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
背景技术:
吊扇是一种通常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风扇,由于采用了吊装结构,因此被称作吊扇。相比于空调的人工制冷,吊扇吹出的风更加自然,消暑方式更加健康,同时,除了消暑作用,吊扇还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使用传统的吊扇。
现有的吊扇中,扇叶通常都是通过其叶叉结构固定在电机上,但是,传统的吊扇都是采用单个叶叉,固定在电机的一个位置上,这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可以增强扇叶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扇叶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子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中间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扇叶固定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外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彼此平行。
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板呈向电机外侧凸出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转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的外侧并围绕所述定子组件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子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吊杆。
优选的,所述吊杆上套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与定子组件的上端面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围绕所述固定罩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罩的外侧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沿吊杆的径向向外延伸至转子组件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下端还固定有照明灯。
本实用新型中,扇叶具有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与转子的上下端面固定,形成多点固定的方式,上下双点固定可保持扇叶协调,从而增强了扇叶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扇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如图1-4所示,其包括电机1和扇叶2,电机1包括定子组件11和转子组件12,转子组件12相对定子组件11转动,定子和转子都属于电动机的常见结构,在此不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赘述。其中,转子组件12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本文所说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是在高度方向上所定义的,在吊扇安装固定后,将顶端的一面定义为上端面,将底端的一面定义为下端面。扇叶2靠近电机1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第一连接件21固定在转子组件12的上端面上,第二连接件22固定在转子组件12的下端面上,转子组件12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来带动扇叶2转动。这种固定方式形成多点固定,且上下双点固定可保持扇叶协调,从而增强了扇叶固定的稳定性。如图中所示,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可以通过螺钉与转子组件12固定相连,当然还可以采用焊接等其他固定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通过中间连接板23固定相连,中间连接板23位于电机1的外侧,扇叶2即固定在中间连接板23的外侧面上,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中间连接板23和扇叶2可以一体化连接,从而有效增强扇叶2整体的结构强度。
其中,第一连接件21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件22为第二连接板,二者均为板状结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彼此平行,均向电机1的轴心延伸。转子组件1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通常为平面,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的板状结构将分别与上端面和下端面更加贴合,相当于增加了固定面积,有助于增强固定效果。
如图所示,中间连接板23呈向电机1外侧凸出的圆弧形,这里的电机外侧是指远离电机1的方向。这种弧形结构可以防止中间连接板23与电机1接触,同时,可以起到一定的降低风阻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具体对电机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转子组件12主体呈环状结构,定子组件11的主体呈圆柱体形,转子组件12位于定子组件11的外周面并围绕定子组件11设置。
定子组件11的顶端固定有吊杆100,吊杆100安装固定在吊架上,吊架用于安装固定在天花板上,从而形成吊装结构。在吊杆100上套接有固定罩101,固定罩101主体呈锥形,上小下大。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21具有向电机1凸出的叉头24,叉头24之间形成向内凹陷的凹槽20,凹槽20的形状和大小与转子组件12相匹配,使得第一连接件21固定在转子组件12的外表面并沿转子组件12设置。
更进一步的,固定罩101的外侧固定有上盖102,上盖102沿吊杆100的径向向远离吊杆100的方向延伸并延伸至转子组件12的上方,从而对转子组件12和定子组件11提供遮挡,起到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机1内部的作用。
如图所示,在电机1的下端还固定有照明灯103,照明灯103可以提供照明,使本实施例的吊扇形成吊扇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1.一种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所述扇叶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子组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中间连接板固定相连,所述扇叶固定在所述中间连接板的外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彼此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连接板呈向电机外侧凸出的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组件位于定子组件的外侧并围绕所述定子组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组件的顶端固定有吊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杆上套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与定子组件的上端面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围绕所述固定罩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罩的外侧固定有上盖,所述上盖沿吊杆的径向向外延伸至转子组件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扇叶双头固定的吊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的下端还固定有照明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