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而在换热器中,板式换热器为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主体结构由换热板片以及板间的胶条组成,传统的板式换热器框架结构组装时,由于一台板式换热器上有两块框架,所以需要用到两架行车同时吊着完成组装,继而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装一台板式换热器,导致工作效率低而且大型号的换热器框架更大,更高,需要多人组装从而增加了人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解决了工作效率低、增加了人力和财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框架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架垂直支撑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框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前端板的u形固定槽,所述前端板通过螺钉紧固于u形固定槽内,所述框架对应u形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框架的顶端和底端侧壁上对应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框架上的两个限位板之间一一对应,且对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之间通过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尺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和橡胶垫上前后对应设有与螺钉相适配的安装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是由地脚以及设置于地脚上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地脚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与地脚组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面,所述框架的侧壁与两个支撑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框架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之间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尺板的长度与前端板的宽度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通过前端板的厚度随意调节夹紧螺钉,框架内槽壁上贴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前端板表面出现划痕、失漆的状况出现,本实用新型能够用在多种框架上,并且在面对小型号板式换热器时往往只需一人就可完成装配,并且极大地缩短了装配时间,在面对超大型号的板式换热器时,基本也只需两人就可完成组装,有效的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人员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支撑架;3、尺板;4、限位板;5、螺钉;6、橡胶垫;7、安装螺孔;8、前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设置有两个,两个框架1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架2垂直支撑并左右对称设置,框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前端板8的u形固定槽,前端板8通过螺钉5紧固于u形固定槽内,框架1对应u形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橡胶垫6,框架1的顶端和底端侧壁上对应设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框架1上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一一对应,且对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通过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尺板3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前端板8被行车吊至装配区后,直接将前端板8侧边放置在两个框架1的u形固定槽内,使前端板8与地面垂直,并由螺钉5拧紧,前端板8即可脱离行车,框架1内u形固定槽的槽壁上贴有橡胶垫,能够避免前端板8表面出现划痕、失漆的状况出现,由尺板3来确定前端板8的宽度并移动另一组装支撑装置中使之水平放置后即可直接开始装配板式换热器结构,前端板8依旧需要使用行车将其吊至装配区,之后就可直接装配上下导杆、立柱、板片及螺栓等零件,快速的完成组装任务。
具体的,框架1和橡胶垫6上前后对应设有与螺钉5相适配的安装螺孔7。
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5与安装螺孔7的螺栓配合将前端板8装配于两个框架1的u形固定槽内,根据前端板8的厚度对螺钉5进行调节,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前端板8进行紧固。
具体的,支撑架2是由地脚以及设置于地脚上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地脚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与地脚组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面,框架1的侧壁与两个支撑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地脚的设置起到固定支撑支撑杆的作用,两个支撑杆与框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使框架1垂直于地面,装配方便。
具体的,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的方式能够提高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的连接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的,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之间焊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将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的连接端之间紧固,提升了连接处的强度。
具体的,尺板3的长度与前端板8的宽度相同。
本实施例中,尺板3的长度与前端板8的宽度相同设置,能够根据尺板3来确定前端板8的宽度,再由由尺板3来确定前端板8的宽度并并将尺板3卡接于限位板4的限位槽内,使尺板3水平放置后即可直接开始装配板式换热器结构,由尺板3来确定框架宽度并移动另一装置使之水平放置后即可直接开始装配板式换热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装配时,首先通过行车将前端板8吊至装配区,直接将前端板8侧边放置在两个框架1的u形固定槽内,使前端板8与地面垂直,并由螺钉5拧紧,前端板8即可脱离行车;再由尺板3来确定前端板8的宽度并移动另一装置使之水平放置后即可直接开始装配板式换热器结构,前端板8依旧需要使用行车将其吊至装配区,之后就可直接装配上下导杆、立柱、板片及螺栓等零件,快速的完成组装任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设置有两个,两个框架(1)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架(2)垂直支撑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框架(1)上设有用于固定前端板(8)的u形固定槽,所述前端板(8)通过螺钉(5)紧固于u形固定槽内,所述框架(1)对应u形固定槽的槽壁上设有橡胶垫(6),所述框架(1)的顶端和底端侧壁上对应设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上设有限位槽,两个框架(1)上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一一对应,且对应设置的两个限位板(4)之间通过与限位槽相适配的尺板(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和橡胶垫(6)上前后对应设有与螺钉(5)相适配的安装螺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是由地脚以及设置于地脚上的支撑杆组成,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地脚的两端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与地脚组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面,所述框架(1)的侧壁与两个支撑杆的连接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与两个支撑杆连接端之间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组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尺板(3)的长度与前端板(8)的宽度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