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铕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高纯氧化铕产品是指氧化铕的含量大于99.99%,氧化铕是一种红色荧光粉的激活剂,在电视机、显示屏等设备上大量使用,随着生产工艺的完善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对与氧化铕等荧光粉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工艺技术的进步,彩色显示器向大屏幕、高清晰度、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对氧化铕的纯度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制备纯度比较高的氧化铕主要方法是还原-萃取法,该方法是先将富铕稀土原料用盐酸溶解后,加入锌粉,将三价铕还原成二价铕,然后将还原后的料液放入萃取槽中,同时加入萃取剂和洗液,利用二价铕离子与三价稀土杂质萃取行为的差异,经过多级萃

    取分离,然后加入草酸制取草酸铕沉淀,将草酸铕沉淀灼烧制取氧化铕,该方法不仅要求严格的隔氧措施,还需要大量锌粉,大量锌粉容易结块,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而且草酸毒性大,容易污染环境,最重要是该方法制取的氧化铕纯度不高,产品中含有不少杂质,难以达到现代生产的要求;

    申请号为20171075924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纯氧化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往富铕稀土氧化物加入盐酸溶解,加入的盐酸与富铕稀土氧化物的重量比1-2:1;过滤后取滤液,将得到的滤液在电化学反应器的阴极上把三价铕离子还原成二价铕离子,得到eucl2溶液;

    s2:将eucl2溶液加入超声萃取设备中,加入混合萃取剂,eucl2溶液与混合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1-5,其操作超声频率15-25khz,超声作用强度5-10w/cm2,温度45-55摄氏度,萃取后得eucl2精制液;

    s3:将eucl2精制液加入电化学反应器的阳极,将二价铕离子氧化成三价铕离子,生成eucl3精制液,往eucl3精制液加入吸附剂,吸附除杂后固液分离,得到高纯eucl3溶液;

    s4:向s3的高纯eucl3溶液中加入碳酸铵,加入的碳酸铵阴离子与稀土氯化物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摩尔量之比为2-3:1,温度70-80摄氏度,充分搅拌,时间1-2h,过滤得碳酸铕沉淀物;

    s5:将s4得到的碳酸铕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1-3次,在50-70摄氏度下干燥20-40min,得到纯净碳酸铕沉淀物;

    s6:将s5中的纯净碳酸铕沉淀物在900-1000摄氏度下灼烧分解,得氧化铕;

    s7:将s6得到的氧化铕用蒸馏水洗涤1-3次,在60-80摄氏度下干燥20-40min,得到高纯氧化铕。

    其中s4中对于eucl3溶液制备碳酸铕沉淀一般是采用沉淀槽进行,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加快碳酸铕生成的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包括左机箱、右机箱、混合桶和搅拌装置,所述左机箱与右机箱对称设置于混合桶的两侧,混合桶包括中间的圆筒部和两端的锥形部,圆筒部的上下两端的开口与锥形部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圆筒部与锥形部之间构成腔体;

    圆筒部的轴心沿z轴设置,圆筒部的左侧通过主动转轴与左机箱连接,圆筒部的右侧通过从动转轴与右机箱连接,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同心设置,且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轴向沿x轴方向设置,并与圆筒部的轴心相互垂直。使得混合桶能够绕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作出一个在y轴z轴平面内的回转运动。

    左机箱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主动链轮、链条和从动链轮,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左机箱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主动转轴的左端延伸到左机箱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从动链轮。第一电机输出动力,通过减速机变速后传递到主动链轮,带动主动链轮转动,主动链轮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链条传动带动从动链轮转动,从动链轮转动带动主动转轴转动,为混合桶的回转提供动力。

