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光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是一种常见的散热器具,安装在电子元器件的附近,通过扇叶旋转产生气流来及时带走电子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达到有效散热,以保护电子元器件。目前有的散热风扇为了增加外观性,很多风扇厂家都有设计加led(smd或dip)元件装置在风扇上,使风扇在通电运转时会产生设定的led灯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纯点发光或单光圈发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即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能呈现出多光圈、多种灯色和模式的变化,使发光散热风扇变得更加多彩迷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具有扇框及安装在扇框上可转动的扇叶,所述扇框上组装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发出的光传递到扇叶上形成光圈;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传递到扇框上布设的导光件上形成光圈,该导光件基于扇框部分遮掩而形成多条子光圈。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导光件形成的多条子光圈分布于扇框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分布于扇框内侧面的子光圈呈阶梯形状。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扇框是上框体和下框体对接组合构成,导光件嵌设在上框体和下框体对接处,导光件部分露出扇框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上框体的内侧面具有适配导光件露出的阶梯孔位;导光件内部具有第一导光槽,该第一导光槽接收并扩散第二光源发出的光。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光源是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上的led灯,led灯正向发出的光射向第一导光槽,第一电路板嵌设在上框体和下框体对接处,第一电路板与导光件为圆环体,第一导光槽为顺沿导光件的圆环槽,第二光源按圆形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光源是设置在马达pcb板上的led灯,扇叶的中圈部设有第二导光槽,该第二导光槽的开口端正对第一光源,第二导光槽接收并扩散第一光源发出的光。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结构设计,实现在扇叶和扇框上呈现出多光圈、多种灯色和模式的变化,扇框上呈现出多条子光圈,使发光散热风扇变得更加多彩迷人,不受加工材质的影响,结构简单,易制作,结构性好,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实施例的组合结构正面示意图;
附图4为图2实施例的组合结构侧面示意图;
附图5为图2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内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具有扇框1及安装在扇框上可转动的扇叶2。本实施例中,扇框1内部具有适配扇叶2容嵌组装的容槽13及中轴14,中轴14连接扇叶2及马达8,扇叶2优选透光材料制作,以便至少在扇叶2的中圈部上通过光照形成扇叶光圈。所述扇框1上组装第一光源3、第二光源4,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传递到扇叶2上形成光圈;第二光源4发出的光传递到扇框1上布设的导光件5上形成光圈,该导光件5基于扇框1部分遮掩而形成多条子光圈。优选地,所述导光件5形成的多条子光圈分布于扇框1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且所述分布于扇框1内侧面的子光圈呈阶梯形状。这样可在扇框1上获得多方位及多角度的子光圈,配合扇叶2上所形成的光圈,呈现出多光圈、多种灯色和模式的变化,使发光散热风扇变得更加多彩迷人。
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扇框1是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组合构成,下框体12的外围设有上凸的挂钩121,通过挂钩121挂接上框体11相应的挂台上,即可实现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组合,结构简单,易制作及维护。导光件5嵌设在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处,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组合时恰好稳固导光件5于扇框1上,导光件5部分露出扇框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上框体11的内侧面具有适配导光件5露出的阶梯孔位,利用阶梯孔位间隔部分遮盖,达到扇框1部分遮掩导光件5而使导光件5形成多条子光圈形式。本实施例的,导光件5的外周面具有外凸的环筋52,环筋52由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夹持,达到稳固导光件5时还实现环筋52凸露形成子光圈。导光件5内部具有第一导光槽51,该第一导光槽51接收并扩散第二光源4发出的光,由此实现导光件5均匀发光,获得多条子光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源4是布置在第一电路板6上的led灯,led灯正向发出的光射向第一导光槽51,第一电路板6嵌设在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处,下框体12预设有适配第一电路板6组装的容置槽122,方便组装及维护。优选地,第一电路板6与导光件5为圆环体,第一导光槽51为顺沿导光件5的圆环槽,第二光源4按圆形布置在第一电路板6上,获得较佳发光效果。
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3是设置在马达pcb板7上的led灯,扇叶2的中圈部设有第二导光槽21,该第二导光槽21的开口端正对第一光源3,第二导光槽21接收并扩散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由此可在扇叶2的中圈部形成光圈。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光槽51和第二导光槽21增加亮度及均匀性,第一导光槽51和第二导光槽21的断面形状优选为u形或v形,当然其它实现本申请功能的形状,也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作图赘述。
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结构设计,配合相应发光控制,实现在扇叶和扇框上呈现出多光圈、多种灯色和模式的变化,扇框上呈现出多条子光圈,使发光散热风扇变得更加多彩迷人,不受加工材质的影响,结构简单,易制作,结构性好,便于维护。
当然,以上附图仅是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改进和变化,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具有扇框(1)及安装在扇框上可转动的扇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1)上组装第一光源(3)、第二光源(4),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传递到扇叶(2)上形成光圈;第二光源(4)发出的光传递到扇框(1)上布设的导光件(5)上形成光圈,该导光件(5)基于扇框(1)部分遮掩而形成多条子光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5)形成的多条子光圈分布于扇框(1)的内侧面和/或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于扇框(1)内侧面的子光圈呈阶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1)是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组合构成,导光件(5)嵌设在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处,导光件(5)部分露出扇框(1)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其中上框体(11)的内侧面具有适配导光件(5)露出的阶梯孔位;导光件(5)内部具有第一导光槽(51),该第一导光槽(51)接收并扩散第二光源(4)发出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4)是布置在第一电路板(6)上的led灯,led灯正向发出的光射向第一导光槽(51),第一电路板(6)嵌设在上框体(11)和下框体(12)对接处,第一电路板(6)与导光件(5)为圆环体,第一导光槽(51)为顺沿导光件(5)的圆环槽,第二光源(4)按圆形布置在第一电路板(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光圈发光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3)是设置在马达pcb板(7)上的led灯,扇叶(2)的中圈部设有第二导光槽(21),该第二导光槽(21)的开口端正对第一光源(3),第二导光槽(21)接收并扩散第一光源(3)发出的光。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