过在顶部支架上安装导向结构,使顶部支架的升降变的更加平顺、流畅,减小了顶部支架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9、通过将侧部喷淋管固定在侧部喷淋支架上,侧部喷淋支架为桁架结构,安装方式极为简单;

    10、通过将底部喷淋结构分成可单独控制的多组底部喷淋单元,尤其是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的一组底部喷淋单元可通过阀门进行控制,应对短车型的喷淋检测时,可对其进行关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各种规格的车型检测,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检测,检测效果更好,结果更加准确,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淋雨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尾部喷淋结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尾部喷淋结构的x向驱动电机以及尾部旋转驱动电机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尾部喷淋结构的尾部旋转驱动电机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尾部喷淋总管与底部滑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头部喷淋结构侧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头部喷淋结构俯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顶部喷淋结构的主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顶部喷淋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侧部喷淋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底部喷淋结构的主视图;

    其中:1—尾部喷淋结构;1.1—尾部喷淋总管;1.2—尾部喷淋支管;1.3—顶部滑轨;1.4—底部滑轨;1.5—尾部机座;1.6—x向驱动电机;1.7—尾部转轴;1.8—尾部旋转驱动电机;2—头部喷淋结构;2.1—头部喷淋总管;2.2—头部喷淋支管;2.3—头部机座;2.4—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5—头部转轴;2.6—旋转底座;3—顶部喷淋结构;3.1—顶部支架;3.2—顶部喷淋总管;3.3—顶部喷淋支管;3.4—顶部驱动电机;3.5—吊索;3.6—横梁;3.7—导轨;3.8—滑轮;4—侧部喷淋结构;4.1—侧部喷淋支架;4.2—侧部喷淋管;5—底部喷淋结构;5.1—底部喷淋管;5.2—支撑杆;6—喷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11,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本实施例的淋雨室包括作为承载骨架的喷淋框架6,喷淋框架6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用于固定喷淋结构。本实施例的淋雨室能够全方位对待检测量进行喷淋检测,包括位于喷淋框架6顶部可沿z向升降的顶部喷淋结构3、位于喷淋框架6y向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4、位于喷淋框架6底部的底部喷淋结构5、位于喷淋框架6x向前端的头部喷淋结构2和位于喷淋框架6x向后端的尾部喷淋结构1,顶部喷淋结构3与底部喷淋结构5两两相对、头部喷淋结构2与尾部喷淋结构1两两相对,与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4形成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喷淋的喷淋结构。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尾部喷淋结构1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尾部喷淋单元,尾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6上的尾部喷淋总管1.1以及垂直固定在尾部喷淋总管1.1上的多根尾部喷淋支管1.2。尾部喷淋支管1.2垂直固定在尾部喷淋总管1.1的侧部,多根尾部喷淋支管1.2沿竖向依次间隔布置,尾部喷淋支管1.2的端部设置有喷头,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车型以及方便待检车辆进入到喷量框架6中,本实施例的尾部喷淋总管1.1具有绕自身轴线旋转和沿x向行进移动的功能。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的喷淋框架6顶部铺设有沿x向布置的顶部滑轨1.3以及铺设在喷淋框架6底部的沿x向布置的底部滑轨1.4,喷淋总管1.3上端设置有尾部机座1.5,喷淋框架6上安装有x向驱动电机1.6,x向驱动电机1.6上设置有链条结构,尾部机座1.5固定在链条结构上,通过x向驱动电机1.6驱动链条结构往返移动,从而使尾部机座1.5沿顶部滑轨1.3移动,实现尾部机座1.5沿x向的平移移动。当待检车辆为短车型时,通过x向驱动电机1.6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沿x向头部喷淋结构2一侧移动,直至适应待检车辆的长度,同样的如果待检车辆为长款车型,就可以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沿x向向远离头部喷淋结构2移动,直至适应待检车型的长度。

    本实施例的尾部喷淋总管1.1旋转驱动结构如图3~4所示,尾部机座1.5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尾部转轴1.7,尾部机座1.5上端安装有驱动尾部机座1.5绕尾部转轴1.7轴线旋转的尾部旋转驱动电机1.8,尾部喷淋总管1.1上端固定在尾部转轴1.7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连接于底部滑轨1.4。底部滑轨1.4上连接有一个滑动底座,滑动底座与尾部喷淋总管1.1之间设置有一个旋转轴承。当车辆需要进入时,尾部旋转驱动电机1.8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旋转,带动尾部喷淋支管1.2转动,使尾部喷淋支管1.2转动至喷淋框架6侧部处,方便车辆进入。当车辆完全进入后,驱动尾部喷淋支管1.2向喷淋框架6的尾部转动,对整个结构进行闭合,方便对车辆尾部进行喷淋。