    混合桶内设有混合机构,该混合机构连接右机箱内的往复驱动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板,混合板包括矩形部和梯形部,其中矩形部与圆筒部配合,梯形部设于矩形部的上下两端,并与锥形部配合,矩形部的中心右侧通过旋转连接机构连接往复驱动机构的推拉杆,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安装盘,安装盘与混合板固定连接,安装盘的右部设有与推拉杆间隙配合的盲孔,推拉杆的左端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限位环,盲孔的左端设有与限位环间隙配合的环槽,限位环嵌入环槽内。限位环配合环槽能够使推拉杆带动混合板往复运动时不会脱离,而且混合板在左右往复运动的时候也能够绕推拉杆旋转运动。

    往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拉杆,其中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右箱体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的右端铰接,推拉杆的左端贯穿从动转轴延伸到混合桶内。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拉杆构成曲柄连杆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第二连杆带动推拉杆联动,由于推拉杆受到从动转轴限制自由度,使其只能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推拉杆带动混合板左右往复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拉杆与从动转轴之间设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动密封圈。该动密封圈为弹簧蓄能密封圈,能够适应旋转和往复两个动作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拉杆为圆柱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拉杆与从动转轴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筒部上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进料口。再进一步的,进料口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筒部下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出料口。再进一步的,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合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混合板上设置若干个与混合板垂直设置的叶片,由于混合桶会带动内部物料回转运动,因此回转的物料会通过叶片推动混合板回转运动,从而降低混合桶与混合板之间的接触摩擦,降低磨耗,并且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筒部和锥形部构成的混合桶的回转作用对物料进行混合,而且配合混合板的往复运动消除混合死区,得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桶回转的同时会对物料进行空间上的翻转,尤其是在生成的碳酸铕沉淀物的反应过程中能够使物料更好的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包括左机箱1、右机箱2、混合桶3和搅拌装置,所述左机箱1与右机箱2对称设置于混合桶3的两侧,混合桶3包括中间的圆筒部和两端的锥形部,圆筒部的上下两端的开口与锥形部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圆筒部与锥形部之间构成腔体;

    圆筒部的轴心沿z轴设置,圆筒部的左侧通过主动转轴4与左机箱1连接,圆筒部的右侧通过从动转轴5与右机箱2连接,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同心设置,且主动转轴4与从动转轴5的轴向沿x轴方向设置,并与圆筒部的轴心相互垂直。使得混合桶3能够绕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作出一个在y轴z轴平面内的回转运动。

    左机箱1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6、减速机7、主动链轮8、链条9和从动链轮10,第一电机6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左机箱1内,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7的输入轴,减速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链轮8,主动链轮8通过链条9连接从动链轮10,主动转轴4的左端延伸到左机箱1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从动链轮10。第一电机6输出动力,通过减速机7变速后传递到主动链轮8,带动主动链轮8转动,主动链轮8转动的过程中会通过链条9传动带动从动链轮10转动,从动链轮10转动带动主动转轴4转动,为混合桶3的回转提供动力。

    混合桶3内设有混合机构,该混合机构连接右机箱2内的往复驱动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板11,混合板11包括矩形部12和梯形部13,其中矩形部12与圆筒部配合,梯形部13设于矩形部12的上下两端,并与锥形部配合,矩形部12的中心右侧通过旋转连接机构连接往复驱动机构的推拉杆15,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安装盘14,安装盘14与混合板11固定连接,安装盘14的右部设有与推拉杆15间隙配合的盲孔,推拉杆15的左端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限位环,盲孔的左端设有与限位环间隙配合的环槽,限位环嵌入环槽内。限位环配合环槽能够使推拉杆15带动混合板11往复运动时不会脱离,而且混合板11在左右往复运动的时候也能够绕推拉杆15旋转运动。

    往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和推拉杆15,其中第二电机16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右箱体上,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7的一端,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18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8的另一端与推拉杆15的右端铰接,推拉杆15的左端贯穿从动转轴5延伸到混合桶3内。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和推拉杆15构成曲柄连杆机构,第二电机16带动第一连杆17转动,第一连杆17带动第二连杆18转动,第二连杆18带动推拉杆15联动,由于推拉杆15受到从动转轴5限制自由度,使其只能左右往复运动,从而通过推拉杆15带动混合板11左右往复运动。

