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槽故障应急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生产线由数百台电解槽串联运行,集中供电。当生产线中的任何一台电解槽出现事故,如母线损毁、短路口损坏等,使电流无法通过某台电解槽时,就造成整个生产线的停产。而事故恢复又需要较长的时间,给电解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应急母线装置用于电解槽事故时的临时短路跨接。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电解槽的应急跨接母线,但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应用部件多,安装速度慢,不利于电解槽的快速恢复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上部母线和下部母线两部分,上部母线的上端通过上部软连接接有上压接块,上压接块通过上夹具与电解槽阳极母线连接,所述的下部母线通过支撑机构架设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的上方,在下部母线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部软连接,两侧的下部软连接从两侧包围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并通过下部软连接末端的下压接块与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连接。

    所述的下压接块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通过下压接螺栓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上的螺栓孔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压接块滑动设置在上部母线两侧的支撑板之间,在上压接块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上压接块滑动位置和角度的一级调节器。

    所述的一级调节器为丝杆,并在上压接块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组。

    所述上部母线的下端和下部母线的上端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上部母线和下部母线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上部母线和下部母线连接角度的二级调节器。

    所述的二级调节器为丝杆,并在下部母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

    所述的下部母线通过支撑机构支撑设置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的顶部。

    所述的下部母线通过支撑机构架设在支撑架和/或电解槽槽沿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急跨接母线的下部母线架设在电解槽进电或出电端母线的上方,通过两侧的下部软连接,可以利用原母线上的螺栓孔实现应急跨接母线与电解槽进电或出电端母线的快速连接。这种结构连接稳定性好,设备简单可靠,可实现快速恢复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急跨接母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急跨接母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下部母线,2、下部软连接,3、支撑板,4、上夹具,5、一级调节器,6、二级调节器,7、旋转轴,8、下压接块,9、下压接螺栓,10、电解槽阳极母线,11、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2、电解槽槽沿板,13、上部母线,14、上部软连接,15、支撑机构,16、上压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下面实施例所列出的具体内容不限于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必须的技术特征。同时,所述列举是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两部分。上部母线13的上端水平,下端倾斜延伸。下部母线1的上端倾斜延伸并与上部母线13连接,下端竖直向下延伸。上部母线13的下端和下部母线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7转动连接,在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之间连接有二级调节器6。二级调节器6可以采用丝杆或类似形式,并在下部母线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通过调节丝杆可以使上部母线13绕旋转轴7转动,从而调整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连接角度。

    上部母线13的上端通过上部软连接14接有上压接块16,上压接块16通过上夹具4与电解槽阳极母线10连接。所述的上压接块16滑动设置在上部母线13两侧固定的支撑板3之间,在上压接块16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上压接块16滑动位置和角度的一级调节器5。该一级调节器5同样可以采用丝杆,并在上压接块1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组。通过上下两组丝杆可以调整上压接块16的俯仰角度以及控制其沿支撑板3向前或向后移动,与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之间二级调节器6的调节相结合,使其能够适应电解槽阳极母线10的位置和高度。

    所述的下部母线1通过支撑机构15架设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的上方,在下部母线1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部软连接2,两侧的下部软连接2从两侧包围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并通过下部软连接2末端的下压接块8与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连接。这种方式能够利用原有的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通过两侧布置的下部软连接2与其良好的电连接,并确保整体连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连接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时,可以利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上原有的螺栓孔,将下压接块8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通过下压接螺栓9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上的螺栓孔实现固定连接。

    固定应急跨接母线时,可以如图1和2所示将下部母线1通过支撑机构15支撑设置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的顶部。也可以另外设置支撑架支撑固定,或者通过支撑机构将下部母线解槽槽沿板12上。

    以上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其核心思想,尽管本文使用了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了描述和说明,但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这些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两部分,上部母线(13)的上端通过上部软连接(14)接有上压接块(16),上压接块(16)通过上夹具(4)与电解槽阳极母线(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母线(1)通过支撑机构(15)架设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的上方,在下部母线(1)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部软连接(2),两侧的下部软连接(2)从两侧包围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并通过下部软连接(2)末端的下压接块(8)与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接块(8)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通过下压接螺栓(9)和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上的螺栓孔实现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接块(16)滑动设置在上部母线(13)两侧的支撑板(3)之间,在上压接块(16)和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上压接块(16)滑动位置和角度的一级调节器(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调节器(5)为丝杆,并在上压接块(16)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母线(13)的下端和下部母线(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7)转动连接,在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之间连接有用于调整上部母线(13)和下部母线(1)连接角度的二级调节器(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调节器(6)为丝杆,并在下部母线(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母线(1)通过支撑机构(15)支撑设置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11)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母线(1)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支撑架和/或电解槽槽沿板(12)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电解槽应急跨接母线,包括电连接在一起的上部母线和下部母线两部分,上部母线的上端通过上部软连接接有上压接块,上压接块通过上夹具与电解槽阳极母线连接,所述的下部母线通过支撑机构架设在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的上方,在下部母线的底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下部软连接,两侧的下部软连接从两侧包围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并通过下部软连接末端的下压接块与电解槽进/出电端母线连接。应急跨接母线的下部母线架设在电解槽进电或出电端母线的上方,通过两侧的下部软连接,可以利用原母线上的螺栓孔实现应急跨接母线与电解槽进电或出电端母线的快速连接。这种结构连接稳定性好,设备简单可靠,可实现快速恢复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红;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斯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0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