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3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中,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有很多道工序,往往需要把缸体翻面,来对发动机缸体的不同面进行加工,一台发动机缸体的质量为20kg左右,如果靠工作人员纯手动来翻面,劳动强度很大,费时费力,而且在翻面过程中容易碰伤缸体的加工面,造成缸体加工面的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包括支架、转动环、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件、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夹持件;

    转动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

    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用于驱动转动环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一夹持件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沿转动环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径线转动;

    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二夹持件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持件沿转动环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径线转动。

    优选地,转动环周向设有轮齿,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环啮合连接。

    优选地,转动环周向设有环形槽,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配合在所述环形槽中。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流体缸和第一电机;第一流体缸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一流体缸活塞杆沿转动环径向伸缩,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流体缸活塞杆上,第一电机转轴平行第一流体缸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一夹持件安装在第一电机转轴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流体缸和第二电机;第二流体缸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二流体缸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一流体缸伸缩方向,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流体缸活塞杆上,第二电机转轴平行第二流体缸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二夹持件安装在第二电机转轴上。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流体缸和第二齿轮,第三流体缸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三流体缸活塞杆沿转动环径向伸缩,第二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活塞杆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流体缸和第三齿轮,第四流体缸安装在转动环上,第四流体缸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三流体缸伸缩方向,第三齿轮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活塞杆上;

    还包括多个驱动件,所述多个驱动件沿转动环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马达和第四齿轮,所述马达安装在支架上,第四齿轮安装在马达转轴上,第四齿轮轴向平行于转动环径向,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移动过程中具有与第四齿啮合的位置。

    优选地,第一流体缸活塞杆与第四齿轮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一流体缸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二齿轮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齿轮在第一位置下,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脱离啮合,第二齿轮在第二位置下,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第二流体缸活塞杆与第四齿轮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二流体缸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三齿轮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第三齿轮在第三位置下,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脱离啮合,第三齿轮在第四位置下,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优选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上分别设有多个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移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件移动从而将缸体夹持,又第二驱动件可驱动第一夹持件转动,第三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夹持件转动,同时驱动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转动即可实现缸体的翻转,同时第二驱动件可随转动环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缸体绕转动环中心轴线转动,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系统可以实现缸体绕不同转动轴线转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建立xyz坐标系。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包括支架、转动环1、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件2、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夹持件3;支架和第一驱动机构未图示,转动环1所在平面平行于xy平面,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为板状结构;

    转动环1转动安装在支架上;

    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用于驱动转动环1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

    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2位于转动环1内侧;

    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夹持件3与第一夹持件2相对设置,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持件3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3位于转动环1内侧。

    本实施例提出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2移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件3移动从而将缸体夹持,又第二驱动件可驱动第一夹持件2转动,第三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夹持件3转动,同时驱动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转动即可实现缸体的翻转;第二驱动件可随转动环1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缸体绕转动环1中心轴线转动,并且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随转动环1转动至不同位置,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带动缸体转动的转动轴线不同,例如转动轴线可以平行于y轴,也可以平行于x轴,还可以平行于xy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系统可以实现缸体绕不同转动轴线转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为了驱动转动环1转动,转动环1周向设有轮齿,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环1啮合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内的电机等其他驱动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转动环1转动,转动环1上的轮齿和第一齿轮未图示。

    在另外一种驱动转动环1转动的设计方式上,转动环1周向设有环形槽,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配合在所述环形槽中,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内的电机等其他驱动件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转动环1转动,所述环形槽和传动带未图示。

    参照图1,在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设计方式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流体缸41和第一电机42,第一流体缸41可以是液压缸或者是气缸;第一流体缸41安装在转动环1上并位于转动环1内侧,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沿转动环1径向伸缩,第一电机42安装在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上,第一电机42转轴平行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第一电机42转轴上;通过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的伸缩达到驱动第一夹持件2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的目的,通过第一电机42转轴转动带动第一夹持件2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流体缸51和第二电机52;第二流体缸51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一流体缸41伸缩方向,第二流体缸51可以是液压缸或者是气缸,第二电机52安装在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上,第二电机52转轴平行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第二电机52转轴上;通过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的伸缩达到驱动第二夹持件3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的目的,通过第二电机52转轴转动带动第二夹持件3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