    同样的,本实施例的头部喷淋结构2也是可以旋转的喷淋结构,如图6~7所示,头部喷淋结构2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头部喷淋单元,头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6上的头部喷淋总管2.1以及垂直固定在头部喷淋总管2.1上的多根头部喷淋支管2.2,喷淋框架6上设置有头部机座2.3以及驱动头部机座2.3绕z向轴线转动的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头部机座2.3的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头部转轴2.5,头部喷淋总管2.1的上端固定在头部转轴2.5的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铰接连接于固定在喷淋框架6底部的旋转底座2.6上。本实施例在两组顶部喷淋单元的中间设置一组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然后通过两根转轴与两侧的头部机座2.3传动连接,即通过一组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即可控制两组头部喷淋单元的旋转。

    当车辆进入后,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驱动头部喷淋总管2.1转动,使头部喷淋支管2.2旋转至贴合喷淋框架6的前端便于对车辆进行喷淋,当喷淋完成后,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驱动头部喷淋总管2.1转动,使头部喷淋支管2.2旋转至贴合喷淋框架6的侧部便于车辆的移出。

    本实施例的顶部喷淋结构3可以沿z向进行位置调节,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车型检测,如图8~9所示,顶部喷淋结构3包括多组顶部喷淋单元,多组顶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顶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对于短款车型的检测,可以将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顶部喷淋单元进行关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如图8~9所示,顶部喷淋单元包括顶部支架3.1以及固定在顶部支架3.1上沿y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顶部喷淋总管3.2,顶部喷淋总管3.2沿z向布置,顶部喷淋总管3.2上设置有多个沿x向布置的顶部喷淋支管3.3,喷淋框架6上设置有顶部驱动电机3.4,顶部支架3.1通过吊索3.5与顶部驱动电机3.4连接并通过顶部驱动电机3.4驱动沿z向移动。本实施例的顶部驱动结构可以使多种,只要能够实现本实施例顶部支架3.1的竖向移动即可。

    如图9所示,顶部支架3.1上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沿y向穿设于顶部支架3.1上的横梁3.6,喷淋框架6的y向两侧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导轨3.7,横梁3.6两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导轨3.7的滑轮3.8。

    本实施例的侧部喷淋结构4位固定结构,如图10所示,侧部喷淋结构4包括固定在喷淋框架6侧部的侧部喷淋支架4.1,侧部喷淋支架4.1上布置有多根沿z向间隔布置的侧部喷淋管4.2,侧部喷淋管4.2上布置有多个喷头。

    如图1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底部喷淋结构5,底部喷淋结构5包括多组底部喷淋单元,多组底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底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底部喷淋单元包括多根沿y向间隔布置的底部喷淋管5.1,底部喷淋管5.1通过支撑杆5.2固定在喷淋框架6底部。对于短款车型的检测,可以将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底部喷淋单元进行关闭,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使用时,待检车辆移动至喷淋框架6的尾部一侧,尾部旋转驱动电机1.8旋转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旋转使尾部喷淋支管1.2转动至喷淋框架6的侧部,待检车辆进入到喷淋框架6内部,尾部旋转驱动电机1.8旋转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旋转使尾部喷淋支管1.2转动至喷淋框架6的尾部,x向驱动电机1.6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移动至车辆尾部,根据车辆长度调节顶部喷淋单元和底部喷淋单元,如果是短款车型,就关闭最靠近喷淋框架6的顶部喷淋单元和底部喷淋单元,如果是长款车型,就打开最靠近喷淋框架6的顶部喷淋单元和底部喷淋单元。根据车辆的高度,调节顶部喷淋结构3的竖向高度,顶部驱动电机3.4驱动顶部支架3.1的升降,直至符合车辆的高度。调节完成后,对车辆进行喷淋。

