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换热板,具体提供一种换热板组件、电池冷却结构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续航里程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能量密度的电芯设计、电池包布置方案是项目发展的主要方向,另外从体验角度来说,越来越高的充电电流也越来越受重视。为满足以上需求,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电池的冷却能力,尤其是快充下瞬时的冷却功率是急需提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电芯大面冷却、液冷板与水冷管并联连接的接头被设计出来,此结构可最大程度扩大冷板与电芯的接触面积,同时降低系统流阻,为提高冷却效率提供可能性,但这类多并联连接方式结构复杂,密封连接面数量多,在受限的空间内实现连接有难度,同时在紧凑结构下,金属部件与高压部件之间的短路问题也给设计带来了挑战。
2、在此背景下,现有的换热板,常采用有色金属作为集流体的材料,这种金属集流体体因材料特性的缘故需采用机加工等方式加工成型,并通过激光焊接或者高频焊接等方式与冷水扁管相连。但是这种成型组装工艺成本昂贵,并且由于金属集流体多为机加工样件,工序多,生产制约因素多,影响设计灵活度,使本就复杂的金属集流体与冷水扁管接头连接部分的设计更加复杂。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换热板组件来解决现有换热板设计灵活度不高、绝缘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换热板设计灵活度不高、绝缘性不佳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板组件,所述换热板组件包括换热板和塑料集流体,所述塑料集流体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端部。
3、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板组件还包括避让件,所述避让件设置在所述换热板上以使所述换热板分成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塑料集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塑料集流体,所述避让件通过所述塑料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连接。
4、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集流体与所述换热板的端部注塑成型。
5、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换热板与所述塑料集流体的连接处。
6、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换热板端部环绕一周。
7、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切面宽度为0.1um至1mm;并且/或者,所述塑料集流体与所述换热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为2mm至15mm。
8、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塑料集流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冷却液通道连通。
9、在上述换热板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塑料集流体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ps(可发性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10、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结构,所述电池冷却结构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组件。
11、在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组件。
12、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发明的换热板组件包括换热板和塑料集流体,塑料集流体设置在换热板的端部。
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换热板作为电池换热面主要部分,换热板与电池进行热交换,以起到冷却或者加热电池的作用。本发明在换热板的端部设置塑料集流体,塑料件集流体具体为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流体,塑料集流体的设计灵活性好,能够匹配电池包内不同的设计需求,制造简单成本低,并且塑料集流体可提供周边高压部件的定位、支撑以及固定作用。具体来说,因塑料集流体本身的绝缘特性,本发明的换热板不仅可以作为热管理部件,还可作为绝缘部件为周边高压部件,例如铜巴、铝巴等部件提供绝缘保护或者绝缘紧固,而不是像传统的热管理部件,需要在端部金属集流体上额外设置绝缘件对周边高压部件绝缘,大大提高了设计灵活度,并且省去了很多零件,解决了集流体与周边高压部件之间容易短路的问题。
1.一种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板和塑料集流体,所述塑料集流体设置在所述换热板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组件还包括避让件,所述避让件设置在所述换热板上以使所述换热板分成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塑料集流体,所述第二换热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塑料集流体,所述避让件通过所述塑料集流体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集流体与所述换热板的端部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换热板与所述塑料集流体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换热板端部环绕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切面宽度为0.1um至1mm;并且/或者,所述塑料集流体与所述换热板之间的搭接长度为2mm至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塑料集流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冷却液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集流体的材质为pc(聚碳酸酯)、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ps(可发性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9.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组件。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组件。