    参照图2,在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的另一种设计方式上,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流体缸61和第二齿轮62,第三流体缸61安装在转动环1上并位于转动环1内侧,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沿转动环1径向伸缩,第二齿轮62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

    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流体缸71和第三齿轮72,第四流体缸71安装在转动环1上并位于转动环1内侧,第四流体缸71活塞杆伸缩方向与第三流体缸61伸缩方向共线,第三齿轮72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第四流体缸71活塞杆上;

    还包括多个驱动件,所述多个驱动件沿转动环1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马达和第四齿轮8,所述马达安装在支架上,马达未图示,第四齿轮8安装在马达转轴上,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于转动环1径向,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72随转动环1同步移动过程中具有与第四齿啮合的位置,并且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72是同时与第四齿轮8啮合,同时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当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啮合后,第四齿轮8带动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72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的转动,进而实现缸体的翻转。

    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与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二齿轮6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齿轮62在第一位置下,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二齿轮62在第二位置下,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收缩状态下,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一流体缸41向外伸出一段距离后,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啮合,达到的效果是第一夹持件2在没有夹持缸体时第一夹持件2是不会转动的,只有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伸出一段距离,第一夹持件2将缸体夹持后,第四齿轮8才能够驱动第二齿轮62转动;

    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与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三齿轮72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第三齿轮72在第三位置下,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三齿轮72在第四位置下,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收缩状态下,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二流体缸51向外伸出一段距离后,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啮合,达到的效果是第一二夹持件在没有夹持缸体时第二夹持件3是不会转动的,只有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出一段距离,第二一夹持件将缸体夹持后,第四齿轮8才能够驱动第三齿轮72转动。

    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上分别设有多个真空吸盘,真空吸盘用于吸附缸体,确保缸体夹持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转动环(1)、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持件(2)、第三驱动机构和第二夹持件(3);

    转动环(1)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转动环(1)绕自身轴线转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转动环(1)转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件(2)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夹持件(3)与第一夹持件(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夹持件(3)沿转动环(1)径向移动和绕转动环(1)径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动环(1)周向设有轮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转动环(1)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动环(1)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配合在所述环形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流体缸(41)和第一电机(42);第一流体缸(41)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沿转动环(1)径向伸缩,第一电机(42)安装在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上,第一电机(42)转轴平行于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第一电机(42)转轴上;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流体缸(51)和第二电机(52);第二流体缸(51)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一流体缸(41)伸缩方向,第二电机(52)安装在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上,第二电机(52)转轴平行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方向,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第二电机(52)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流体缸(61)和第二齿轮(62),第三流体缸(61)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沿转动环(1)径向伸缩,第二齿轮(62)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第一夹持件(2)安装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四流体缸(71)和第三齿轮(72),第四流体缸(71)安装在转动环(1)上,第四流体缸(71)活塞杆伸缩方向平行于第三流体缸(61)伸缩方向,第三齿轮(72)同轴固定在第三流体缸(61)活塞杆上,第二夹持件(3)安装在第四流体缸(71)活塞杆上;

    还包括多个驱动件,所述多个驱动件沿转动环(1)周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件包括马达和第四齿轮(8),所述马达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第四齿轮(8)安装在所述马达转轴上,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于转动环(1)径向,第二齿轮(62)和第三齿轮(72)移动过程中具有与第四齿轮(8)啮合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与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一流体缸(41)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二齿轮(6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二齿轮(62)在第一位置下,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二齿轮(62)在第二位置下,第二齿轮(62)与第四齿轮(8)啮合;

    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与第四齿轮(8)轴向平行状态下,第二流体缸(51)活塞杆伸缩过程中,第三齿轮(72)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第三齿轮(72)在第三位置下,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脱离啮合,第三齿轮(72)在第四位置下,第三齿轮(72)与第四齿轮(8)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件(2)和第二夹持件(3)上分别设有多个真空吸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体夹取翻转系统,转动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用于驱动转动环转动,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一夹持件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三驱动机构安装在转动环上,第二夹持件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一夹持件移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夹持件移动从而将缸体夹持,第二驱动件可驱动第一夹持件转动,第三驱动机构可驱动第二夹持件转动,从而实现缸体的翻转,第二驱动件可随转动环转动,从而实现缸体绕转动环中心轴线转动,进而实现缸体绕不同转动轴线转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文;赵凯;余礼鑫;黄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特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00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