    检测完成后,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驱动头部喷淋总管2.1旋转使头部喷淋支管2.2转向喷淋框架6的侧部,车辆移出喷淋框架6,完成喷淋检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x向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其中上方为尾部,下方为头部,y向指图1中的垂直纸面的方向,z向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其中左侧为顶部,右侧为底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包括喷淋框架(6)以及位于喷淋框架(6)顶部可沿z向升降的顶部喷淋结构(3)、位于喷淋框架(6)y向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喷淋框架(6)底部的底部喷淋结构(5)、位于喷淋框架(6)x向前端的头部喷淋结构(2)和位于喷淋框架(6)x向后端的尾部喷淋结构(1),所述顶部喷淋结构(3)与底部喷淋结构(5)两两相对、头部喷淋结构(2)与尾部喷淋结构(1)两两相对,与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4)形成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喷淋的喷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喷淋结构(1)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尾部喷淋单元;所述尾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6)上的尾部喷淋总管(1.1)以及垂直固定在尾部喷淋总管(1.1)上的多根尾部喷淋支管(1.2);所述喷淋框架(6)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尾部喷淋总管(1.1)沿x向移动的x向驱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结构包括铺设在喷淋框架(6)顶部的沿x向布置的顶部滑轨(1.3)以及铺设在喷淋框架(6)底部沿x向布置的底部滑轨(1.4);所述尾部喷淋总管(1.1)上端设置有尾部机座(1.5);所述喷淋框架(6)上安装有x向驱动电机(1.6);所述x向驱动电机(1.6)通过链条结构与尾部机座(1.5)传动连接;所述尾部机座(1.5)滑动连接于顶部滑轨(1.3)并通过x向驱动电机(1.6)驱动沿顶部滑轨(1.3)移动;所述尾部喷淋总管(1.1)下端滑动连接于底部滑轨(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机座(1.5)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尾部转轴(1.7),尾部机座(1.5)上端安装有驱动尾部机座(1.5)绕尾部转轴(1.7)轴线旋转的尾部旋转驱动电机(1.8);所述的尾部喷淋总管(1.1)上端固定在尾部转轴(1.7)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连接于底部滑轨(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喷淋结构(2)包括两组沿y向间隔布置的头部喷淋单元;所述头部喷淋单元包括沿z向穿设于喷淋框架(6)上的头部喷淋总管(2.1)以及垂直固定在头部喷淋总管(2.1)上的多根头部喷淋支管(2.2);所述喷淋框架(6)上设置有头部机座(2.3)以及驱动头部机座(2.3)绕z向轴线转动的头部旋转驱动电机(2.4);所述头部机座(2.3)的下端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头部转轴(2.5);所述头部喷淋总管(2.1)的上端固定在头部转轴(2.5)的下端,下端可绕其轴向转动地铰接连接于固定在喷淋框架(6)底部的旋转底座(2.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喷淋结构(3)包括多组顶部喷淋单元,多组顶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最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顶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喷淋单元包括顶部支架(3.1)以及固定在顶部支架(3.1)上沿y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顶部喷淋总管(3.2);所述顶部喷淋总管(3.2)沿z向布置,顶部喷淋总管(3.2)上设置有多个沿x向布置的顶部喷淋支管(3.3);所述喷淋框架(6)上设置有顶部驱动电机(3.4);所述顶部支架(3.1)通过吊索(3.5)与顶部驱动电机(3.4)连接并通过顶部驱动电机(3.4)驱动沿z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架(3.1)上安装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沿y向穿设于顶部支架(3.1)上的横梁(3.6);所述喷淋框架(6)的y向两侧设置有沿z向布置的导轨(3.7);所述横梁(3.6)两端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导轨(3.7)的滑轮(3.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喷淋结构(4)包括固定在喷淋框架(6)侧部的侧部喷淋支架(4.1);所述侧部喷淋支架(4.1)上布置有多根沿z向间隔布置的侧部喷淋管(4.2);所述侧部喷淋管(4.2)上布置有多个喷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喷淋结构(5)包括多组底部喷淋单元,多组底部喷淋单元沿x向依次排列,且靠近尾部喷淋结构(1)的一组底部喷淋单元上设置有控制该单元的阀门;所述底部喷淋单元包括多根沿y向间隔布置的底部喷淋管(5.1);所述底部喷淋管(5.1)通过支撑杆(5.2)固定在喷淋框架(6)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喷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客车用喷淋活动式淋雨室。包括喷淋框架以及位于喷淋框架顶部可沿Z向升降的顶部喷淋结构、位于喷淋框架Y向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喷淋框架底部的底部喷淋结构、位于喷淋框架X向前端的头部喷淋结构和位于喷淋框架X向后端的尾部喷淋结构,所述顶部喷淋结构与底部喷淋结构两两相对、头部喷淋结构与尾部喷淋结构两两相对,与两侧的侧部喷淋结构形成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喷淋的喷淋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各种规格的车型检测,可对待检车型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检测,检测效果更好,结果更加准确,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彭翔;胡全心;任泽兵;周炎;黄程勇;吴旭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2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