    进一步,推拉杆15与从动转轴5之间设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动密封圈。该动密封圈为弹簧蓄能密封圈,能够适应旋转和往复两个动作的密封。

    进一步,推拉杆15为圆柱形。

    进一步,推拉杆15与从动转轴5同轴设置。

    进一步,圆筒部上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进料口。再进一步的,进料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圆筒部下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出料口。再进一步的,出料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混合板1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便于物料通过,物料通过通孔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混合效果。

    进一步,混合板11的矩形部12的宽度为圆筒部的内径的一半。避免左右移动时影响混合桶3的回转。

    进一步,混合板11的梯形部13为锥形部横截面面积的一半。避免左右移动时影响混合桶3的回转。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物料加入混合桶3中,然后开启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6,混合桶3回转产生离心混合作用,由于是液态物料,因此会有部分物料集中于锥形部的小直径端,此时第二电机16带动混合板11左右往复运动,对于物料整体平面内进行冲击,从而使物料在回转混合的同时避免形成死区,而且得到良好的混合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使混合板11旋转的动力减少来自于混合桶3带动的比例,在混合板11上设置若干个与混合板11垂直设置的叶片21,由于混合桶3会带动内部物料回转运动,因此回转的物料会通过叶片21推动混合板11回转运动,从而降低混合桶3与混合板11之间的接触摩擦,降低磨耗,并且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机箱、右机箱、混合桶和搅拌装置,所述左机箱与右机箱对称设置于混合桶的两侧,混合桶包括中间的圆筒部和两端的锥形部,圆筒部的上下两端的开口与锥形部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圆筒部与锥形部之间构成腔体;

    圆筒部的轴心沿z轴设置,圆筒部的左侧通过主动转轴与左机箱连接,圆筒部的右侧通过从动转轴与右机箱连接,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同心设置,且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的轴向沿x轴方向设置,并与圆筒部的轴心相互垂直;

    左机箱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减速机、主动链轮、链条和从动链轮,第一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左机箱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的输入轴,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有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主动转轴的左端延伸到左机箱的内部,并固定安装从动链轮;

    混合桶内设有混合机构,该混合机构连接右机箱内的往复驱动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板,混合板包括矩形部和梯形部,其中矩形部与圆筒部配合,梯形部设于矩形部的上下两端,并与锥形部配合,矩形部的中心右侧通过旋转连接机构连接往复驱动机构的推拉杆,旋转连接机构包括安装盘,安装盘与混合板固定连接,安装盘的右部设有与推拉杆间隙配合的盲孔,推拉杆的左端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限位环,盲孔的左端设有与限位环间隙配合的环槽,限位环嵌入环槽内;

    往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推拉杆,其中第二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右箱体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的右端铰接,推拉杆的左端贯穿从动转轴延伸到混合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与从动转轴之间设有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动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与从动转轴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上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进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部下端的锥形部的小直径端设有盖板,该盖板上设有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板上设有若干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板上设置若干个与混合板垂直设置的叶片。

    技术总结
    一种电解还原法制备高纯氧化铕的混合装置,包括左机箱、右机箱、混合桶和搅拌装置,所述左机箱与右机箱对称设置于混合桶的两侧,混合桶包括中间的圆筒部和两端的锥形部,圆筒部的上下两端的开口与锥形部的大直径端固定连接,圆筒部与锥形部之间构成腔体;圆筒部的轴心沿Z轴设置,圆筒部的左侧通过主动转轴与左机箱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圆筒部和锥形部构成的混合桶的回转作用对物料进行混合,而且配合混合板的往复运动消除混合死区,得到良好的混合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荣;张虎军;樊佐军;赵后辉;周传云;赵军峰;雷兴国;曾洪生;黄茶荣;张崇明;王锁龙;董涛;张鹍;林良建;刘伟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全南县新资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0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